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生產(chǎn)了約9000萬輛汽車,其中中國生產(chǎn)了近3200萬輛,大約是美、日、印、韓、德汽車之和。
中國造的汽車在數(shù)量上找不到任何對手。
2024年中國出口汽車約640萬輛,出口第一大市場不是美國,不是歐盟,而是俄羅斯。
截至2024年底,中國品牌在俄羅斯新車市場的占有率已穩(wěn)定在70%左右。俄羅斯新車銷量前10名當中,有7個品牌來自中國。
圖片
這么說吧,現(xiàn)在在俄羅斯的道路上可能比在國內(nèi)道路上更容易看到中國汽車品牌。
不知道普通的俄羅斯人看到這一幕心里是啥感受。
估計心情十分復雜。
據(jù)俄媒報道,俄羅斯工業(yè)和貿(mào)易部長安東·阿利汗諾夫日前在國務院會議上宣布,要收緊對外國汽車的認證程序,他還直接點名三個未具名的中國汽車品牌“根本不允許上路”。
官方的這種表態(tài)是不是有更深的含義?
中國車企要悠著點。
俄羅斯市場上的所謂“外國汽車”,十之七八就是中國車。
因為俄烏沖突的關系,很多國際大牌退出了俄羅斯,給我們留出了巨大的市場空間。我們霸榜俄羅斯市場不是充分市場競爭的結(jié)果,已有媒體報道中國車的質(zhì)量問題和售后服務問題......那些報道不像是空穴來風。
如果俄烏沖突近期能夠得到和平解決,俄羅斯很可能會再次向其他國家開放市場,把打壓中國品牌作為“投名狀”。
汽車產(chǎn)業(yè)卷入政治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控的,但可控的是車輛本身的質(zhì)量。中國汽車制造規(guī)模世界第一,但質(zhì)量還有上升的空間——某種意義上,俄羅斯就是苦寒之地,一輛車質(zhì)量好不好,抗不抗造,俄羅斯人最有發(fā)言權。
不要小看俄羅斯這個市場,也不要辜負歷史的機遇,中國車需要在國際范圍內(nèi)樹立更好的口碑——從俄羅斯做起。
在俄羅斯賣車,不能跟俄羅斯的拉達一個標準,要跟豐田和大眾對標標準。
俄羅斯人制造能力有限,但人家不傻,跟他們一個標準,他們自己都看不起你。
國內(nèi)車市有個不好的習氣,就是把汽車搞成了快消品......消費者不差錢,又喜新厭舊,換車跟換手機一樣隨便,這是他們的權利,但在俄羅斯那地兒,他們真指望買一輛車能開二十年。
他們很在乎二十年后大屏幕壞了有沒有地方換。
圖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