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特斯拉
摘要:
特斯拉的儲能價格降到2元/Wh,已經是歷史谷底,但相對于國內廠商低于0.5元/Wh的中標價,明顯不具備競爭力。上海儲能超級工廠投產,借助中國供應鏈,有可能改寫成本與價格格局。
撰文 | Penn
編輯 | Tang
這是《環球零碳》的第1396篇原創
時隔近6年,特斯拉又一座超級工廠在中國正式投產,這一次不是電動汽車,而是儲能。
2月11日上午,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投產儀式在上海臨港舉行。這是特斯拉全球范圍內第二座儲能超級工廠,也是該公司在美國本土以外的首個儲能生產基地。該工廠于2024年5月23日開工建設,同年12月26日竣工驗收,再次刷新“特斯拉速度”。
公開信息顯示,特斯拉上海儲能工廠總占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初期規劃年產商用電化學儲能系統Megapack 1萬臺,儲能規模近40吉瓦時(GWh),相當于13000個家庭或40個中型工廠一年的用電量。
40吉瓦時的規模也超過了中國去年新型儲能新增裝機量的三成,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新增新型儲能投運裝機規模109.8 吉瓦時。
特斯拉公司能源與充電業務副總裁麥克·斯耐德在投產儀式上稱,上海儲能超級工廠將于本季度開始產能爬坡,助力特斯拉開拓更多市場。此前,特斯拉副總裁陶琳去年在工廠開工新聞發布會上稱曾透露,上海儲能超級工廠的儲能產品中,一部分將供應國內儲能市場,另一部分將供應海外。
事實上,在去年的超級工廠開工儀式上,特斯拉就完成了中國首批超大型電化學商用儲能系統 Megapack 的簽約。臨港集團旗下臨港綠創公司作為儲能集成服務商,將把首批訂單所采購的8臺Megapack儲能系統用于臨港新片區有孚智算中心用戶側儲能項目,這也將成為特斯拉Megapack儲能系統在中國首個商業化示范應用項目。
面對完善的產業體系、廣闊的市場前景,特斯拉化身“鯰魚”,邁出了商業儲能落地中國的關鍵一步。對國內廠商來說,這次真的是“狼”來了。未來,特斯拉將會如何攪動國內儲能市場?
01--特斯拉發力儲能
如果現在你還把特斯拉僅僅看作是一家汽車公司,那么你就OUT了。
除了眾所周知的全球電動汽車霸主,特斯拉已經成長為儲能行業隱形巨無霸。其儲能業務營收、毛利率等指標已遙遙領先電動汽車板塊,成為更具戰略價值的利潤增長引擎。
圖說:儲能業務在特斯拉業務布局中舉足輕重 來源:特斯拉
馬斯克早在2019年就預測,特斯拉的能源業務最終將達到或超過其汽車業務的規模。而在2023年3月發布的“宏圖第三篇章”中,馬斯克進一步指出實現可持續的能源經濟需要將電池儲能達到240太瓦時(TWH)的目標。去年,馬斯克再次明確表示:“多年來我一直預測,儲能業務的增長速度將遠遠快于電動車業務。它正在實現。”
特斯拉于2015年4月推出第一代產品——家用產品Powerwall和工商儲產品Powerpack,標志著公司正式進入儲能領域。2019年,特斯拉推出了公用事業級儲能產品Megapack,其是目前市場上容量最大的儲能系統之一,每臺Megapack機組可儲存超過3.9 MWh的能源。
該產品上市后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狀態, 麥克·斯耐德在投產儀式上提及,隨著新市場的開拓和儲能產品需求的持續增長,特斯拉Powerwall和Megapack的供應受到了產能限制。
圖說:特斯拉儲能業務發展歷程 來源:特斯拉,中信期貨
目前,特斯拉儲能產品遍布全球超過65個國家和地區,總部署量超過10吉瓦時。而儲能業務也成為了特斯拉增長速度最快的業務之一,在電動車業務市場份額不斷被吞噬的當下,成長為扛起業績大旗的新增長點。
剛剛過去的2024年四季度,特斯拉能源業務成為了其增長最快部分,當季能源生產和存儲收入為30.6億美元,同比增長113%,能源業務的毛利潤也創下歷史最高,Powerwall部署也再創紀錄。
圖說:特斯拉儲能產品裝機量 來源:特斯拉
2024年,特斯拉儲能裝機總量達到了31.4 GWh,相較于2023年的14.7GWh同比增長114%,也實現了連續兩同比增長超過100%。其中,2024年四季度,特斯拉儲能出貨量繼續高增,達到11GWH, 環比增長了近60%。與儲能業務的高速增長相比,2024年特斯拉電動汽車銷量同比下降了1.1%。
儲能產品裝機量的迅猛增長也反映在了財務報表上。根據特斯拉公布的最新財務數據,2024年公司儲能業務收入達到100.86億美元,同比增長67%。這一增長幅度遠高于公司整體營收的增長率,表明儲能業務已成為特斯拉的重要增長極。
而隨著上海儲能超級工廠在2025年一季度開始量產,特斯拉預計儲能部署量將在2025實現50%的同比增長(2025年超過60Gwh)。根據彭博預測,2025年特斯拉光儲業務收入有望達到141億美元,復合年化增長率為60%;屆時毛利有望達到27億美元,占公司毛利比重有望提升至11%。
圖說:特斯拉分業務季度收入 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
02--“超級鯰魚”如何攪動市場?
根據伍德麥肯茲的統計,2023年,特斯拉位居全球電池儲能系統集成商市場排名第一,市場份額達到15%,實現了對陽光電源的反超。但是其也面臨著產能受限和售價高的問題,據標普統計,2024年上半年全球儲能系統集成商出貨量排名中,陽光電源反超特斯拉重回第一。
截至目前,特斯拉的儲能業務主要集中在美國、澳大利亞等海外市場。隨著上海儲能超級工廠落地,中國龐大的儲能市場也將成為特斯拉的目標。
近幾年正受益于風電、光伏并網規模增長的春風,新型儲能在我國取得了突飛猛進地發展。根據CNESA不完全統計,截至2024年底,我國電力儲能累計裝機首超百吉瓦,達到 137.9GW。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首次超過抽水蓄能,2024 年新增裝機規模達 43.7GW/109.8GWh,同比增長 103%/136%。
圖說:2024 年新增裝機再創新高,鋰電池儲能累計裝機量超越抽水儲能
來源:國泰君安期貨研究
特斯拉在此時選擇在中國建廠布局儲能業務,無疑是看中了可為特斯拉提供廣闊發展空間的中國市場。但事實上,國內快速膨脹的儲能市場已吸引了巨量參與者,也帶來了激烈的價格戰,企業利潤空間不斷壓縮。
與裝機量持續走高相反,2024年儲能產品價格持續下滑。CNESA數據庫顯示,從中標價格來看,2024年儲能系統中標均價下降,2h磷酸鐵鋰儲能系統全年中標均價628.07元/kWh,相比年初下降了43%。同期,彭博新能源財經的調查報告反映,2024年全球鋰電池組的平均價格與2023年相比下降了20%。
相比之下,特斯拉的儲能系統的價格并不占優勢。今年年初,特斯拉官網顯示一套2小時Megapack價格為102.86萬美元(不含稅與安裝成本),批量銷售單價為93.98萬美元,單價低至342.87美元/kWh(2.23 元/Wh),313.27美元/kWh(2.04元/Wh),交付期排到了今年年第四季度。
2元/Wh的價格對于特斯拉來說已經來到了歷史谷底,相較2024年年初幾乎腰斬,但相對于國內廠商低于0.5元/Wh的中標價明顯不具備競爭力。不過,鑫欏鋰電高級研究員龍志強分析稱,上述中標均價與特斯拉儲能系統的報價尚不能簡單對比,還需要考慮到國內儲能系統銷往海外的運輸、稅費,以及承擔更長質保要求等成本因素。
圖說:特斯拉Megapack歷史報價(單位:百萬美元) 來源:特斯拉
但毫無疑問,中國在電池供應鏈方面具有顯著優勢,特斯拉可以利用這一體系提升產量并降低成本,在破解產能困局的同時把成本打下去。上海儲能超級工廠,將幫特斯拉儲能撕掉“價格貴”的標簽。
特斯拉的電動汽車業務正式在上海超級工廠投產之后借助中國本土供應鏈實現了規模化降本,開啟了價格下探之路。受益于產能釋放、價格下探,特斯拉也穩坐全球銷冠寶座,消費者也享受到了更低價格的產品。
如今,特斯拉也正是希望在儲能板塊復制汽車業務的模式,待上海儲能超級工廠完全放量后,2元/Wh的價格將成為歷史,特斯拉也將會跟中國本土儲能廠商開始貼身肉搏。這可能成為中國儲能市場新一輪洗牌的催化劑。
圖說:特斯拉儲能產品 來源:特斯拉
對此,知名戰略定位專家、福建華策品牌定位咨詢創始人詹軍豪在接受證券時報采訪時表示:“對于國內做儲能的同行來說,特斯拉的進入無疑將加劇市場競爭。特斯拉的技術優勢和品牌影響力可能會使其在市場上占據一定份額,對現有的儲能企業構成一定壓力。”
彭博新能源財經儲能分析師史家琰向界面新聞表示,中國的本土供應鏈極具規模優勢,中國高素質勞動力成本低以及政策層面為特斯拉提供的有利營商環境,都會顯著降低上海儲能超級工廠Megapack的生產成本,從而提升其產品競爭力和利潤率。
史家琰同時表示,考慮到特斯拉美國制造的Megapack產品設計和中國本土廠商的主流產品設計仍有區別,不確定Megapack是否會以中國市場為第一目標。“特斯拉可能以中國產Megapack進軍中國以外的主流和新興市場,比如歐洲、澳洲、東南亞。”
不過,特斯拉 “鯰魚效應”帶來的并不僅是競爭,更是全產業鏈的進化機遇,據《上海證券報》披露,特斯拉在中國的一級供應商數量已突破400家大關,其中更有逾60家成功躋身特斯拉的全球供應鏈體系。
2021年,特斯拉將儲能系統的電芯供應商就從LG系能源轉換到了寧德時代,后者逐漸成為特斯拉儲能業務最大的供應商。去年底,據晚點LatePost報道,特斯拉已與億緯鋰能達成儲能電池供貨協議,億緯鋰能的馬來西亞工廠計劃在 2026 年開始向特斯拉美國供應儲能電池。
未來,上海超級工廠的投產將會帶動國內上下游產業鏈的發展,包括電池材料、電力電子設備等領域的創新與升級。
參考資料:
[1]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2502/11/t20250211_39288450.shtml
[2]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127289
[3]http://www.news.cn/world/20241231/45c41997aaf841f7a7db82cacca33074/c.html
[4]https://www.xhby.net/content/s67aab78ae4b00418bfeeb773.html
[5]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40221
[6]https://www.benzinga.com/25/01/42780335/teslas-evergy-storage-deployements-rise-in-q4-even-as-vehicle-deliveries-disappoint
[7]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40208
[8]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40203
[9]https://www.rechargenews.com/energy-transition/elon-musk-tesla-energy-storage-now-growing-much-faster-than-car-business/2-1-1588464
[10]20240329-中信期貨-美國儲能系列研究三:從特斯拉看美國儲能市場
[11]20250207-國泰君安-特斯拉-TSLA.US-FY24Q4業績點評
[12]20250126-國泰君安期貨-CNESA《2024儲能政策盤點》會議紀要
[13]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2329245.html
[14]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2333384.html
[15]https://mp.weixin.qq.com/s/NN57xw0JlzSzP-nephzf7Q
[16]https://mp.weixin.qq.com/s/61_vtICRvMv1rVXIf523sw
免責聲明:
本文僅用于學術交流和傳播,不構成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