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陸軍講武堂
jiǎng
wǔ
róng
guāng
紀念周保中將軍誕辰123周年
周保中原名奚李元,1902年2月7日出生在詩畫般田園的蒼山腳下、洱海之濱的灣橋村。周保中是家中的長字,秉承白族重視教育的優良傳統,盡管家境并不不富裕,他父親仍將他送入私塾讀書,以后一直堅持讀到初中,這為周保中后來能進一步深造,并接受新思想,進而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22年11月,周保中以上尉連長的身份被選送到云南陸軍講武學校第十七期工兵科將校隊學習。1923年秋畢業。云南陸軍講武堂辦學期間,云南各民族優秀子弟慕名前往,僅大理地區就有數百名各族青年在校學習,被譽為“白子將軍”的周保中是他們中的杰出代表。
周保中
從講武堂畢業后,周保中投效滇軍部隊服務,歷任滇軍初中級軍職。后隨到廣東,任建國滇軍第三軍連長,參加對陳坰明部粵軍的討伐戰事。1926年隨部參加北伐戰爭,歷任國民革命軍第六軍營長、團長、副師長等職,授少將軍銜。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底赴蘇聯學習軍事。1932 年5 月任中共滿洲省委軍委書記。1933 年 12 月組建了綏寧“反日同盟軍辦事處”、任中共同盟軍黨委會,任書記。1935 年10 月任東北反日聯合軍第五軍軍長。面對日偽統治者調集3萬余人的冬季 “大討伐”,其靈活地采取化整為零、化零為整的戰術,實施外線作戰,不固守游擊區和根據地的游擊戰術,使第五軍游擊區擴大到整個綏寧地區。1937 年10 月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路軍成立,其任總指揮,下轄抗聯第四、第五、第七、第八、第十軍和姚振山東北義勇軍、王蔭武救世軍。游擊區包括烏蘇里江左岸、松花江流域二十余個縣,與楊靖宇為首的南滿和以趙尚志為首的北滿抗日聯軍形成互為依托的“品”字之勢,抗日游擊隊伍空前壯大。由于其率部屢次擊潰日軍,日軍司令部先后懸賞 5 萬元、10 萬元捉拿周保中。1938 年以后日軍對三江地區抗聯部隊進行了持續八個月的瘋狂“大討伐”,他領導第二路軍總指揮部被確定為“圍殲”的主要目標。面對日軍實施的“歸屯并戶”、保甲連坐、堅壁清野等經濟封鎖和軍事“大討伐”,他制定了西征計劃,并率第二路軍總部近700 人,機動靈活地突破“大討伐”,避免了全軍覆沒的危險。
1940 年春為保存隊伍,與抗聯其他領導率部轉移到蘇聯境內整訓。在東北14 年的抗日游擊戰爭中,他所領導的抗聯隊伍,與楊靖宇、趙尚志等領導的抗聯將士打擊日偽“討伐隊”,破壞敵人交通通訊,襲擊日偽軍事據點,消滅了大批日寇,牽制了所在地區的日本關東軍,為抗戰立下絕世功勛。正是因為有東北抗聯十四年不屈不撓的抗日戰爭,中國的抗日戰爭才有14年的光輝歷程,中國共產黨才當之無愧地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對此,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對周保中領導的東北抗戰作出了很高的評價。
新中國成立后,周保中先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昆明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副主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西南軍政委員會政法委員會主任兼民政部部長,1964 年2 月22 日因病在北京逝世。周保中顧全大局,任勞任怨,努力為黨工作,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高風亮節和白族人民優秀兒子的情懷。
撰稿:張文清
校對:楊丹堯
初審:班 文
終審:杜 拉
編輯制作:云南拓雅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