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中汽協發布倡議,揭開了整治汽車業“內卷式”無序競爭的序幕,上周三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重申,切實規范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秩序。那么,現在上海汽車消費市場狀況如何?新能源車“價格戰”是否熄火了呢?
這個高端自主品牌,在剛剛過去的6月達到交付超6000臺的不俗成績,成為國內20萬元級純電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有力競爭者。進入7月,單這家線下門店已實現交付超百臺,市場熱度可見一斑。
那么,這是不是通過“價格戰”以價換量“換”來的熱銷呢?看看新聞Knews記者發現,在門店現場看不到有關降價促銷的宣傳廣告,取而代之的是“一口價”銷售方案。所謂“一口價”就是經銷商之間無論在哪個城市,無論門店大小,車輛的銷售價都一樣,消費者無須跑多個門店詢價、比價。
記者了解到,今年5月時全國汽車價格戰的主要參與品牌比亞迪汽車也在上海悄然收緊了銷售折扣,以這款車為例,6月與7月,前后價差在4000元,6月最多優惠1萬,7月優惠6000。價格戰硝煙漸止的背后是車企車廠對經銷商拿貨政策的調整。
從全國范圍看,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一至六月,新能源汽車平均降幅為12%,降價均值約在2.3萬元,而從進入6月開始降價幅度已縮減至10.4%,降價均值已回落至1.5萬元,預計7月8月有望進一步走低。
乘聯會數據還顯示,在車企降價力度收窄的同時,實際成交并沒有縮減。6月全國乘用車零售208.4萬輛,同比增長18.1%,創今年新高。
看看新聞記者: 陳弋
編輯: 張博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