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預制菜憑借其方便快捷的特點,迅速占領市場,春節過后返崗的打工人們,也避免不了購買、食用。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預制菜背后的那些法律問題,教你如何安心享用“美味捷徑”!
預制菜安全嗎?
法律來保障!
生產環節:預制菜生產企業必須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并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等法律法規的要求進行生產,確保原料采購、加工制作、儲存運輸等環節的安全衛生。
《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條:國家對食品生產經營實行許可制度。從事食品生產、食品銷售、餐飲服務,應當依法取得許可。但是,銷售食用農產品和僅銷售預包裝食品的,不需要取得許可。僅銷售預包裝食品的,應當報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三條:食品經營者采購食品,應當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食品出廠檢驗合格證或者其他合格證明。
《食品安全法》第五十四條:食品經營者應當按照保證食品安全的要求貯存食品,定期檢查庫存食品,及時清理變質或者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標簽標識:預制菜包裝上必須清晰標注食品名稱、配料表、生產日期、保質期、貯存條件、生產許可證編號等信息,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
《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條:預包裝食品的包裝上應當有標簽。標簽應當標明下列事項:
(一)名稱、規格、凈含量、生產日期;
(二)成分或者配料表;
(三)生產者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
(四)保質期;
(五)產品標準代號;
(六)貯存條件;
(七)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在國家標準中的通用名稱;
(八)生產許可證編號;
(九)法律、法規或者食品安全標準規定應當標明的其他事項。
消費者在購買預制菜時,要仔細查看產品標簽,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
遇到問題怎么辦?
維權有途徑!
保留證據:購買預制菜時,要索要并保留好發票、收據等憑證。如果發現預制菜存在質量問題,要及時拍照或錄像留存證據。
協商解決:可以與商家協商解決,要求退貨、換貨或賠償損失。
投訴舉報:如果協商不成,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或者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舉報,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九條: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選擇正規渠道購買預制菜,仔細查看產品標簽,保留好消費憑證,遇到問題依法維權,才能安心享用預制菜帶來的便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