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日前,默沙東官宣“暫時對中國停供HPV疫苗”引起軒然大波。業內都在感慨:兩年前還一針難求的九價HPV疫苗,如今居然也賣不動了。
作為第一大單品(除新冠疫苗外)且全球唯一的一款產品都面臨失速,何況那些飽和的競品呢?
看看業績就知道了,國內上市的疫苗企業去年普遍呈現業績雙降,利潤腰斬的比比皆是。
以價換量,成為疫苗企業活下去的口號。
在這激烈的競爭環境下,中慧元通生物于2025年1月向港交所遞表申請上市,而早在2023年9月,其主動在科創板上市申請中撤下材料。
首款商業化產品剛起步就遇到價格戰,中慧元通生物的未來并不容易。
01
CRO助力,走高端路線
中慧元通生物成立于2015年,與國內已經上市的同行相比并不具備先發優勢。
集團致力于“創新疫苗”和“采用新技術方法的傳統疫苗”的研發、生產和商業化;不過說起來,核心創始股東并無疫苗研發背景。
實際控制人安有才先生,主修工業工程,早期有十年時間任職于秦皇島二建,之后在多家生物科技企業擔任高管(非研發);同為創始股東的何一鳴先生則為醫藥銷售代表出身。
目前在集團擔任首席科學家的陳博士和研發副總熊博士,都是在2022年才加盟。
受益于國內CRO行業的快速發展,中慧元通生物的首款疫苗于2017年獲得IND批準。
從戰略上看,集團主要聚焦于已被廣泛接受的疫苗產品,通過新技術進行迭代后走高端化路線,以實現對老一代產品的替代——也憑此,自成立至今累計獲得三輪共8.64億元的投資,2021年6月投后估值約41.89億元。
經過多年的布局和補強,中慧元通生物目前已經擁有“基因工程和蛋白表達與純化平臺”、“mRNA疫苗研究平臺”和“佐劑開發與生產平臺”用于開發疫苗,并搭建了“大規模擴增平臺”、“多糖結合技術平臺”和“微生物與免疫學研究平臺”等技術輔助平臺。
2023年5月,中慧元通生物迎來首款商業化產品,即“四價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為國內目前首款、也是唯一一款獲批的亞單位技術四價流感疫苗。
“敢為天下后”的戰略對商業化有保障,畢竟在當時國內還沒有上市的四價流感疫苗,而基于亞單位技術路徑的產品也只Seqirus和賽諾菲兩家外資擁有。
雖然亞單位技術相比主流的裂解技術呈現更高的抗原純度和更低的不良反應(成本高、售價高),但工藝復雜也使其商業化進程緩慢,慢到低階產品已經快接近爛大街了。
02
才剛上市,就迎來價格戰
受益于“四價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的上市和放量,中慧元通生物開始產生商業化收入。
2024年前三季度,集團營業收入同比增超42倍至2.17億元,毛利潤同比增長67倍至1.37億元,凈利潤虧損同比收窄31%至-1.68億元。
業績實現大幅跨越,但是卻遠遠不如“預期”。
從銷售情況看,2023年(9月啟動銷售)和2024年前三季度共分別生產了120萬劑和180萬劑流感疫苗,可是同期的存貨減值分別為0.46億元和0.21億元,分別占當期期末庫存原值的52.27%和25%。
對此,公司坦言由于2023年啟動銷售時間偏遲,以及缺乏商業銷售經驗導致生產和庫存管理不善。
誠然,流感疫苗屬于季節性消費產品,每一次流感季的接種人數難以預判,業內也通常會出現庫存冗余的情況;但是,從外部環境來看,銷售遇阻的原因更在于價格戰的沖擊。
目前,國內共有19款流感疫苗獲批上市,包括10款三價疫苗和9款四價疫苗;中慧元通生物的亞單位四價疫苗屬于高端產品,300元/針的定價本就比既有產品高出一倍多;而在消費乏力之下,國內流感疫苗市場規模從2021年峰值的101億元降至2023年的88億元,競品們開啟了一輪大降價:
·2024年5月,江蘇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關于調整部分疫苗供應價格的通知》,其中對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從128元/支下調至88元/支;
·2024年6月,北京合興、華蘭生物和金迪克也相繼下調產品價格,主力產品同樣紛紛下調至88元/支。
03
在研管線深度不足,未來不易
首款商業化產品遇到競品以價換量,對中慧元通生物而言這個開局并不樂觀。
并且,從其研發管線的儲備來看,未來依舊嚴峻。
根據集團介紹,中慧元通生物目前共有12款在研產品,其中已經獲得IND批準的共有6款。
但是,將流感病毒產品聚合歸類的話實際上獲批的產品僅有4類:(1)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2)凍干任用狂犬病疫苗;(3)PPSV23(收購而來);(4)重組帶狀皰疹疫苗。
而就以此四類疫苗來看,未來行業競爭可以說是肉眼可見的激烈:
·流感疫苗:國內目前有19款,在研16款;三價疫苗中中逸安科早于2010年就上市了亞單位產品;而四價疫苗目前雖然僅有中慧元通一款,但長春所在后面追趕中;而境外已經有4款采用mRNA技術的新一代疫苗在臨床了。
·凍干狂犬病疫苗(人二倍體細胞):這是中慧元通的另一款核心產品,尚未進入臨III;而目前國內已經有23款狂犬病疫苗上市,其中包括兩款人二倍體細胞技術產品;而在研中共有19款,其中6款采用人二倍體細胞研制的疫苗有三款進入BLA階段,兩款進入臨床三期。
而至于肺炎多糖23價和皰疹疫苗,前者目前競爭程度不亞于流感疫苗,后者的進度還差得遠,同行競品多家進入臨III領跑了。
04
多年未融資,亟需補充現金流
自2021年6月B輪后,中慧元通生物便再無對外融資,而在大額研發和廠房建設的持續支出中,剛迎來商業化的產品又遭遇競品降價競爭,2023年申請科創板上市又以撤材料終止,賬面現金已經無法支撐了。
根據上市申請書數據,截至2024年9月底,中慧元通生物賬面現金資產僅1.15億元,而有息負債已經高達7.33億元,其中短期到期的2.54億元已經超過保有現金了。
相比產品上市,順利闖關港交所補充資本,是中慧元通生物的首要任務。
· 靶點格局 ·
| |
· MNC觀察 ·
| |
| | |
| |
· 產業地圖 ·
| | |
| | |
| |
| | |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