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人民大會堂的服務人員都屬于服務組管理,這個服務組常年就保持300多人的編制,每隔四年就輪換一次。這些服務人員們都是從各個省市挑選出來的,挑選的條件很是嚴格,有的省市會推選上百個人參加挑選,但是最后也就只有兩三個人能夠過關。
可見,大會堂對服務人員的挑選條件有多嚴格,標準有多高,也能知道這些服務人員有多優秀。
但是呢,卻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服務員的挑選,不選擇北京當地人。
這篇文章的主要參考資料來源于《人民大會堂見聞錄》,金圣基先生編著。
正文
我們先來看看人民大會堂選拔服務員的標準,外在的形象肯定是有具體的要求:
1:男孩子的身高要不低于1.75米,最高不能超過1.80米;
2:女孩子的身高要求不低于1.65米,最高不能超過1.70米。
而且面部不能有明顯的痣以及其他的缺陷,除了相貌端正之外,最重要的一點是思想素質一定要過關,思想表現要好。畢竟在大會堂當服務員,那可是代表著國家的形象,是不能有丁點馬虎的事。
因此,也正是因為代表著國家的形象,在要求方面自然也就標準很高了,能被選中的比率自然也就很低了,可以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來形容了。這個比例有多嚴格呢?這么說吧,三四百個人里面也就只有兩三個人能幸運成為大會堂的服務員。
這么嚴格的選拔要求,這些服務人員那可都是每個地方省市送來的尖子生了。四年輪換以后,這些人不管去到哪里,那都是可以獨當一面的人物。
能有幸成為其中的一個服務員,對于他們而言也是一種榮譽,也是一份驕傲。
譬如,一個服務員,她來自四川的德陽,她在人民大會堂做服務員有差不多四年的時間了。這個服務員的性格很是活潑,談及當年的事,她也是十分的感慨。那時候,她正專心準備一年一度的高考呢,但是聽說大會堂在招聘服務員,于是乎,她和家人商量以后,決定放棄高考,報名參加大會堂服務員的招聘。
據她所說,當年她那個地方總共有超過700人報名,但是錄取的名額只有五個,可想而知這競爭有多激烈了。
她是幸運的,最后只錄取了四個男孩子和一個女孩子,她就是那唯一的一個被錄取的女孩子。
這些從每個省市選拔上來的服務員,到了大會堂都在哪里工作呢?一般都是在各自的省廳工作,比如那個四川德陽的女孩子,就被分配到四川廳工作。但是,很奇怪的是,在人民大會堂不管是從領導還是到服務員,從上到下都找不到一個北京人出來,其中有啥原因呢?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并不復雜,也不涉及到地域歧視。大體上來說,主要是基于這兩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方面:穩定軍心
逢年過節的時候,北京當地人可以回家和家人團聚,而那些從各個省市遠道而來的人,卻只能每逢佳節倍思親。尤其他們的年齡普遍都偏小,更是在過節的時候顯得形單影只了。因此,為了照顧和穩定他們的情緒,也就不考慮北京當地人了。
第二方面:是為了保密安全考慮
當地人回到家里以后,身邊的親朋好友或者是家人,自然也會出于好奇聊起在大會堂的工作情況。這一來一去的多次閑聊,難免會在無意當中泄露一些國家機密。畢竟,他們都是在大會堂工作的,總會接觸到一些信息。
基于上述兩個因素的考慮,大會堂也就只有忍痛割愛,不用北京當地人了。
接下來,我們再來聊聊在大會堂當服務員有多辛苦。
只要是涉及到服務行業,就不是一個輕松的活計,尤其是在大會堂當服務員,更是一份辛苦的工作。大會堂有多大呢?總的面積可是超過了17萬平方米,哪怕是走完整個大會堂也需要一個多小時。空間大,路程大,他們每天行走的路程不亞于一場汗流浹背的運動了。
除此之外,大會堂里面每天都召開各種各樣的會議,今天可能是冷餐會,明天有可能是討論會,這些都還好,如果是碰上大型晚宴,那更是精神緊繃,容不得一丁點的馬虎,更是忙得跟陀螺一樣連軸轉。
每天的會議規模也是完全不一樣的,今天參加會議的可能只有300多人,明天直接就飆升到了四五千人。最多的時候,還曾經有過一次超過上萬人的冷餐酒會。因此,在大會堂當服務員可不是一項輕松的工作,腳都要生水泡了。
為了適應每天不同規模的會議,大會堂的服務處也預備了很多張椅子。這么說吧,常年準備了5000多張椅子、1000多張桌子。每天會議的時候,這么多的桌椅都需要服務人員們搬運。要是遇到上千人參加的會議,就需要搬動上千張桌椅,這勞動強度還真是不小。
其他五星級酒店雖然對服務員的要求也很高,但是和大會堂比起來那也是小巫見大巫了。畢竟這大會堂可是代表著國家的形象,因此,要求在這里工作的人在服務過程中要做到這么四個字“萬無一失”。尤其是在涉及外交的宴會上,更是要做到零容忍失誤。在外交層面上,一個細小的失誤是有失國禮和外交禮儀的重大事情。
這“萬無一失”四個字看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卻是很難,尤其是對一個擁有一千多個員工(其中服務處的員工就有300多人)的大會堂而言,要做到“零失誤”更是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啊!幸而經過了這30多年的考驗,咱們的工作人員都做到了“零失誤”,這背后有不少鮮為人知的故事,哪怕是在一個細節上,一個微表情上,都要做到位。
有一次,一個外國記者正在找衛生間,看到身邊有不少服務員正忙著去集合,他就詢問路過的一個服務員,衛生間往哪走?
如果是在其他地方,忙著去集合的人肯定會不耐煩的隨手一指,表情上多半是做不到表情管理的。但是咱們大會堂的這個服務員當即停下急匆匆的腳步,面帶微笑的給記者指了方向。
一個微表情、一個眼神,正是大會堂對這些細節上的吹毛求疵,才讓每一個走進大會堂的人,都感受到了不一樣的中國,同樣的溫暖。
再來說一個細節,每年召開兩會的時候,在大會堂每一條地毯的接口處,都安排了一個人專門在這里看著。因為這地毯的接口處容易讓人絆倒,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紀的代表,或者是行動不方便、身體不適的代表,稍不注意,如果一個踉蹌被絆倒了,那就是工作事故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