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赫施萊因
Dan Herschlein
1989年出生于美國紐約州的貝維爾(Bayville),是一位當代藝術家,以其獨特的雕塑、繪畫和表演作品而聞名。目前在洛杉磯生活和工作。赫施萊因于2010年畢業于紐約大學,獲得藝術學士學位。他的作品常常探索恐懼與親密交織的主題,通過日常生活的場景和意象,揭示隱藏在熟悉環境中的心理張力。
水龍頭
木頭、石膏、泡沫、膩子、環氧膩子、牛奶漆、蠟、石墨、彩色鉛筆和繩子
61.1 x 46.4 x 16.5 cm
2021
介于家居與夢魘之間
赫施萊因的藝術風格可被形容為介于超現實主義與哥特式美學之間的獨特混合。他善于將看似溫馨的日常物件重新拼接,以微妙而扭曲的方式喚起觀眾的不安感。例如,松軟的沙發、暗沉的木地板、墻上的鏡子,這些在生活中看似普通的物品,在赫施萊因的手中被賦予了情感的重量與象征意義。他偏愛使用木材、石膏和涂料等傳統材料,這些材質不僅與手工藝有著密切聯系,也能為作品提供一種溫暖而質樸的外觀,但這種“溫暖”常被作品整體所散發的壓抑氣氛所破壞。
居民
木材、石膏、著色接縫劑、環氧膩子、牛奶漆、蠟、石墨、彩色鉛筆、土壤
254 x 353.1 x 59.7 cm
2020
他的雕塑作品中時常出現人體形態,或完整,或殘缺,與日常家居物品結合。這些人形時而隱沒在門后,時而被墻壁吞噬,呈現出一種半隱半現的狀態,讓觀眾感到既熟悉又陌生。這種對空間與人物的處理使得他的作品擁有了電影般的敘事感。
安全之神話(影像中的褶皺)
木頭、石膏、泡沫、膩子、環氧膩子、牛奶漆、蠟、石墨和彩色鉛筆
26.5 x 28.5 x 8.7 cm
2021
安全的神話(何為我的,何非我的)
木頭、石膏、泡沫、膩子、環氧膩子、牛奶漆、蠟、石墨和彩色鉛筆
26. x 19.8 x 8.7 cm
2021
揭示心理與社會的裂隙
赫施萊因的創作靈感來源于夢境、心理分析和文化中的恐懼元素。他曾在訪談中提到,他的作品受到了弗洛伊德“恐怖谷”理論的影響——即當某種物體或形象與人類極其相似,卻稍有不同時,會引發觀者的不適與恐懼。赫施萊因通過藝術作品,讓人們直視自己對未知的恐懼,以及隱藏在日常生活表象下的潛在焦慮。
在你的眼瞼之后的房間
213.4 x 259.1 cm
2023
他的作品還涉及身份與親密關系的復雜性。例如,在他的雕塑中,家庭空間常被扭曲為令人窒息的環境,家具和人形結合得令人難以分辨,暗示了親密關系中可能存在的壓抑與控制。他用這些視覺語言揭示家庭、身體與身份之間微妙而復雜的動態。
你能看到我的嘴在動嗎
木頭,石膏,著色接縫膏,牛奶漆,蠟,石墨,繩子,塑料
126.4 x 172.1 x 19.7 cm
2019
老橡樹
木頭、石膏、泡沫、膩子、環氧膩子、牛奶漆、蠟、石墨和彩色鉛筆
30.8 x 26.7 x 7.8 cm
2021
藝術的社會意義與文化共鳴
赫施萊因的藝術并不直接給出答案,而是通過令人毛骨悚然的視覺體驗,引導觀眾反思他們與環境、身體和社會的關系。在全球化和信息過載的時代,赫施萊因提醒我們注意那些被日常生活掩蓋的陰影。他的作品不僅揭示了現代人的心理困境,還提出了一個更廣泛的問題:我們如何在快速變化的社會中與自己和他人相處?
通過在熟悉中注入陌生感,赫施萊因為觀眾提供了一種獨特的視角,讓他們重新審視日常環境中隱藏的力量與復雜性。正是這種對情感與空間的敏銳洞察,使他的作品在當代藝術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歡樂的想法
木頭、石膏、泡沫、膩子、環氧膩子、牛奶漆、蠟、石墨和彩色鉛筆
108.3 x 145.3 x 20.3 cm
2021
不再有孤獨的夜晚
木頭,石膏,著色接縫膏,牛奶漆、蠟、石墨、環氧樹脂、鏈條、單股線
133.4 x 111.8 x 19.1 cm
2019
丹·赫施萊因訪談
Q: 你賦予這些日常物品恐懼和創傷,請問你是如何專注于這種不安感的?
A:這確實源于對正常生活的不滿,或是對某種期望的反感。我在長島長大,這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我指的是我所在的小城鎮,而不是整個長島。那里的文化是一種表面的文化,我從小接受天主教教育,但在一次糟糕經歷后,父母讓我退學了。然而,他們又決定讓我接受堅信禮,于是我的父母對教堂撒謊,說我是在別處上的主日學校,結果一切順利通過。但這毫無意義,一切都是假的。這讓我深受觸動——那種期望你達到某種理想標準,僅僅做個“好人”的壓力。我成長過程中認識的許多同齡人,他們大多留在了那里,染上了D品……
我用我的方式唱一首快樂的歌
木材、石膏、顏料粘合劑、乳漆、蠟、環氧樹脂、石墨
121.9 x 101 x 16.5 cm
2019
我們住在誰的房子?
木材,石膏,著色復合材料,牛奶漆,蠟,石墨
76.8 x 62.2 x 22.9 cm
2019
Q:你小時候知道自己想成為藝術家嗎?
A:不,我不知道。我甚至不知道這是一份職業。我一直對繪畫、漫畫書、電影感興趣,我還喜歡滑板。當時我完全沉浸在這些富有創造力的活動中。我想當我高中畢業時,意識到可以去藝術學院學習,我感到非常驚訝和興奮。我從未以這種方式想過未來。
無骨之人
木材、石膏、著色接縫膠、環氧膩子、乳漆、蠟、石墨、彩鉛筆、釣線
130.8 x 105.4 x 20.3 cm
2020
沙漏身
木材、石膏、著色接頭化合物、環氧膩子、乳漆、蠟、石墨、彩色鉛筆
156.2 × 118.1 × 15.9 cm
2021
Q:你的作品充滿了心理張力,你的創作過程是艱難的,還是有療愈作用的?
A:堅持創作本身就是一種療愈。手工制作一件作品需要花費數周甚至數月的時間,這讓我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一開始,我對作品的圖像并不完全理解,但隨著創作的推進,這種理解逐漸形成。我一直對思維訓練感興趣,那些能讓你從不同角度看待事物、感受不同情緒的東西,能讓你接觸到不同的東西。
瓢蟲
木頭、石膏、泡沫、膩子、環氧膩子、牛奶漆、蠟、石墨和彩色鉛筆
135.1 x 84.3 x 27.3 cm
2021
附件
木頭、石膏、泡沫、膩子、環氧膩子、牛奶漆、蠟、石墨和彩色鉛筆
69.1 x 45.4 x 15.6 cm
2021
Q:我想聊聊恐怖片,我們對這個題材都有興趣。恐怖電影是大眾娛樂產品,但同時,它們充滿了極具挑釁性、令人震驚且難以忘懷的畫面。當你年輕時觀看這些電影時,它們真的會影響你的審美觀。我永遠不會忘記第一次在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的《異形》(Alien)中看到異形生物的那一刻。那么,哪些恐怖電影在你小時候對你產生了深遠影響,并且至今仍在塑造你的審美觀念?
A:第一部讓我感到恐懼的電影是環球影業的《狼人》(The Werewolf),我不確定是不是《美國狼人在倫敦》(An American Werewolf in London),但我認為只是《狼人》。盡管我長大的地方沒有狼,我還是對狼感到恐懼,尤其是對狼人。我認為這其中有很多心理層面的東西,我不確定我小時候是否意識到這些聯系,但聽到父親講述他戒酒的經歷,以及他酗酒時的那些日子,還有這種不可預測性對一個人的大腦和生活方式的影響。他記憶和經歷中的那種不確定性讓我感到恐懼。我想我可能把這種恐懼與狼人聯系在了一起。
安全的神話(自我創造者)
木材、石膏、泡沫塑料、接頭膠、環氧膩子、牛奶漆、蠟、石墨、彩筆
26.5 x 28.5 x 8.7 cm
2021
格子布沙發
木頭、石膏、泡沫、膩子、環氧膩子、牛奶漆、蠟、石墨、彩色鉛筆和釣魚線
26.7 x 30.5 x 14.1 cm
2021
Q:我喜歡你作品的一點是,你能夠非常流暢地跨越不同媒介進行創作,然而你的作品卻從未給人一種支離破碎的感覺,它們都像是同一個完整理念或美學的一部分。這種跨媒介的探索是出于一種有意識的、嚴謹的創作態度嗎?
A:我覺得是這樣。可能是因為我喜歡恐怖題材中的元敘事,比如一部關于恐怖作家的恐怖小說。這種“創作者與創作”的主題在我的作品中很常見。創作身體、構建我無法進入的環境,這本身就是一種敘事。我覺得有太多方式可以做到這一點,其中之一就是通過攝影。雖然我并不總是拍照,但通常會隨身帶著相機。如果你在創作現實中的物體,那么為它們拍照是很有意義的。
《安全之謬》(錘頭)
木頭、石膏、泡沫、膩子、環氧膩子、牛奶漆、蠟、石墨和彩色鉛筆
26.5 x 17.2 x 8.7 in
2021
你不會獨自找到它
木頭、石膏、泡沫、膩子、環氧膩子、牛奶漆、蠟、石墨和彩色鉛筆
139.5 x 120.7 x 16.5 cm
2021
Q:你塑造的身體總是“無身體的”,一位評論家曾提到你的作品對創傷的關注,或者說是對“受創傷的身體”的關注。但我們從未看到事情的發生,我們只看到后果。所以,這是一種暗示性的敘事,對嗎?
A:認為身體真正遭受創傷其實是一種誤解。更準確地說,我們體驗和思考情感的方式之一是通過身體來感受它們,并在身體中定位它們。我一直覺得情感在身體中就像一個房間,是一種身體內的建筑空間。我曾反對人們說我的作品中身體部位是被切斷或肢解的,因為這并非出于暴力意圖,而是為了聚焦于某一個點,將這個點視為一種獨立的情感或存在。
聆聽者
木材、石膏、酪蛋白漆、接合劑、蠟
132.1 x 101.6 x 17.8 cm
2017
慰藉者
木頭,著色的接合劑,油漆,蠟,紐扣
152.4 x 94 x 26.7 cm
2017
Q:你剛才描述的聽起來更像是關于治愈,而不是暴力。
A:是的,完全正確。但這關乎恐懼和不適,關乎治愈的瘋狂,關乎嘗試突破某種東西的恐懼。我一直有一種想要融入環境的感覺,這并不是一種自殺的念頭,而是我想融入沙發或墻壁中,成為背景的一部分,而不是前景。
晚餐伴侶
木材、石膏、著色接縫劑、環氧膩子、牛奶漆、蠟、石墨、彩色鉛筆、繩子、釣魚線
95.2 x 69.9 x 19.1 cm
2020
角落里的呼吸
木材、石膏、著色接頭化合物、環氧膩子、乳漆、蠟、石墨、彩鉛筆、線
105.4 x 120.7 x 20.3 cm
2020
角落里的呼吸細節
Q:這種“融入環境”的意象是你作品中反復出現的主題。
A:是的,這可能就是一種直接的、一對一的表達。
為了讓可憐的粘土不孤獨
木材、石膏、著色接縫劑、牛奶漆、蠟、石墨、五金、釣魚線
17.8 x 45.7 x 10.2 cm
2018
建筑師
木材、石膏、著色接縫劑、牛奶漆、蠟、石墨、工具
91.4 x 121.9 x 121.9 cm
2018
Q:但你的作品中有一種普遍的疏離感,而不僅僅是個人化的孤獨或悲傷。
A: 是這樣的。我并不是想單純表達自己的悲傷或不滿,而是關于如何應對情感,而不是明確地說出它們是什么。尋找慰藉是一種普遍的情感。不幸的是,很多人看到我的作品時,只會說“這太詭異了”,僅此而已。但如果他們談論為什么感到不安,他們最終會談論到自己。我想展示的是那些能讓你產生某種情感共鳴的體驗,它們可能會喚起你內心深處的某些東西。
神經器官
木頭、石膏、泡沫、膩子、環氧膩子、牛奶漆、蠟、石墨和彩色鉛筆
106.7 x 61 x 17.8 cm
2021
掙空時刻
木材、著色接縫劑、油漆、蠟、草、土壤
25.4 x 45.7 x 61 cm
2017
第 28 和 29 頁(工具不起作用)
木材、石膏、著色接縫劑、牛奶漆、蠟、石墨
17.8 x 55.9 x 29.8 cm
2018
展覽現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