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打算在2025年買車,那么有個點你必須得關注:車企負債情況。
在新能源飛速發展這兩年,大家或多或少都會看到有些車企因為自身財務問題導致破產,最后很多車主的愛車的售后保障成為了問題。這也導致了一個副作用,那就是看到有些車企有負債就很擔心和害怕,在這點上我覺得大家應該更理性的看待這個現象。
比如說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放眼看全球車企,越是頭部的車企反而負債越高,像是大眾、豐田這些行業巨頭總負債量就高達2.5萬億元,而國內車企的總負債相對要低一些,同樣以2023年為例,上汽集團營收7447億元,總負債6637億元;比亞迪營收6023億元,總負債5291億元;吉利控股營收4981億元,總負債4517億元。
而既然談了企業的總負債,我們就得再看下具體的有息負債和無息貸款,那就繼續拿2023年的數據來看,豐田的有息負債比為67%,大眾集團為34%,福特為65%,吉利控股為24%,上汽為16%,長城汽車為17%,比亞迪為6%。
看這個負債是不是覺得很高?但是別著急,不僅要看負債,還需要再看應付賬款,這些都是和企業正常經營狀況息息相關的,這就是談負債要談企業規模和營收。
就拿比亞迪舉例,作為新能源銷冠的比亞迪年營收超 6023億元,總負債為5291億元,這背后其實是龐大的供應鏈合作——應付賬款占營收33%,相當于是各個環節的供應商在里面就對比亞迪投入了33%的信任,愿意共創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從總體數據來看,國內車企的表現確實是要優于外國車企的,像是比亞迪這樣的企業經營狀況也是非常良好的。這就有益于中國新能源汽車和的可持續發展,所以我們在看負債的時候也是需要看多個緯度,不要只看總負債額。你覺得是不是這個道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