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例說明軸承漆銹成因及預防
對于水泵電機來說,軸承漆銹問題是最常見的事件。如果預防軸承發生漆銹問題也是水泵電機客戶很想了解的問題。通過對軸承漆銹的分析和總結,了解到軸承漆銹的特征,導致軸承生銹的原因以及相應的預防對策。下面我們一起來進行全面的了解此問題。
首先了解下,軸承漆銹的現象和特征:
漆銹主要出現在封閉式電機或封閉包裝存放電機上。這主要是封閉性電機漆銹不易向外逸出的緣故,發生漆銹現象的特征主要如下幾方面:
1、發生地:通常在高溫高濕的南方地區及高濕度的沿海地區。
2、發生時間:通常在悶熱的季節,每年的4、5、6月份入庫的電機出現的比例最高,因為此時電機入庫后因氣候的變化,極易出現凝露。
3、電機類型:通常為封閉式電機或封閉式儲存。
4、軸承的漆銹具有明顯的方向性,靠近轉子一端比另一端要嚴重,挑掉密封蓋后可聞到一股很濃的漆味,有時軸承內部生銹比外部還嚴重。
5、發生漆銹的軸承潤滑脂具有一種特殊的漆銹味,近似于絕緣漆的氣味。
6、漆銹現象的發生大多出現在溶劑型絕緣漆的情況下,有時使用無溶劑型漆也會發生(烘干時間不足)。
在了解下:漆銹機理
軸承漆銹的產生受內外綜合因素的影響:電機用軸承漆銹是電機定子的絕緣漆揮發出的酸性分子與潮氣一起被潤滑脂吸收產生反應造成的。與絕緣漆的類型,定子的烘干工藝,電機的儲存環境有關。使用氨基或酚基類絕緣漆時,漆在硬化過程中分子鏈極不穩定會有低分子物質逸出。如甲醛,在溫濕度適當的時候,甲醛與天氣中的水分子反應產生甲酸,甲酸會使潤滑脂水解,解而腐蝕軸承產生漆銹。
用紅外線分光分析儀對漆銹銹味進行分析,可以看到有漆銹特有的吸收譜線,與甲酸鐵對照樣(特征吸收峰)相同,可以認為是甲酸引起的鐵銹。
再了解下,導致邱秀的原因
軸承漆銹誘發的因素指的是,在軸承漆銹試驗過程中,發現軸承漆銹的嚴重程度與濕度有緊密關系,一般認為在70%RH的環境下,極易發生漆銹,這與絕大多數的漆銹都發生在南方或沿海每年雨季的想象相吻合。
1、氣候環境:高溫高濕
2、定子烘干不完全;
3、電機軸承在存儲中密封包裝;
4、漆銹的嚴重程度主要取決于漆基成分。
5、漆銹的預防(軸承密封和防銹,油脂種類)
再次,了解漆銹軸承的特征:
發生漆銹的軸承一般在靠電機內側的一端面,會發生銹蝕嚴重,在接近內外圈邊緣部位的油脂首先出現變質,一般呈黃褐色。
最后了解,軸承漆銹預防對策方案
綜上所述,軸承漆銹的預防必須在其機理上,從電機設計與制造、絕緣和軸承上加以考慮,我們將預防措施整理如下:
1、避免完全密封,盡可能地開通氣孔;
2、制造中藥絕以保證絕緣漆的烘干時間,最好是在定子烘干后,置放在通風處自然通風,使漆氣完全釋放,定子在使用過程應做到先進先出原則。
3、在倉庫存放過程中,不緊挨墻壁和墻角,地上用托盤,以保證通風,濕度盡量做到小于70%RH。
4、采用不逃避低分子酸的穩定類型絕緣漆(如環氧類無溶劑型絕緣漆),并嚴格按生產工藝要求生產。
5、在潤滑脂選用時,以礦物油為基礎油的潤滑脂。
- 采用密封的軸承。
軸承的拆卸
軸承的拆卸要與安裝時同樣仔細進行。注意不損傷軸承及各零件,特別是過盈配合軸承的拆卸,操作難度大。所以,在設計階段要事先考慮到便于拆卸,根據需要設計制作拆卸工具也是十分重要。在拆卸時,根據圖紙研究拆卸方法、順序,調查軸承的配合條件,以求得拆卸作業的萬無一失。
1、外圈的拆卸
拆卸過盈配合的外圈,事先在外殼的圓周上設置幾處外圈擠壓螺桿用螺絲,一面均等地擰緊螺桿,一邊拆卸。這些螺桿孔平常蓋上盲塞,圓錐滾子軸承等的分離型軸承,在外殼擋肩上設置幾處切口,使用墊塊,用壓力機拆卸,或輕輕敲打著拆卸。
2、圓柱孔軸承的拆卸
內圈的拆卸,可以用壓力機械拔出最新簡單。此時,要注意讓內圈承受其拔力。
大型軸承的內圈拆卸采用油壓法。通過設置在軸上的油孔加以油壓,以使易于拉拔。寬度大的軸承則油壓法與拉拔卡具并用,進行拆卸作業。
NU型、NJ型圓柱滾子軸承的內圈拆卸可以利用感應加熱法。在短時間內加熱局部,使內圈膨脹后拉拔的方法。
3、錐孔軸承的拆卸
拆卸比較小型的帶緊定套軸承,用緊固在軸上的檔塊支撐內圈,將螺母轉回幾次后,使用墊塊用榔頭敲打拆卸。
大型軸承,利用油壓拆卸更加容易,在錐孔軸上的油孔中加壓送油,使內圈膨脹,拆卸軸承的方法。操作中,有軸承突然脫出的可能,最好將螺母作為檔塊使用為好。
(大國龍騰運轉世界 龍出東方 騰達天下 龍騰三類調心滾子軸承 劉興邦 )
軸承的安裝
軸承安裝的好壞與否,將影響到軸承的精度、壽命和性能。因此,請充分研究軸承的安裝,即請按照包含如下項目在內的操作標準進行軸承安裝。
一、清洗軸承及相關零件
對已經脂潤滑的軸承及雙側具油封或防塵蓋,密封圈軸承安裝前無需清洗。
二、檢查相關零件的尺寸及精加工情況
三、安裝方法
軸承的安裝應根據軸承結構,尺寸大小和軸承部件的配合性質而定,壓力應直接加在緊配合得套圈端面上,不得通過滾動體傳遞壓力,軸承安裝一般采用如下方法:
a.壓入配合
軸承內圈與軸使緊配合,外圈與軸承座孔是較松配合時,可用壓力機將軸承先壓裝在軸上,然后將軸連同軸承一起裝入軸承座孔內,壓裝時在軸承內圈端面上,墊一軟金屬材料做的裝配套管(銅或軟鋼),裝配套管的內徑應比軸頸直徑略大,外徑直徑應比軸承內圈擋邊略小,以免壓在保持架上。軸承外圈與軸承座孔緊配合,內圈與軸為較松配合時,可將軸承先壓入軸承座孔內,這時裝配套管的外徑應略小于座孔的直徑。如果軸承套圈與軸及座孔都是緊配合時,安裝室內圈和外圈要同時壓入軸和座孔,裝配套管的結構應能同時押緊軸承內圈和外圈的端面。
b.加熱配合
通過加熱軸承或軸承座,利用熱膨脹將緊配合轉變為松配合的安裝方法。是一種常用和省力的安裝方法。此法適于過盈量較大的軸承的安裝,熱裝前把軸承或可分離型軸承的套圈放入油箱中均勻加熱80-100℃,然后從油中取出盡快裝到軸上,為防止冷卻后內圈端面和軸肩貼合不緊,軸承冷卻后可以再進行軸向緊固。軸承外圈與輕金屬制的軸承座緊配合時,采用加熱軸承座的熱裝方法,可以避免配合面受到擦傷。用油箱加熱軸承時,在距箱底一定距離處應有一網柵,或者用鉤子吊著軸承,軸承不能放到箱底上,以防沉雜質進入軸承內或不均勻的加熱,油箱中必須有溫度計,嚴格控制油溫不得超過100℃,以防止發生回火效應,使套圈的硬度降低。
c.圓錐孔軸承的安裝
圓錐孔軸承可以直接裝在有錐度的軸頸上,或裝載緊定套和退卸套的錐面上,其配合的松緊程度可用軸承徑向游隙減小量來衡量,因此,安裝前應測量軸承徑向游隙,安裝過程中應經常測量游隙以達到所需要的游隙減小量為止,安裝時一般采用鎖緊螺母安裝,也可采用加熱安裝的方法。
d.推力軸承的安裝
推力軸承的周全與軸的配合一般為過渡配合,座圈與軸承座孔的配合一般為間隙配合,因此這種軸承較易安裝,雙向推力軸承的中軸泉應在軸上固定,以防止相對于軸轉動。軸承的安裝方法,一般情況下是軸旋轉的情況居多,因此內圈與軸的配合為過贏配合,軸承外圈與軸承室的配合為間隙配合。
四、軸承安裝后的檢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