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適,1117—1184 年, 宋饒州鄱陽人,字景伯,號盤洲。洪皓長子。以蔭補修職郎。高宗紹興十二年中博學(xué)宏詞科。以父忤秦檜,出通判臺州。檜死,起知荊門軍、徽州,尋提舉江東路常平茶鹽,首言役法不均之弊。孝宗時歷司農(nóng)少卿、翰林學(xué)士兼中書舍人、參知政事,官至同中書門平章事,兼樞密使。居相位三月罷去,提舉宮觀。卒謚文惠。好收藏金石拓本,并據(jù)以證史傳之誤。有《隸釋》、《隸續(xù)》、《盤洲文集》等。
次韻李舉之立春四絕句 其一 南宋 · 洪適
東皇先遣雪清塵,一夜山川眼界新。
共喜太平今有象,更將歌舞為迎春。
首句“東皇先遣雪清塵”:“東皇”通常指司春之神,這里借指春天?!跋惹惭┣鍓m”形象地描繪了春雪消融、洗凈塵埃的景象,為春天的到來做好了鋪墊。這句話既展現(xiàn)了自然景色的變化,也寓意著新生活的開始。
次句“一夜山川眼界新”:“一夜”強調(diào)了時間的短暫,突出了春天帶來的迅速變化?!吧酱ㄑ劢缧隆眲t描繪了春風(fēng)吹拂下,大地?zé)ㄈ灰恍碌膲延^場面。山川、河流、田野等都披上了春天的盛裝,給人以全新的視覺感受。
第三句“共喜太平今有象”:“共喜”表達了人們對春天到來的共同喜悅?!疤浇裼邢蟆眲t寓意著國家安定、社會和諧的美好景象。這里的“象”可以理解為象征或表象,即春天帶來的生機與活力象征著國家的繁榮與昌盛。
末句“更將歌舞為迎春”:“更將”表示進一步的動作或行為?!案栉铻橛骸眲t描繪了人們以歌舞等喜慶方式迎接春天的到來。這不僅是對春天美好的慶祝,也是對未來生活的美好祝愿。
次韻李舉之立春四絕句 其二 南宋 · 洪
三冬文史總空虛,獨有施行寬大書。
坐對南墻千個竹,何妨留客煮園蔬。
首句“三冬文史總空虛”:“三冬”通常指冬季的三個月,也可泛指漫長的冬季或一段較長的時間。“文史總空虛”表達了詩人在長時間內(nèi)研讀文史書籍卻感覺收獲不大的心境。這里的“空虛”并非指知識本身空虛,而是指詩人可能感到自己所學(xué)未能轉(zhuǎn)化為實際的行動或成果,從而產(chǎn)生的一種空虛感。
次句“獨有施行寬大書”:“獨有”強調(diào)了與首句形成對比的某一方面?!笆┬袑挻髸笨赡苤傅氖悄切┠軌蛑笇?dǎo)實踐、具有實際效用的書籍或理念。這里的“寬大”可能指的是寬容、大度或廣泛的適用性。詩人可能認為,與那些空洞的文史知識相比,這些能夠指導(dǎo)人們行為、促進社會和諧的書籍或理念更為寶貴。
第三句“坐對南墻千個竹”:這句詩描繪了詩人靜坐家中,面對著南墻上的一片竹林?!扒€竹”可能并非確數(shù),而是用來形容竹林的茂密和壯觀。這里的竹林不僅為詩人提供了一個寧靜的環(huán)境,也象征著堅韌不拔、高風(fēng)亮節(jié)的精神品質(zhì)。
末句“何妨留客煮園蔬”:“何妨”表示不妨、無妨的意思?!傲艨椭髨@蔬”則展現(xiàn)了詩人樸素、自然的生活方式。在這樣一個寧靜而美好的環(huán)境中,詩人邀請客人前來共賞美景、品嘗園中的蔬菜,既體現(xiàn)了他的熱情好客,也展現(xiàn)了他對簡單生活的滿足和享受。
次韻李舉之立春四絕句 其三 南宋 · 洪適
雪后疏梅正壓枝,春來朝日已暉暉。
癡兒公事何時了,一醉花前心似飛。
首句“雪后疏梅正壓枝”:這句詩描繪了立春時節(jié)雪后初晴的景象。稀疏的梅花在枝頭綻放,由于雪花的積壓,顯得更加嬌艷動人。這里的“壓枝”既形容了雪的重量,也隱含了梅花在逆境中堅韌不拔的精神。
次句“春來朝日已暉暉”:“春來”點明了時節(jié),與首句的雪后景象形成對比,突出了春天的到來?!俺找褧煏煛泵枥L了春日早晨陽光明媚的景象。暉暉,形容陽光燦爛、光輝耀眼的樣子,為整首詩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
第三句“癡兒公事何時了”:這句詩轉(zhuǎn)而抒發(fā)詩人的個人情感。詩人自稱“癡兒”,可能含有自嘲的意味,表達了對繁瑣公務(wù)的厭倦和無奈?!肮潞螘r了”則直接表達了詩人對公務(wù)無盡的煩惱和期盼解脫的心情。
末句“一醉花前心似飛”:這句詩是詩人對理想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在美麗的花前,詩人希望借酒消愁,忘卻繁瑣的公務(wù),讓心靈得以自由飛翔。“心似飛”形象地描繪了詩人擺脫束縛、追求自由的心境。
次韻李舉之立春四絕句 其四 南宋 · 洪適
他鄉(xiāng)春日思如何,屏去茶甌任睡魔。
且得小窗成好夢,片時江上逐煙蓑。
首句“他鄉(xiāng)春日思如何”:這句詩以設(shè)問的形式開篇,表達了詩人在他鄉(xiāng)度過立春時節(jié)時的思緒萬千。詩人身處異鄉(xiāng),面對春天的到來,心中自然會涌起對家鄉(xiāng)、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次句“屏去茶甌任睡魔”:“屏去茶甌”意味著詩人放下了手中的茶杯,不再以品茶來提神或消磨時光。“任睡魔”則形象地描繪了詩人任由睡意侵襲的狀態(tài)。這里的“睡魔”既指困倦之意,也隱含了詩人想要逃避現(xiàn)實、沉浸在夢境中的愿望。
第三句“且得小窗成好夢”:這句詩承接上句,進一步描繪了詩人在小窗前安然入夢的情景。詩人或許在夢中尋找到了片刻的安寧和滿足,暫時忘卻了異鄉(xiāng)的孤獨和思念。
末句“片時江上逐煙蓑”:這句詩是夢境的延續(xù)或想象。詩人夢見自己在江上悠然自得地追逐著煙波中的蓑衣(或指漁人),展現(xiàn)出一種超脫塵世、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境。這里的“片時”強調(diào)了夢境的短暫和虛幻,同時也隱含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