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新能源汽車真的火爆,各方的造車新勢力也都閃亮登場,攢足了勁想要在市場大潮中占據自己的一席之地。
拜騰毫無疑問曾經也是其中的一員,出道不久后和蔚來、小鵬和威馬并稱為國內造車新勢力“四小龍”。立志要成為中國電動汽車No.1。
出道即巔峰,黃金圣斗士一般的高管團隊,汽車業內頂尖大佬云集,照理說,理應干出一番大事業才對。
然而,他燒光了84億,卻連牌桌還沒上,便黯然退場,甚至還折騰出一個水花。
一輛車都沒造出來,卻因“員工5000萬的零食采購費”成為造車行業的笑話。
2016年,富士康、騰訊、和諧汽車三家,為了進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直接一起聯手,投資10億,成立了一個公司。
公司的董事長來頭也不小,是曾在寶馬公司工作了二十多年,被譽為“寶馬i8之父”的畢福康。
在他的帶領下,17年9月,就成立了一個全新的汽車品牌,就是拜騰汽車。它先是在南京規劃的1200畝生產基地,總投資110億的藍圖,讓這家公司迅速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南京市政府也給予土地、稅收優惠和貸款支持,估值接近20億美元,一舉成為行業內的“獨角獸”。
之后在上海、美國又建立設計中心,在全世界各地開展覽,只為了展示自己的PPT。
2018年首款概念車亮相時,那塊占據整個中控的48英寸大屏驚艷全場,德國工藝的整車控制器、量身定制的工作服、進口環保名片,處處彰顯著高端定位。計劃產能為30萬臺。按照計劃,拜騰汽車要在2019年底前實現M-Byte車型的正式量產,其野心勃勃,試圖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拜騰汽車先后進行了四次融資,投資方包括一汽集團、寧德時代、富士康等等,融資金額就高達84億,相當于平均一年花掉21個億,結果造車竟然還停留在PPT階段。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逐漸發現,拜騰汽車的發展軌跡開始偏離正軌。原本計劃在2019年底量產的M-Byte車型,不斷推遲,從2019年底推到2020年,再延遲到2022年一季度,最后等來的不是量產,而是破產的消息。公司還接連傳出拖欠員工工資和供應商貨款等負面消息。
2020年央視財經頻道直接點名批評,說他們燒光84億卻造不出一輛車。
據相關數據顯示,拜騰汽車在研發上的支出占比不足15%,而大量的資金被投入到了各種“面子工程”和非核心業務上。這種不合理的資金分配,直接導致了公司在核心業務上的投入不足,產品研發進展緩慢,最終陷入了資金鏈斷裂的困境。
拜騰在上海開了第一家門店時,銷售員的制服可是量身定做的,還從國外進口呢。
更夸張的是,員工的一盒名片竟然要上千塊呢。
在2019年,拜騰汽車為了參加北美車展,真是出手不凡,直接花了30萬美金,把辛辛苦打造的“概念車”空運到美國,展會結束后還得高價海運回來。
更搞笑的是,拜騰汽車在北美的分公司,只有不到300人的團隊,居然一年光吃零食就花了700多萬美元,換成人民幣就差不多近5000萬,每人每天的消耗接近450元。高管辦公室布置得十分奢華,員工的名片還用進口環保材料,單盒成本就超過了千元。
高管出行基本上都是選擇頭等艙,享用頂級紅酒。理想汽車的CEO李想曾經調侃,他們這3200人的團隊里,居然只有2個副總裁,出差的時候還得住經濟酒店,花錢還要和同行拼房。
拜騰的全球化戰略導致了巨額資金消耗,然而該公司始終秉持不計成本的擴張理念,其資金投入規模堪稱奢侈至極。
拜騰將整車控制器外包給德國博世,耗資高達億元,遠超行業普遍數百萬的水平,兩者相差百倍,拜騰卻毫不在意。
說到管理,拜騰簡直是教科書級的反面教材。德國人管研發,美國人管設計,中國人管生產,結果三撥人各唱各的調。有員工爆料,不足千人的團隊竟設29位副總裁,光是產品定義就改了23稿,每次調整都要推翻重來。
2019年本該量產的關鍵時刻,CEO畢福康突然撂挑子去拜騰美國分公司"休長假",留下戴雷一個人收拾爛攤子。更致命的是,大股東一汽集團和富士康的宮斗,直接把融資渠道給掐死了。
2021年富士康派了200多人進駐南京工廠,結果三個月就撤了,因為發現"這幫人根本不干活"。
疫情的爆發成為了壓垮拜騰汽車的最后一根稻草。疫情導致全球經濟下滑,汽車行業受到重創,拜騰汽車也未能幸免。南京工廠因拖欠供應商3.2億元貨款停擺,硅谷團隊因簽證問題集體撤離,公司的生產和研發陷入了停滯狀態。
2025年4月15日,京東拍賣平臺顯示,六度流拍后,拜騰汽車母公司相關資產終于以8.18億元底價被成功拍賣。此次拍賣的資產,正是拜騰汽車位于南京市占地超1000畝的生產基地,曾經雄心勃勃的拜騰汽車,最終以這樣慘淡的方式收場。
路過拜騰總部舊址,玻璃幕墻上“重新定義汽車”的標語仍未拆除。隔壁小賣部老板的一句話道破真相:“他們沒重新定義汽車,倒是重新定義了燒錢。”
造車需要野心,但更需要敬畏。當資本狂歡退去,唯有腳踏實地者能穿越周期。正如網友所言:“PPT能造車,母豬能上樹。現在樹沒見著,倒是摔死一堆豬。”
參考資料:
[1] 網易新聞《燒光84億沒造出一輛車,卻花五千萬給員工買零食,又一家車企倒下》 [2] 網易新聞《燒光84億沒造出一輛車》 [3] 搜狐汽車《拜騰汽車涼了》 [4] 網易新聞《燒光84億造不出一輛車!8.18億元被拍賣,又一車企跌落神壇,涼了》 [5] 懂車帝《3百人吃掉5千萬零食》 [6] 懂車帝《聽我一句勸:想買新能源車再等等,倒閉潮要來了》 [7]電池網、投中網等行業分析 [8] 騰訊新聞《拜騰創始人出局》 [9] 新浪財經《汽車資本用腳投票》 [10] 網易新聞《車圈胖東來!長城汽車40億利潤獎員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