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語
特朗普將自己定位為“支持創新和比特幣的總統”,并提出加密貨幣“十大支持發展政策”,特朗普加密貨幣新政并非是簡單的“嘩眾取寵”,也并非只是滿足自己的“一己私利”,而是順應了美國和全球加密貨幣監管從嚴格限制打壓向支持“負責任創新”轉變的大趨勢;同時也有著國家戰略層面的考量,即通過發展美元主導的穩定幣和加密貨幣市場,扭轉美元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地位下滑的態勢。
隨著特朗普就任總統,預計美國將加快構建清晰統一、開放包容的加密貨幣監管框架,加快豐富加密貨幣的生態體系,并加快推進與傳統金融體系的融合。
首發于財經網(2025年1月26日),轉載請注明出處
特朗普在總統競選期間高調宣稱自己是“支持創新和比特幣的總統”,向外宣布了一攬子的加密貨幣支持政策。而且,在即將第二次就任美國總統前,特朗普又公開發行了個人迷因幣_“特朗普幣”(Meme Coin,一種依托互聯網文化設計的加密貨幣,通常以熱點人物或事件為基礎),三天的發行量達到2億枚左右,市值達到70億美元左右,在加密貨幣市場高居第25位,且發行一天之后特朗普夫人梅拉尼婭的“迷因幣”也接踵登場。無論是在加密貨幣市場還是在政治政策領域,這些都引起了各方熱議。
回望特朗普的競選過程,這些活動背后是多方面考量的結果。“支持創新和比特幣的總統”定位和加密貨幣“十大支持發展政策”,表面上看是特朗普為了滿足自己的投資利益和競選需要,但事實上是順應了美國加密貨幣監管政策從嚴監管向支持“負責任創新”的轉變態勢,根本上則是要通過美元穩定幣和加密資產發展鞏固美元在全球貨幣體系和金融市場中的主導地位。隨著特朗普就任總統,預計美國將加快構建清晰統一、開放包容的加密貨幣監管框架,加快豐富加密貨幣的生態體系,并加快推進與傳統金融體系的融合。
特朗普“加密貨幣新政”
釋放十大政策信號
在第一任總統任期,特朗普對加密貨幣持負面批評態度。2019年,特朗普曾在推特上發文稱:“我不喜歡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它們不是錢,其價值波動性很大,而且憑空而來。不受監管的加密資產可能會助長非法行為,包括毒品交易和其他非法活動”;比特幣“似乎是一個騙局”;加密貨幣的價值“建立在稀薄的空氣之上”,而且認為“美國只有一種真正的貨幣(美元),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大、可靠和值得信賴”。
但在第一任總統卸任后,特朗普對加密貨幣的認識大幅反轉。在2022年之后,特朗普的態度出現大調整,認為比特幣等加密貨幣 “像100年前的鋼鐵行業,現在還處于起步階段”“比特幣可能會取代黃金”“我們將使加密貨幣成為地球上最偉大的產業之一”。同時,特朗普及其家族成員也開始投資持有加密貨幣。
在2024年總統競選期間,特朗普勾畫了推動美國加密貨幣發展的宏偉藍圖。特朗普在“比特幣2024大會”等多個場合,多次宣傳積極支持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發展的政策主張。總結下來,這些政策主張主要涉及十個方面:
1)把美國打造成為世界加密貨幣之都和比特幣超級大國,如果不接受加密技術和比特幣技術,中國和其他國家就會接受,將占據主導地位。
2)成立專門的比特幣和加密貨幣總統顧問委員會,設計透明的監管方針,由熱愛加密行業的人而不是憎恨加密行業的人來制定法規。
3)建立戰略比特幣儲備,將發展比特幣行業作為國家比特幣戰略儲備的核心,意味著美國政府愿意直接參與數字資產市場。
4)認可比特幣的價值,承諾不會出售美國政府所持有的比特幣,確保這些資產繼續為國家服務。
5)提出利用加密貨幣來應對美國的債務危機,如實施將為全球加密貨幣市場開辟新的應用領域。
6)終結拜登政府對加密貨幣和比特幣的“打壓”,保護比特幣挖礦和交易的權利,并提供充足的電力支持,將美國打造成為比特幣挖礦強國。
7)解雇對加密貨幣活動實施嚴格監管的現任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加里·根斯勒(Gray Gensler),打造有利于加密貨幣創新的監管氛圍。
8)建立清晰、統一的監管框架和政策,涵蓋穩定幣監管、用戶自我保管權等多個方面,推動穩定幣和加密貨幣安全、負責任的擴張。
9)終止財政部和其他聯邦機構推出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認為CBDC會限制個人自由,削弱市場的競爭力。
10)減輕暗網“絲綢之路”創始人羅斯·烏布利希(Ross W. Ulbricht )的無期徒刑,釋放出對加密貨幣社區自由主義價值觀的重視。
新政根本出發點是要強化美元本位
特朗普新政表面上看是出于自己的投資利益和競選考慮,但從近年來美元在全球貨幣體系的地位變化來看,特朗普要把美國打造成為世界加密貨幣之都和比特幣超級大國,背后是國家戰略考量——以此提升美元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地位。
近年來,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主導地位正在逐漸弱化。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美元在全球官方儲備中的份額下降至57.4%,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8個百分點,是自1995年以來近30年的最低水平。與此同時,其他主要貨幣的占比持續提升,歐元的份額超過20%,日元的份額超過5.8%,人民幣的份額接近2.2%。這背后反映了世界各國減少對美元的依賴、實現儲備貨幣多元化的趨勢,同時近年來地緣政治沖突高發頻發,減少美元儲備也是一些地區規避美國金融制裁的考慮。
在加密貨幣中,流動性和穩定性存在鮮明的金字塔結構。 加密貨幣是一個廣義的資產概念,是使用分布式賬本技術、加密技術等記錄的,以數字化形式表示的價值,授予持有者相關權利或權力,可以用于支付、投資或獲得商品或服務等。從流動性和穩定性來看,最頂端的是錨定法定貨幣的穩定幣,其次是比特幣和以太幣等,再次是ERC20型加密資產和其他區塊鏈的原生代幣,最后是NFT(非同質化通證)和Meme幣等。2023年四季度開始,加密貨幣市場規模步入快速增長軌道。截至1月22日,整個加密市場的市值超過了3.6萬億美元,其中比特幣超過了2萬億美元(超越白銀成為全球第八大資產)、以太坊超過4000億美元、穩定幣超過了2000億美元,其他加密貨幣接近1萬億美元。
加密貨幣通過穩定幣與美元關聯在了一起。 在當前的加密貨幣體系中,95%以上的穩定幣是掛鉤美元的穩定幣,因此美元在穩定幣和整個加密市場中,依然直接或間接充當著“計價單位”。而穩定幣是其他加密資產投資交易的結算工作,同時在實體交易和跨境貿易支付中的使用也在快速增長,履行了貨幣的“支付結算”功能,在加密貨幣投資交易中處于“核心地位”。而比特幣、以太坊等各類原生加密貨幣,以及各類NFT,則逐漸成為可選擇的投資資產,履行了“價值儲藏”功能。其中,后面這些加密資產只有通過兌換為穩定幣或者法定貨幣后,才能轉化為現實世界中投資、消費、交易的購買力。更為重要的是,穩定幣80%左右的儲備資產又投向了美國國債,成為美國國債的前 20 大持有者之一,超越了德國等國家的持有量,同時在跨境貿易和實體交易中的支付應用不斷擴大。
加密貨幣不是在威脅,而是強化美元的主導地位。 美元通過“購買穩定幣—支持加密貨幣交易—投資美國國債”這一循環,又回到美國金融市場,且仍然受美國貨幣政策調控的影響。穩定幣和加密貨幣的這一循環機制,類似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歐洲美元”的發展,將全球投資者與美元境外流轉、美國金融市場聯系在了一起,有助于強化美元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地位。
也正因如此,特朗普在2024年7月的比特幣大會上明確提出,“比特幣和加密貨幣將促進我們的經濟增長,鞏固美國的金融主導地位”,認為“比特幣對美元構成威脅是本末倒置”。
新政順應了監管政策的轉變趨勢
經過16年的發展演變,加密貨幣的特征屬性已經逐漸清晰,市場發展的自我約束不斷加強,美國對加密貨幣的監管政策取向也在逐漸發生變化,特朗普的加密貨幣新政也是順應了美國加密貨幣監管政策的轉變趨勢。
自2009年1月比特幣上線以來,整個加密貨幣行業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發展階段:
2009年-2014年是市場形成階段, 市場主體對比特幣的支付結算、價值儲藏功能進行了嘗試探索,盡管有去中心化、透明度、匿名性、實時交付、天然全球化等優勢,但高波動性、低擴展性以及用戶體驗差,讓比特幣難以獨立成為有效的支付結算手段和廣泛接受的價值儲藏手段。
2014年-2018年是市場豐富階段, 得益于USDT等美元穩定幣的陸續推出,加上以太坊2015年在區塊鏈上引入了智能合約,開發者可以在以太坊等平臺上構建去中心化應用程序,推動了加密貨幣種類和用例的快速發展,但其中黑客攻擊、詐騙、安全等問題仍然突出。
2018年-2023年是市場大幅波動階段, 在加密技術發展、市場知識增加和地緣政治沖突等因素的綜合推動下,穩定幣、加密貨幣、交易所等加密貨幣種類和交易模式更加豐富,各種去中心化金融 (DeFi)業務也相繼推出;但UST崩盤、硅谷銀行倒閉等重大風險事件的爆發,導致整個加密貨幣市場從2022年二季度開始進行了大幅回調。
2023年下半年開始步入成熟發展期, 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國際監管組織的協調推動,各國金融監管當局逐步厘清了加密貨幣的監管框架,特別是歐盟《加密資產市場監管法案》(MiCA)的正式通過引導了市場監管預期;同時市場主體也更加注重合規發展和積極擁抱監管。由此開始,穩定幣和加密貨幣市場規模再次步入快速增長軌道,加密貨幣的整個市場生態更加豐富。
在此過程中,美國監管部門對加密貨幣的態度也在不斷變化。 在2009年-2017年期間,加密貨幣市場處于創新探索的初期,由于規模較小、整體風險可控,美國監管當局并沒有進行嚴格監管或者取締相關業務活動;2017年之后,隨著各種加密貨幣ICO(首次代幣發行)和加密貨幣交易所IEO(首次交易所發行)等的興起,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等開始收緊監管,對一些加密貨幣發行機構和交易所的違規行為進行打擊,監管處罰案件數量和金額自2018年開始快速攀升。期間,美國對穩定幣的監管,主要是基于已有監管框架,重點實施 “貨幣服務商”和“反洗錢反恐怖融資”監管。
從2023年開始,美國相關部門對加密貨幣的監管有所放松。 隨著越來越多市場主體的加入,加密貨幣機構的不斷游說,加上SEC 和CFTC在監管分工和要求上未達成一致,2023年以來美國監管當局對加密貨幣的態度開始緩和。盡管2024年一些重大監管處罰仍在發生,如SEC對Terraform Labs及其創始人Do Kwon實施了46.8億美元的罰款,但處罰的數量在快速下降。與此同時,2024年1月,SEC首次批準比特幣現貨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并于12月批準推出“比特幣+以太坊”混合ETF,在一定程度上認可了加密貨幣的價值投資屬性。
統一監管框架和支持 “負責任創新”,成為美國加密貨幣監管新取向。 美國眾議院于2024年5月通過了《21世紀金融創新與技術法案》,明確了加密貨幣的分類標準和監管框架,并已提交給參議院審議。該法案將加密貨幣/數字資產分為受限制的數字資產、數字商品和許可的支付穩定幣三大類,給出了劃分標準;同時,明確三類數字資產的注冊和監管部門分別是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聯邦或州銀行/支付監管機構監管;此外,要求CFTC 和 SEC聯合發布數字資產和數字商品的監管規則,避免重復監管。總體上看,《21世紀金融創新與技術法案》遵循了審慎、包容的監管政策取向,鼓勵“負責任的金融創新”,為加密行業的創新與發展提供了較大的空間。
由此可以看出,特朗普的加密貨幣新政并不是“空穴來風”,而是順應了美國加密貨幣監管從嚴格監管向支持“負責任創新”的轉變。只是為了在競選期間得到更多加密市場人士和搖擺州的支持,特朗普相關政策的提法更加直接、更加超前而已。
新政也有自身投資和競選利益考慮
綜合分析特朗普的投資選擇、競選關注來看,特朗普對加密貨幣政策的反轉,也有維護個人投資利益和獲取競選支持的需求。
一方面,特朗普家族本身在投資和發行加密貨幣。
在加密貨幣個人持有方面,根據數據Arkham平臺顯示,2024年11月5日美國第60屆總統競選投票塵埃落定時,特朗普錢包地址持有的加密資產價值高達615萬美元,而在2024年6月的高峰期,價值更是高達2500萬美元,其中持有的以太幣數量接近1000枚,價值238萬美元。
在加密資產附加收入方面, 自2022年至今,特朗普冠名的“非同質化代幣”(NFT)數字交易卡已發行4個系列,發行的NFT數量累計超過20萬個,每張卡片按照99美元計算,銷售收入超過2200萬美元。盡管特朗普系列NFT并非由他本人或他的公司發行,而是由NFT發行公司NFT International LLC制作銷售,但該公司是獲得了特朗普的授權,并向特朗普支付許可費。
在加密貨幣項目投資方面, 2024年9月,特朗普和他三個兒子發起代言的加密項目“世界自由金融”(World Liberty Financial,WLFI)正式上線。該項目擁有自己的代幣WLFI,主要專注于借貸服務,推出了一個基于 Aave 和以太坊區塊鏈構建的信用賬戶系統,也有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交易場所。目前該項目代幣還處于公售階段,同時也在不停地購買其他項目的代幣,包括以太幣、穩定幣、抵押借貸、RWA、預言機以及封裝比特幣等,基本上都是DeFi(去中心化金融)相關的項目。
成功競選美國總統后,特朗普仍在不斷拓展其家族在加密領域的投資版圖。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除了正在申請創建名為 “truthfi” 的加密支付服務外,特朗普旗下社交媒體公司Trump Media& Technology Group正在謀求收購加密貨幣交易平臺Bakkt。此外,特朗普還在1月17日推出了自己的加密貨幣Meme(Official Trump),市值快速增長,推出后僅三天就達到了70億美元左右,排進了加密貨幣的前25位。
另一方面,獲取和回報加密貨幣行業的競選支持。
特朗普倡導的競選理念與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自由交易理念非常契合。 加在美國此次總統大選中,加密貨幣行業對加密貨幣友好競選人的捐贈達到數億美元。特朗普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接受比特幣和加密貨幣捐贈的主要政黨候選人,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和重點關注加密貨幣的風投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是主要的捐贈機構,加密貨幣交易平臺Kraken的創始人鮑威爾(Jesse Powell)以及Andreessen Horowitz的兩位聯合創始人也在特朗普最大的個人捐助者名單之中。埃隆·馬斯克曾在采訪中提到,他向支持特朗普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美國政治行動委員會(America PAC)捐贈了2.385億美元。
此外,特朗普陣營還為他的就職典禮和相關政治活動籌集了超過2 億美元,創新下新的紀錄。據《紐約時報》報道,加密公司和科技巨頭是主要捐贈者,區塊鏈技術公司Ripple捐贈了500萬美元,加密貨幣交易平臺Robinhood捐贈200萬美元、Coinbase承諾捐贈100萬美元、穩定幣發行機構Circle捐贈了100萬美元,此外Kraken Ondo Finance和 MoonPay等各大公司也參與其中。正因如此,多位加密行業人士受邀參加特朗普的就職典禮。
特朗普提出加密貨幣支持政策,既是為了獲取競選支持,也是為了行業發展。 在競選成功后,特朗普在其提名的內閣成員中,超過10名核心成員是加密貨幣的友好者支持者,要么自己投資持有加密貨幣,要么創建了加密貨幣經營相關的企業,要么通過政策主張公開表明了對加密資產的支持態度。
在政府運行和安全部門, 提名副總統詹姆斯·戴維·萬斯(J.D. Vance)是加密貨幣領域的活躍投資者,加密政策的堅定推動者;要求新設立“白宮AI和加密貨幣事務”,領導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提名的負責人戴維·薩克斯(David Sacks)是電子支付公司PayPal前首席運營官;提名國家安全顧問Michael Waltz是比特幣投資者,加密政策制定的積極推動者;要求成立新部門“政府效率部”,提名的聯合領導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投資了大量的比特幣和狗狗幣。
在經濟與金融管理部門,提名加密貨幣的積極支持者保羅·阿特金斯(Paul Atkins)擔任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接替對加密貨幣持強監管態度的現任主席加里·蓋斯勒(Gary Gensler);提名的國家情報總監圖爾西·加巴德(Tulsi Gabbard),很早就投資萊特幣與以太坊,非常認可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特性;提名的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一直密切關注比特幣和整個加密貨幣市場的發展,是加密經濟的熱情支持者;提名的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投資了高額比特幣,也是Tether的穩定幣托管服務提供者;提名的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羅伯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是加密貨幣的堅定支持者,提倡建立一個更加開放和引導創新的監管制度。
前景展望
特朗普加密貨幣新政并非簡單的“嘩眾取寵”,也并非只是滿足自己的“一己私利”,而是順應了美國和全球加密貨幣監管從嚴格限制打壓向支持“負責任創新”轉變的大趨勢;同時也有著國家戰略層面的考量,即通過發展美元主導的穩定幣和加密貨幣市場,扭轉美元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地位下滑的態勢。從二戰后“歐洲美元”的發展歷程來看,通過發展加密貨幣來鞏固提升美元的主導地位,還存在不少挑戰和不確定性,如美國政策當局未來在加密貨幣市場能有多大的政策引導力和市場調控力、其他法幣穩定幣能否快速崛起等。但這終究比什么都不做,任憑美元地位走弱好。
特朗普加密貨幣新政是競選提出的政策倡議,轉為具體落地實施的政策還有較大的距離,同樣存在不確定性。但考慮到特朗普所在的共和黨此次同時掌控了美國參議院和眾議院,大大降低了特朗普后續推行加密貨幣新政面臨的掣肘,預計前期美國穩定幣和加密資產監管法案久拖不決的問題將會加快得到解決。就此而言,美國《21世紀金融創新與技術法案》在具體內容上或許還會有一些調整,但最終獲得通過的可能性大大提升。
2024年6月以來,歐盟《加密資產市場監管法案》(MiCA)已經分批次實施。考慮到美國市場主體當前在加密貨幣體系中的地位,如果特朗普能推動美國加快構建清晰統一、開放包容的加密貨幣監管框架,將會對全球穩定幣和加密貨幣的政策走向和監管框架產生極大的示范效應和推動作用。在審慎包容清晰的監管政策下,后續全球加密貨幣市場發展將更加注重創新與合規的平衡,加密貨幣市場的生態將更加豐富,與傳統金融體系的融合也將加快推進。
(作者沈建光為京東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朱太輝為京東集團高級研究總監)
往期報告回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