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為何對沙僧很客氣?卷簾大將下凡隱藏巨大秘密,與玉帝有關
唐僧第二次將孫悟空趕走,師徒間的關系由此徹底破裂,一場真假美猴王公案,又一次在三界鬧得沸沸揚揚。
后來從西天靈山如來佛祖處得到的答案是,這場鬧劇是因為齊天大圣孫悟空的“二心爭斗”所為。
什么是“二心”?《黃帝內(nèi)經(jīng)》中說:心乃君主之官,為五臟之首,心水正乃病侵…
五臟中,心中藏神,肝中藏魂,肺中藏魄,脾中藏意,腎中藏志。
按照如來佛祖的說法,孫悟空是因生了嗔憤之心,怨恨唐僧無情無義,這才招引來了六耳獼猴。
唐僧和孫悟空就此分道揚鑣,后來在如來佛祖和觀音菩薩的親自安排出面協(xié)調下,師徒二人方才破鏡重圓,保證了三界西游取經(jīng)工程的順利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唐僧和孫悟空兩次分手,回到花果山,乃至后來繼續(xù)西行取經(jīng),孫大圣和豬八戒,一是金公,一是木母,二人五行屬性,關系一直打打鬧鬧,甚為不和。
有細心的讀者注意到,孫悟空對三師弟沙悟凈卻一直是尊敬有加,很是客氣。
為何生性急躁的孫大圣,特別喜歡沙僧呢?在以往的名著解讀《西游記》系列文章里我們曾分析過,大致有以下原因:
其一、孫悟空本體五行屬金,沙僧本體五行屬土,土能生金,二人關系因此相互幫助;
其二、孫悟空生性急躁,剛正,辦事容易沖動,沙僧卻處事冷靜,圓通,能讓大師兄關鍵時候冷靜下來,雙方性格互補;
其三、八戒與沙僧的關系微妙,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符合團隊合作與競爭的策略。
孫悟空克八戒(金能克木),八戒又克沙僧(木能克土)。吳承恩老師在《西游記》原著中八戒流沙河收降沙僧時,就說過:寶杖輪,釘鈀筑,言語不通非眷屬。只因木母克刀圭,致令兩下相戰(zhàn)觸。
這里的“木母”,指的還是豬八戒,刀圭則指的是沙悟凈。二人當年都曾在靈霄寶殿相會過,那時的他們:一個曾任總督大天蓬,一個曾為御前大將軍。
其四、沙僧在三界的背景資源很深,曾是玉皇大帝身邊的紅人。
“寶杖原來名譽大,本是月里梭羅派。吳剛伐下一枝來,魯班制造工夫蓋。里邊一條金趁心,外邊萬道珠絲玠。名稱寶杖善降妖,永鎮(zhèn)靈霄能伏怪。只因官拜大將軍,玉皇賜我隨身帶。或長或短任吾心,要細要粗憑意太。也曾護駕宴蟠桃,也曾隨朝居上界。值殿人圣參,卷簾曾見諸仙拜。”
沙僧在與八戒大戰(zhàn)時,曾經(jīng)講到過自己的隨身法寶來歷,原本是廣寒月宮里的常綠喬木打造而成。可以像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一般隨心意,或長或短,或粗或細。
而沙僧在天庭做官時,最為輝煌的時刻曾官拜大將軍或者是上將軍,成為玉皇大帝身邊的貼身護衛(wèi),腰間懸掛有虎頭牌,他持降妖寶杖值班時,三界諸眾神仙見到他,也要參拜。
一句話,沙僧也是個見過大世面,有大背景資源,會大神通的人。
沙僧之所以能成仙,是他在乾坤萬里云游之際,遇到過一位真人,傳授法術神通,證得金身,三千功滿飛升成仙,得到玉皇大帝的敕封。
關于沙僧當年遇到的真人師父是誰?西游記原著中,并沒有具體談到。有人根據(jù)沙僧在王母娘娘的蟠桃宴會上,失手打碎琉璃盞,遭遇殺頭之禍時,被赤腳大天仙出班所救,推斷沙僧師父或是赤腳大仙。
網(wǎng)絡中,還有觀點認為,沙僧的師父是封神中更為厲害的陸壓道人。
孫悟空加入唐僧取經(jīng)團隊中的第一個人,也是觀音菩薩當年最早渡化的一個人。
取經(jīng)團隊整合了天庭、佛、道,乃至龍族等三界各方有影響力的力量,沙僧便是天庭,乃至玉帝在取經(jīng)團隊中的形象發(fā)言人。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沙僧委屈求全,被貶到流沙河,阻攔西行取經(jīng)人,直到三界達成一致意見。有著天庭強大資源的沙僧,從始至終,卻一直對孫悟空很友善,孫悟空因此對沙僧也是很客氣。
開卷有益,原創(chuàng)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閱讀完整內(nèi)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fā)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