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數約:6509 字
閱讀時間約:9 分鐘
本文章節:
01、孩子像哪吒一樣“反骨”,就是天生的惡魔嗎?
02、父母要像東海龍王一樣,給予孩子人生的選擇權
03、若前方無路,亦能走出一條自己的創新之路
04、從《哪吒2》中得出的3個家庭教育啟發
2019年,國產動漫《哪吒之魔童降世》(即《哪吒1》)沖上國內票房冠軍,哪吒那一句振聾發聵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燃爆了全網!
五年磨一劍,今年大年初一,續作《哪吒之魔童鬧海》霸氣回歸,同樣沒有令人失望!
2月6日,《哪吒2》成為了中國影史票房冠軍;
截至2月9日18時39分,《哪吒2》票房突破80億元人民幣,實時票房數據還在持續上升中;
《哪吒2》進入全球影史TOP40,成為亞洲首部沖入全球電影票房前40的電影,也是全球首部票房超10億美元的非好萊塢影片;
《哪吒2》就像是電影界的DeepSeek,徹底打破了美國好萊塢影片對80億票房俱樂部的壟斷!
不得不說,它的故事情節讓人熱血沸騰,它取得的突破和成績更是讓人熱血沸騰!
它大大增強了國人的文化自信,讓那些整天說美國電影就是比中國好的人被啪啪打臉!誰說中國的電影和動畫制作不如美國!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結合精準心理學的高效知識,從《哪吒》系列電影中哪吒、敖丙的成長經歷,深入分析這背后的家庭教育啟發。
希望能讓更多父母培養出像哪吒、敖丙那樣有良知、有擔當、敢想敢做、能闖出一番天地的社會棟梁!
01、孩子像哪吒一樣“反骨”,就是天生的惡魔嗎?
電影里的哪吒是“魔丸轉世”,一出生就暴戾易怒。
說得直白些,他就是老百姓說的“天生的壞種”,這是他的“命”。
大家都認為這是無法改變的,太乙真人就差點想在他剛出生時打死他,以免他禍害人間。
但是,哪吒的父母偏偏不認命。尤其是哪吒的母親,她始終認為哪吒不是別人說的妖魔鬼怪,而是無辜的孩子。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在家中,哪吒父母能包容孩子的脾氣和淘氣,愿意花時間陪伴孩子做他喜歡的事,用親情滋潤他;
在外面,他們及時阻止哪吒的不當行為,教他分辨是非黑白,外界誤會孩子時,他們會收集證據希望還孩子一個清白;
更重要的是,他們求太乙真人收哪吒為徒,有意識地引導哪吒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我天生神力,不是因為我是妖魔,而是因為我要肩負保護百姓的重任!
也就是說,當別人、包括太乙真人都相信“宿命論”的時候,李靖夫婦相信的是“改變命運”!
孩子越是暴戾沖動,他們就越是耐心地、有智慧地積極引導,希望哪吒能成長為有正能量的人。
所以,哪吒能吼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擁有強烈的正義感和責任心,這不是他“天生反骨”,而是來自于他父母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
反觀在現實中,很多父母發現孩子像哪吒一樣“不聽話”的時候,他們的家庭教育方式跟哪吒父母的真是差了太遠。
有的父母非常缺乏耐心,對孩子的不當行為放任不管、視而不見,更沒有積極引導的意識;
有的父母則粗暴地對孩子又打又罵,指責孩子“你就是來報仇的”、“你生下來就是個惡魔”,給孩子貼負面的標簽;
他們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家庭教育方法存在很大問題。
電影里的哪吒是天生的“魔童”,這是故事情節的設定。但在現實中,其實并不存在“天生的壞種”。
孩子品行不良,橫行霸道,甚至殘忍犯罪,作出駭人聽聞的極端行為,這都不是天生的,而主要是后天因素導致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來自于不當的家庭教育。
有些高級知識分子父母則相信“宿命論”。當孩子的表現遠遠達不到他們的期待時,他們一開始非常失望,幾乎無法接受,但逐漸又說服自己:
這是孩子的命;這是智商上的“均值回歸”。
復旦大學的哲學教授王德峰就非常典型,他有一句話很出名,“一個人到40歲,還不相信有命,此人悟性太差!”
王德峰曾公開說他的兒子在高中談戀愛耽誤了學習,高考考得很差。王德峰一開始很受打擊,他自己是“學霸”,兒子卻是“學渣”,他接受不了。
不過,他說他很快就想明白了:兒子身為一個獨立的人,有著屬于自己的命運,這是他的命。
王德峰這樣想有利有弊。好處是他不那么難受和糾結了,不會把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強加給兒子,導致親子關系惡化。
但其實,這種認知仍然是非常不理性的。他把兒子高考失利、成績下滑的原因歸結為“命”,這導致他沒有意識到要反省自身的家庭教育方式,更不會有意識作出改變。
如果他知道如何引導孩子理性、積極地處理好人際關系、戀愛難題,也知道如何引導孩子建立起高效學習狀態,那他兒子也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學霸”。
而且,要是王德峰的兒子受到了他的影響,認為自己高考考砸就是命中注定,他兒子也會容易變得消極,進而看不到自身的不足和積極改變的可能性。
所以,哪怕是復旦教授,他們也很有可能在家庭教育中有嚴重的認知局限,并且“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導致孩子出現精神心理問題。
而且,有些父母覺得自己非常優秀,是名校學霸,可自己的孩子卻成績平平,甚至是個“學渣”,怎么教都學不會,怎么會這樣呢?
反復思考之后,他們認為不是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和后天環境的問題,也不是孩子不夠努力,而是所謂的“智商均值回歸”定律:
如果上一代人的智商很高,其后代的智商就整體會趨向于平均值,也就是一般人的水平。
說得直白一些,這些父母認為“沒辦法,孩子的智商就是不如我們”,“這是自然科學規律”。
事實上,這種理解是極端錯誤的。
父母學習優秀、但孩子學習不優秀,這是父母沒有掌握真正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甚至還非常偏執、自以為是,對孩子造成了大量的疊加性心理創傷,導致孩子出現了學習障礙。
所以,如果父母覺得孩子達不到自己的期待,孩子哪哪都是問題,千萬不要把這歸咎于命運,而要反省自身是否存在以下的問題:
自己是否把婚姻生活過得雞飛狗跳,讓孩子長期在不良的家庭氛圍下成長?
自己是否遇到事情總是外歸因,總是吐槽別人、抱怨社會?
自己是否非常偏執、自以為是,總是不尊重孩子的內心感受?
自己是否未看清國際發展趨勢,盲目地崇洋媚外,導致孩子的三觀也出了問題?
孩子再“不爭氣”、再“壞”,這也不是無法改變的,父母不要一味躺平和絕望,而要趕緊行動起來,先從改變和提升自己做起,再積極引導孩子,與孩子共同改變命運!
02、父母要像東海龍王一樣,給予孩子人生的選擇權
《哪吒》系列電影里的另一個主角也很出彩——敖丙。
圖片來源于網絡
他是東海龍王的兒子,內心善良,從小被父親寄予厚望,背負著將來要得道成仙、振興龍族的家族重任。
在《哪吒1》的時候,我們都覺得東海龍王是個大反派,為了自己和兒子的利益而偷取靈珠,作奸犯科。
可是,隨著《哪吒2》深入地展開背后的故事,觀眾們狠狠地共情了東海龍王:
他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了幾千年,見識了太多的人間險惡,為了保全親人,不得不向權威低頭;
他冒險弄虛作假,也是想利用自己的資源和經驗為兒子謀幸福、鋪好路;最后事情敗露了,他一己擔責,哪怕自己死也想兒子活著。
雖然東海龍王的教育方式有不妥,但他確實為孩子操碎了心,這不就是典型的“中國式付出型父母”嗎?
看到后來,我們根本對東海龍王恨不起來,甚至很同情他。
而且,《哪吒2》臨近結尾時,東海龍王開始自我反省了,他對敖丙說:
“父王只是想用自己的經驗為你謀個幸福,但現在看來,父輩的經驗畢竟是過往,未必全對,你的路還需你去闖。”
東海龍王意識到,他不能再總是安排孩子的人生了,他要允許孩子自己去嘗試、闖蕩,允許孩子試錯,選擇自己的人生。
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就是以前的東海龍王。
他們深愛孩子,并結合自己的人生經驗,竭盡全力地幫孩子鋪路,謀一個美好的前程。
他們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就是對孩子最好的,并要求孩子必須按照自這個安排來走,絲毫沒有給予孩子對自己人生的選擇權以及自主權。
他們還會反復告訴孩子:家里為了你的將來付出了那么多,你一定不能辜負了父母和家人的期待!
這給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很容易導致孩子無法接受失敗,作出非常不理性的行為。
比如在《哪吒1》里,敖丙就因為想要達到父親的期待,心生邪念,差點殘忍殺害了陳塘關的百姓。
這也再次說明,孩子沒有天生的好種和壞種,哪怕是“靈珠轉世”,如果長期活得壓抑、缺乏自主選擇權,也很容易心理扭曲,危害社會。
有些父母還把孩子當做自己的附屬品,把自己未竟的心愿強加在孩子身上,這更加容易對孩子帶來巨大的心理傷害。
希望這些父母也要像東海龍王那樣,學會自我反省,學會改變,學會適當地“放手”,給予孩子足夠的選擇權,允許他們在底線之上去探索、去試錯,走出自己的路。
03、若前方無路,亦能走出一條自己的創新之路
《哪吒2》里面有很多精彩的臺詞,很多網友最喜歡下面這兩處。
東海龍王斜著眼睛,臉帶輕蔑地問哪吒,“難道你還想改變這世界?”
哪吒想了想,把頭一揚,說“我想試試”。
還有一處更燃。東海龍王學會了尊重孩子,于是,敖丙回到了陳塘關,選擇跟哪吒攜手共進。
哪吒說,“我知道你會回來的”。敖丙問,為什么?
這次是哪吒斜著眼睛,不羈地說,“因為我們都太年輕,不知天高地厚。”
圖片來源于網絡
很多網友被這句話搞“破防”了,懷念自己年少輕狂的歲月,我也深有同感!
我也曾不知天高地厚,被人認為是“狂妄之徒”,還間接導致我考博失敗了!
但我偏偏“不知天高地厚”,堅定走自己想走的路,才有了如今在精神心理領域的顛覆性發現。
當我們要走少數人走的路時,當我們所做的事情容易顛覆大眾的傳統認知時,我們確實需要不知天高地厚的勇氣,才能面對別人的質疑與不理解!
馬斯克能成為世界首富,也不是他天生異稟,而是他敢想敢做,通過多次創業、技術創新和對未來的遠見卓識逐步實現的。
馬斯克經常說要帶領人類移民火星,很多人也說他不知天高地厚,癡人說夢。其實,這是因為這些人達不到馬斯克的認知維度,也沒意識到自己的認知邊界,更沒“破框而出”的意識。
也許有人會認為哪吒的“逆天改命”是虛構的故事,那這部分人不妨去了解一下導演餃子的真實經歷。
他是現實中“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最好寫照。
餃子是學醫出身的,大學就讀于醫學名校(華西醫科大學),父母又都在醫院工作,畢業之后成為醫務人員是順理成章的選擇。
但餃子從小就喜歡畫畫,并一直沒有放棄。
2002年他讀大三時,一名同學給他介紹了一款三維動畫軟件,說可以做出很棒的畫面。餃子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他想,如果能靠愛好賺錢養活自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餃子果斷轉換“跑道”,畢業后就入職了廣告公司,但僅1年就辭職了,靠著母親每個月1000元的退休金,做了“啃老族”。
當時,很多人都批評他、勸他。
學醫的同學和前輩說:你是學醫的,不務正業學動畫,將來怎么找工作呢?
動漫、電影界的人士也說:你本來是學醫的,半路出家,憑什么相信你能做好動畫?
“很多人說我不行,也不相信我能走太遠”,但餃子偏不服氣。他閉關了3年零8個月,創作出動畫短片《打,打個大西瓜》,并獲得了無數獎項。
經過逐步積累,餃子才獲得了一些發展機會,成立了個人工作室。
后來,他花了將近五年的時間創作了《哪吒1》,《哪吒1》爆火后,他仍不忘初心,又花了5年的時間創作了《哪吒2》。
在電影制作初期,餃子也想過把《哪吒2》的特效外包給國外頂尖動畫團隊。可是接觸后,他發現國外團隊對國漫始終帶有傲慢與偏見。
這就像電影里的哪吒,越是被瞧不起,越是要證明自己。這反而激起了餃子不服輸的勁頭,他果斷放棄了與國外的合作,帶領國內全行業一起完成這部作品。
《哪吒2》的爆火,離不開國內138家動漫公司的團結合作與托舉,這是國內動漫一次漂亮的翻身仗,成功地證明了中國動畫的實力!
正因為餃子不認命,堅持走自己要走的路,堅持做到最好,最后才締造了票房神話,打破美國壟斷,成為國人的驕傲,大大增強了每一個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心!
哪吒在電影里說的:若前方無路,我便踏出一條路!
這句話響徹了紐約時代廣場,中國文化的競爭力,從來不是靠討好別人、重復別人走的路,而是走出自己的創新之路,用實力證明自己。
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甚至不少所謂的專家都認為中國的科技比不上美國,想要趕上美國簡直是天方夜譚。
但現在DeepSeek已經做到了,它的橫空出世以及絕對的實力,直接對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形成了強烈的沖擊。
以往,很多人都認為西方發達國家的技術、知識才是先進的,對西方發達國家盲目崇拜,總想出國留學。
如今DeepSeek的大火,讓人真真切切地意識到中國的科技和人才教育并不輸美國!
無論在哪個領域,中國都在迅速崛起,但還有很多人仍看不清“東升西降”的國際趨勢,還在盲目崇洋媚外,甚至還在認為中國不可能超越美國。
這一點在知識分子中反而更加明顯,他們沒有意識到國際社會實際運行的是優勝劣汰、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在西方發達國家尤其如此。他們還一味相信、盲目認可西方發達國家所謂的普世價值觀——民主、自由、平等。
他們還會削尖了腦袋把孩子送出國,讓孩子定居西方發達國家,并認為這是人生最美好的結局。
但想象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很多人移民出國后才發現國外生活的真實面貌,非但沒能如愿,還過得很不如意,狠狠地遭受了“回旋鏢效應”,很痛很痛!
暴力殺妻的清華學子、谷歌工程師陳立人,他的悲劇背后就暴露出三觀的問題。
有網傳消息說,陳立人之前就打過妻子,妻子一氣之下報了警。這嚴重影響到陳立人拿到美國綠卡的機會。所以他對妻子非常憤怒,認為都是她毀掉了自己的前程。
這個消息未經證實,不知真假。但如果是真的,這說明陳立人到美國留學,并留在美國工作,很可能都是奔著拿到綠卡、成為一名美國人而去的,這可以說是他一生奮斗的目標。
那他為什么那么想成為美國人?
這很可能與他的父母有關——他們崇洋媚外,甚至有所謂的“美國夢”,寄希望于兒子去實現。
陳立人的父母原本很可能也計劃在退休后,雙雙移民到美國。他們想象得非常美好,但陳立人暴力殺妻后,他們的美夢也終結了,還遭受到了極痛苦的回旋鏢效應。
04、從《哪吒2》中得出的3個家庭教育啟發
所以,希望為人父母者看完《哪吒2》之后,不要熱血沸騰一下就沒了,還要有意識地得出一些真正科學家庭教育方式的啟發。
此圖為AI生成
第一,父母不要按自己的意愿去安排孩子的一生,要給予孩子選擇權,允許孩子去試錯,但要引導孩子為自己的選擇承擔相應的責任。
這要求父母要引導孩子塑造出越挫越勇的高逆商。因為如果孩子未具備高逆商,他們遇到挫折、困難、甚至犯下較大錯誤時,他很可能會逃避,甚至是推卸責任。
父母要引導孩子勇敢地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起責任,并且從中積極地自我反省,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快速進行提升。
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被成長道路上的困難打敗,甚至還能不斷進步,把握好自己的一生。
第二,如果父母屬于成功人士、高級知識分子等等,自身要有意識地進入“生命階段”,才能更好地引導孩子。
人生可以分為3個階段——生存階段、生活階段、生命階段。很多父母已經達到了生活階段,享受了有品質的生活。
但可惜,他們遠遠沒有意識、也沒有達到追求人生意義、人生目標的生命階段。
有些父母自己在外面混得風生水起,備受人尊敬。但回到家,他們依舊過不好自己的日子,夫妻倆總是吵架,又沒能教育好孩子。
孩子看到父母不為人知、且真實的一面,他們從內心里根本就不認可父母,更加不認可父母對自己的教誨。
他們甚至會認為人生是沒有意義的,自己再怎么努力,也無法超過父母所取得的成績。即使能像父母一樣優秀,也不過是表面風光,私底下的生活還是一地雞毛,過得一點兒都不幸福。
如果這時父母還不能進入“生命階段”,不能很好地引導孩子走出困惑,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的話,孩子非常容易出現精神心理問題,甚至可能走上絕路!
第三,如果孩子想走少數人走的路,只要這個賽道符合主流價值觀,父母就要懂得給予支持與理解,不能盲目打擊孩子。
電影中哪吒的逆天改命離不開父母的包容與鼓勵;
現實中,導演餃子的成功、逆襲同樣也離不開父母的支持、包容。
很多父母希望孩子走常規的路,是因為希望孩子能過得安穩、幸福,不要遭遇大風大浪,過得痛苦。
這個出發點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如今已經進入AI時代了,DeepSeek都橫空出世了,一味循規蹈矩、追求安穩會更快被社會淘汰。
孩子想走不尋常的路,這恰恰證明孩子有更高的人生追求,有雄心壯志和進取心。父母的包容、支持以及正確的引導,有可能幫助孩子走出一條獨特的路來,實現創新!
如果孩子對自己的人生沒有太多的想法,父母也可以引導孩子將自己的興趣與未來的職業方向結合在一起,走出符合社會發展趨勢的路!
如果能像餃子那樣,靠愛好養活自己,即實現了夢想,又創造了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