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倫斯·埃格洛夫
Laurence Egloff
1972年出生于巴黎,是一位居住在柏林的法國當代藝術家。她于1999年畢業于巴黎高等美術學院,目前在柏林生活和工作。埃格洛夫以其獨特的繪畫風格而聞名,她的作品常常從藝術史和日常生活中的圖像中汲取靈感,通過抽象和具象的結合,創造出充滿動感和層次感的畫面。她在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完成學業后,繼續在法國和歐洲多地的藝術機構進修,積累了深厚的藝術素養和文化視野。從早期的小型個展到后來在歐洲頂級美術館舉辦的回顧展,她的作品逐漸在國際上引起關注。
無題
布面油畫
160 × 130 cm
2020
在簡單中尋找復雜
埃格洛夫的作品以抽象和簡約著稱,但這種簡約并不意味著單調。她的畫布通常由幾何形狀、柔和色塊以及細膩的線條構成,每一筆都經過深思熟慮。她的色彩運用并不張揚,而是以溫暖的米色、柔和的灰色或靜謐的藍色為主,仿佛在低語。埃格洛夫喜歡用這種不喧嘩的方式,與觀眾進行深層次的情感對話。
無題
布面油畫
130 X 160 cm
2021
無題
布面油畫
160 × 130 cm
2020
她的作品常常被認為是一種視覺詩歌。在她的畫面中,形狀和空間似乎游走在明確與模糊之間,帶著一種難以捉摸的神秘感。她通過細膩的構圖和微妙的色彩對比,傳遞出一種既孤獨又親密的情感體驗。
無題
布面油畫
130 × 103 cm
2021
無題
布面油畫
130 × 103 cm
2021
靜默中的哲思
勞倫斯·埃格洛夫的藝術創作以大膽的筆觸、抽象的形式和流動的色彩為特點。她的作品常常從藝術史中的經典圖像出發,同時參考日常生活中的形象。她將這些圖像通過快速的筆觸和抽象的手法重新詮釋,使原圖像與作品始終保持一定的距離。這種創作方式不僅保留了原圖像的某些特征,還賦予了作品新的生命和意義。
無題
布面油畫
40 x 30 cm
2019
無題
布面油畫
40 x 30 cm
2019
她的創作靈感來源于她對日常生活的深刻洞察,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間,比如光影在墻壁上的細微移動,或者風吹過樹葉時的低語,這些日常的、細微的現象在埃格洛夫的作品中被放大、凝固,成為她探討時間和存在的重要媒介。
無題
布面油畫
30 x 40 cm
2019
無題
畫布油畫
30 x 40 cm
2019
她曾在一次采訪中提到:“我的作品是關于空白的,是對我們生活中那些未被注意的空隙的關注。我希望通過繪畫讓觀眾重新感受這些看似無聲的瞬間。”這種藝術理念使她的作品呈現出一種安靜而又深刻的哲學氣質,吸引了那些渴望從藝術中尋找內在意義的觀眾。
無題
布面油畫
30 x 40 cm
2021
無題
布面油畫
30 × 40 cm
2021
從材料到畫布
埃格洛夫對材料的選擇極為講究,她喜歡用亞麻布和天然顏料,以保持畫布的質感和純粹性。在繪畫過程中,她更像是一位“雕刻家”,用顏料、線條和形狀一層一層地“建造”畫面。她不急于完成作品,而是允許時間在創作中留下痕跡。這種緩慢的創作節奏,讓她的每一幅作品都充滿了時間的沉淀感。
百葉窗 II
布面油畫
30 × 40 cm
2017
夢想之旅畫廊
布面油畫
50 × 40 cm
2015
埃格洛夫強調對圖像的重新編碼和解構,她通過重復和重新詮釋現有的圖像,將它們從藝術史和日常生活中提取出來,轉化為自己的視覺語言。她的作品不僅探討了圖像的敘事性,還通過抽象的手法削弱了圖像的原始意義,使觀眾能夠從新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
此外,埃格洛夫的作品也帶有一定的儀式感。她認為,繪畫不僅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一種對生活的儀式化表達。她的畫布就像是一片凈土,為她提供了一個可以自由沉思和表達的空間。
無題
布面油畫
30 × 40 cm
2020
無題
布面油畫
30 × 40 cm
2020
靜默中的抗議
在當代藝術追求視覺沖擊和觀念復雜化的時代,勞倫斯·埃格洛夫的作品以其獨特的靜謐性和簡約性脫穎而出。她的藝術是對過度信息化、快節奏生活的一種抗議,她用繪畫為觀眾提供了一個慢下來、感受當下的契機。
埃格洛夫的作品還為觀眾提供了一個重新思考藝術與生活關系的途徑。她通過對“空白”和“間隙”的探討,讓人們意識到日常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美好瞬間。這種哲學性的藝術實踐,使她成為當代藝術界一位不可忽視的聲音。
無題
布面油畫
40 × 30 cm
2020
無題
布面油畫
40 × 30 cm
2020
以安靜對抗喧囂
勞倫斯·埃格洛夫的藝術世界是一片安靜的綠洲。在這里,觀眾可以暫時逃離喧囂的現實,進入一個充滿詩意和哲思的空間。她通過對簡單形式和柔和色彩的運用,傳遞出對時間、存在和空間的深刻思考。埃格洛夫的作品提醒我們,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靜下心來感受生活的本質,或許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
花園
布面油畫
160 × 160 cm
2012
勞倫斯·埃格洛夫訪談
Q:您的作品常常從藝術史和日常生活中的圖像中汲取靈感,您是如何選擇這些圖像的?
A:我的作品靈感來源非常廣泛,既有藝術史中的經典圖像,如提埃波羅、波提切利、委拉斯貴支、戈雅、丁托列托等大師的作品,也有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形象,比如產品包裝、童年照片和家庭相冊。我通過重新加工這些圖像,將它們轉化為自己的視覺語言。這個過程不僅僅是對圖像的復制,而是一種編碼和解碼的過程。
透視
布面油畫
200 x 250 cm
2012
奇跡
布面油畫
130 x 162 cm
2012
Q:您在創作中使用了哪些獨特的技巧?
A:我的繪畫過程充滿了重復和幾乎強迫性的練習。我會在紙上進行速寫,然后將這些速寫轉移到畫布上。通過多次繪制同一個主題,我試圖在不同的版本中探索和深化這個主題。我的筆觸通常是快速而自由的,這使得原圖像與作品之間始終保持一定的距離。我通過這種方式,讓圖像在新的世界中重新煥發生機。
弗洛爾的勝利 II
布面油畫
130 x 162 cm
2011
無題
布面油畫
30 x 40 cm
2021
Q:您的作品常常給人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是出于什么考慮?
A: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正是我希望傳達的。通過拋棄圖像的原始意義,我讓它們在觀眾眼中重新變得鮮活。觀眾可能會有一種熟悉感,但又無法確切說出這種熟悉感的來源。這種感覺激發了觀眾的好奇心,讓他們從新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這些圖像。
無題
布面油畫
30 x 40 cm
2019
明信片
布面油畫
30 x 40cm
2017
Q:您如何看待藝術與日常生活的融合?
A:藝術和日常生活對我來說是不可分割的。我的作品常常從日常生活中汲取靈感,而創作過程本身也是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相信藝術不僅僅是掛在墻上的作品,它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通過藝術,我們可以重新審視和理解我們的生活。
無題
布面油畫
30 x 40 cm
2019
無題
布面油畫
30 x 40 cm
2019
展覽現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