“1個月只需60塊錢,就可以天天中午來食堂吃上三菜一湯。”1月21日,在遂寧市蓬溪縣明月鎮(zhèn)白廟村,村民張才夢正在享用午餐,他說:“一個人在家煮都是湊合著吃,這里每天菜品不重樣,豐盛、省心還實惠。”
為解決老人吃飯難題,讓在外務工青壯年無后顧之憂地安心工作,自2024年7月起,白廟村探索建立愛心食堂,為60歲以上留守老人提供午餐,取名為“朝夕幸福苑”。
明月鎮(zhèn)白廟村“朝夕幸福苑”組織老人過臘八節(jié)。王金蓉供圖
多點發(fā)力保運轉
“在資金上,村集體經(jīng)濟收益的10%用于愛心食堂建設,鼓勵鄉(xiāng)賢先后投入4萬元用于食堂建設、硬件采購和運營維護;在食材上,食堂使用的大米、菌菜、豬肉等農產品優(yōu)先從本村采購;在用工上,選用脫貧戶到食堂長期務工+部分村民自愿幫忙。”明月鎮(zhèn)人民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保障食堂運轉,白廟村積極探索“集體補一點、社會捐一點、村民幫一點、個人出一點”模式,為60歲及以上老人提供餐費補助,補貼后村上老人每餐只需支付2元錢。截至目前,全村共有60名老人在食堂就餐。
“小食堂”引領鄉(xiāng)村“新風尚”
愛心食堂不僅為老人提供豐富的午餐,也是他們的社交場所。每每臨近中午,留守老人陸續(xù)到來,食堂里充滿了歡聲笑語。愛心食堂的建成投用在潛移默化中進一步淳樸了民風鄉(xiāng)風。村干部帶頭在愛心食堂操辦紅白事,統(tǒng)一宴席用餐標準、降低鄉(xiāng)親隨禮金額,相比以往節(jié)省30%宴席費用。白廟村村干部以愛心食堂為支點,開展“村晚”“九九說重陽”“情暖話中秋”等敬老愛老活動,發(fā)揮食堂以文化人、凝聚村民作用。同時,借助愛心食堂陣地化解矛盾糾紛、辦理村民合理訴求21件。
2024年9月,明月鎮(zhèn)人民政府在愛心食堂樓上,又打造了未成年人保護點,將“朝夕幸福苑”打造為集日間照料中心、暖心家園、未成年人保護點等為一體的“一老一小”綜合服務體。不僅提供老人的日間照料和餐飲服務,還特別關注未成年人的全面發(fā)展和安全教育。在這里,孩子們可以享受游玩設施,同時接受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和安全教育,包括防溺水和防性侵等重要課程,全面提升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愛心食堂”多點開花
據(jù)悉,遂寧市民政局于2023年出臺了《遂寧市老年助餐試點工作實施方案》,鼓勵各地建設愛心食堂,以“個人出一點、政府補一點、慈善捐一點、集體經(jīng)濟補一點”等多元化支撐方式運營。目前,遂寧已建成9個中央廚房、13個老年食堂、46個老年助餐點,日供用餐服務2000余人次。
2年時間的具體實踐中,全市各地涌現(xiàn)出許多優(yōu)秀做法。例如,大英縣象山鎮(zhèn)鳳陽村長者食堂,每日為60歲以上老年人供應午餐,60歲至80歲的老人每餐交2元,80歲以上老人免費就餐,食堂還配備了休息室、棋牌室等設施,滿足老人的休閑娛樂需求;遂寧經(jīng)開區(qū)嘉禾街道龍橋社區(qū)的香溪苑小區(qū)長者食堂,采取“個人掏一點、企業(yè)讓一點、政府補一點、慈善捐一點”的餐費補貼方式,為社區(qū)60歲以上的老人提供每餐3元的補助,并且社區(qū)還引導志愿者針對轄區(qū)半失能老人和失能老人開展送餐服務。
遂寧市民政局局長趙維強表示,未來,遂寧將依托社會餐飲企業(yè)、養(yǎng)老服務機構、企事業(yè)機關食堂,逐步建立覆蓋城鄉(xiāng)、布局均衡、普惠便民、安全共享的老年助餐服務網(wǎng)絡,推動老年助餐長效運營。(衡帆、王金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