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連斯基
現代很多戰爭都有一個三年之癢,也就是說,拖了3年,大家都有吃不消的感覺。
過去朝鮮戰爭如此,如今俄烏沖突又是如此。當然越南戰爭和中日戰爭都拖了8年之久,這個似乎有一些特別的原因,越南戰爭背后是中國的無私的支持;而中日戰爭,拖了8年則與當時整個戰局有關。
這次特朗普上臺,一改拜登的作風,說明美國政治集團在某些問題上看法是分裂的。戰爭和和平,軍事援助與資源收割,交替進行,符合帝國擴張的節奏。再打下去,它將透支烏克蘭人的還債能力,以俄羅斯的完勝而告終,如果美國沒有做好直接參戰的準備的話。也就是說,從某種意義上說,俄羅斯和美國在犧牲烏克蘭問題上達成了某種共謀。
三年下來,烏克蘭剩下什么?只有一個字,爛。
損失的土地不計,幾十萬(澤連斯基說43萬,實際可能不止)傷亡的年輕勞力、移民則無法挽回。兵源接近枯竭,征兵年齡降到17歲,可以想象殘酷的戰爭如果繼續進行下去,對于年輕一代將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什么樣的體驗。
而受到最大打擊的則是烏克蘭的民族自尊。一個被肢解和分割的國家還有什么尊嚴可言呢?
俄羅斯方面,傷亡數字也不明,一說是49萬,一說是83萬,估計也在50-60萬之間。但是若通過和平談判,難得頓巴斯地區,那至少也是4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對于龐大的俄羅斯也許不算什么,但是這也是一個可觀的數字。亞速海變成俄羅斯的內海。
更重要的是,通過守住防線,防止北約繼續東擴到自家門口,這個戰略意義對于傷亡,以及經濟損失來說,都是值得的。
美國所得就是軍火賣了,接下來烏克蘭要用剩余國力來償還它。消耗了俄羅斯,消耗了歐洲,自己的盤子稍微穩定一點。
歐洲在這個過程中,幾乎沒有收益,甚至有所損失。比如花更多的代價去進口替代俄羅斯能源。另外,在這個過程中,歐洲的分裂表現更加明顯,東歐作為西歐與俄羅斯的過渡地帶,表現得尤為明顯。
不管怎么說,俄烏沖突如果真的結束,那將是烏克蘭代理人戰爭的結束,烏克蘭人再一次在地緣沖突博弈中淪為犧牲品。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