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春晚的舞臺上,一群身著紅綠大花襖、手持秧歌手絹花的人形機器人,在熱鬧喜慶的氛圍中歡快起舞。
這16 臺宇樹 H1 “福兮” 人形機器人,瞬間引爆全網,也讓背后的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創始人王興興,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
其實,這并不是宇樹科技的機器人首次在大型舞臺上嶄露頭角。
早在 2021 年牛年春晚,宇樹四足機器人 “犇犇” 就以整齊劃一的動作吸引了全球目光;
2022 年冬奧會開幕式,109 臺 Go1 四足機器人同樣驚艷亮相。
帶領宇樹科技的創始人王興興,是個不走尋常路的90后CEO。
他是浙江寧波人,因為英語奇差而只上了浙江理工,考研時又因為英語奇差而與浙大失之交臂。
在老師眼里,和好學生相比,他不算牛娃,連他自己也常常開玩笑,說自己算是個“學渣”。
但就是他,做出了占據全球四足機器人市場近70%份額的公司,做出了行業第一的科技公司,宇樹科技機器狗更是風靡全球。
“學渣” 少年的成長煩惱
1990 年,王興興出生在浙江寧波余姚的一個普通家庭。小時候的他,性格極度內向,是個典型的 “i 人”,幾乎不怎么和同學們說話。
他的初中班主任甚至評價,在班級里幾乎感覺不到他的存在。
那時的王興興,嚴重偏科,英語成了他學業路上最大的 “攔路虎”。2006 年,16 歲的王興興參加中考,英語的短板讓他差點沒考上普通高中,最后以倒數第一或倒數第二的成績勉強進入高中。
高中三年,幾百場英語考試,他大概只及格過 3 次。網友還因此調侃,他創辦的公司叫宇樹科技,諧音 “語數”,沒有外語。
好在他數理化成績十分出色,每次考試總分都能排在年級前幾名。
2009 年,19 歲的王興興考入浙江理工大學。本以為能擺脫英語的困擾,可沒想到,英語再次在關鍵時刻 “拖后腿”。大學時,王興興成績優異,一心想考浙江大學的研究生,雖然總分過線,但英語單科沒過線,最終被調劑到上海大學。
盡管學業上挫折不斷,但王興興的童年,其實也有不少快樂的時光。
那時候,他最愛做的事,就是窩在家里看紀錄片,尤其是航空、航天、生物類的。
除了看紀錄片,王興興還癡迷于手工制作。從四驅車電機改造,到自制航模、顯微鏡,再到嘗試制作微型渦輪噴氣發動機。
沒有零花錢買材料,他就四處搜羅邊角料,家里裝修剩下的鋁合金邊角、生銹的鋼鋸,都成了他的寶貝。
上初中時,王興興想做一架木制航模飛行器,可沒有砂紙,他就蹲在水泥地上,一點點地磨零件,一磨就是半天,雙手常常被磨得通紅,布滿了細小的傷口。
還有一次,他在家里做化學實驗,不小心讓氯氣泄漏,刺鼻的氣味彌漫整個房間,把父母嚇得不輕。
王興興的父母秉持著放養式教育,對他的這些 “折騰”,大多時候都是包容的,最多叮囑他注意安全,做完實驗把東西收拾干凈就行。
也正是這種寬松的家庭氛圍,讓王興興能在自己熱愛的手工世界里盡情探索,不斷提升動手能力,為日后的機器人研究積累了寶貴經驗。
大學時光:200 元開啟機器人夢
大一寒假,王興興在網上看到國外一個大學生用 3D 打印做了個 12 自由度的人形機器人,成本大概 5000 美元,這讓他深受觸動。
他心想:“國外大學生能做出來,我也一定能!而且我要用更便宜的材料,做出更厲害的機器人!”
心動不如行動,王興興掏出自己積攢的零花錢,花了幾十元買了一塊 Arduino 板,又花了一百多元購置了十幾個 9g 舵機。
沒有專業的設備,他就用最原始的方法 —— 手工制圖、手工切割、打磨零件。宿舍成了他的小作坊,一到課余時間,他就窩在里面,對著一堆零件敲敲打打。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一個 14 自由度雙足人形機器人在他手中誕生了。
這次成功,讓王興興對機器人的熱愛愈發熾熱。他不滿足于現有的成果,開始主動尋找更多的資源和機會。
2010 年暑假,他做了一個 “數字孿生力反饋設備” 項目,通過純手工制圖、切割、打磨,制作出多自由度力反饋手套以及 3D 虛擬現實力交互軟件。
2011 年暑假,他進一步完善了 “靈巧手樣機”,這款產品的每個手指有 4 個主動自由度,比 2023 年馬斯克發布的特斯拉人形機器人 Optimus 的手指自由度還要高。
創業之路:成立宇樹科技
2015 年,一款名為 XDog 的四足機器人在他手中誕生了。XDog 采用外轉子無刷電機驅動,體型小巧,性能卻十分出色,不僅能靈活地行走、奔跑,還能完成一些高難度動作.
更重要的是,它的研發成本不到 2 萬元,性價比遠超當時市場上的同類產品。
王興興帶著 XDog 參加了上海機器人設計大賽,在高手如云的賽場上,XDog 憑借出色的表現脫穎而出,一舉拿下二等獎,獲得了 8 萬元獎金。
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也為他進入大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16 年,26 歲的王興興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 從大疆離職,創立宇樹科技。當時,他在大疆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技術和經驗,但心中始終懷揣著一個更大的夢想:讓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
創業初期,王興興面臨著諸多困難。資金短缺、人才匱乏、技術難題……
為了節省資金,王興興和團隊成員們租住在簡陋的辦公室里,白天一起研發產品,晚上就睡在辦公室的地板上。
沒有專業的設備,他們就自己動手制作;沒有足夠的研發經費,他們就四處尋找投資,甚至把自己的積蓄都投了進去。
經過一年的努力,2017 年,宇樹科技終于推出了首款四足機器人 ——AlienGo。
這款機器人憑借出色的性能和親民的價格,一經推出便迅速在市場上引起了轟動。它不僅能夠在復雜的地形上自由行走,還能完成各種高難度動作,如跳躍、翻滾等,而且價格僅為同類產品的幾分之一。
AlienGo 的成功,讓宇樹科技在機器人領域嶄露頭角,也讓王興興的創業之路逐漸走上正軌。
此后,宇樹科技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推出了一系列高性能的機器人產品,如 Unitree B1、Go1 等。這些產品不僅在國內市場受到了廣泛歡迎,還遠銷海外,贏得了國際市場的認可。
2023 年 12 月,宇樹科技發布了一段最新機器狗產品 B2-W 的演示視頻,視頻中 B2-W 機器狗展現了一系列高難度動作,如 360° 旋轉跳躍、側空翻、高空騰躍等,其強大的運動性能和穩定性讓全球網友驚嘆不已 。
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看到視頻后,不僅轉發了視頻,還評論道:“未來戰爭將是機器人的戰爭。”
2024 年春節前,34歲的王興興,帶領宇樹科技完成了 B2 輪融資,融資金額近 10 億元 .
新的投資方包括美團、金石投資、源碼,老股東深創投、中網投、容億、敦鴻和米達鈞石跟投。
這是 2024 年開年四足機器人領域融資金額最高的一筆,
2024 年,在英偉達年會上,英偉達創始人、CEO 黃仁勛公布了在人形機器人領域開展合作的廠商,宇樹科技的 H1 赫然在列。
王興興也受邀出席晚宴,與黃仁勛同框,引發了廣泛關注。
王興興的故事,是一個關于夢想、堅持與創新的故事。
他從一個被貼上 “學渣” 標簽的少年,成長為引領全球機器人潮流的科技大佬,用自己的經歷詮釋了 “熱愛可抵萬難”。
在未來,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不斷發展,機器人市場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王興興和他的宇樹科技,無疑已經站在了時代的風口浪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