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原諒一個背叛過你的愛人?#
第三者離開之后,才是痛苦的開始。
因為原配妻子很可能會在此次創傷之后,陷入一種“強迫性重復”的心理機制。
人們看似會對快樂上癮,其實更讓人控制不住沉迷的是痛苦,在心理學上,這被稱為“強迫性重復”。
1
什么是“強迫性重復”?
你們有沒有發現,痛的感覺比愛的感覺強烈,悲傷的記憶比快樂的記憶清晰?
所以當你的伴侶做出傷害你的事情之后,你很難感念起他對你的好,無論他之前為你,為你們的家庭付出過多少,這一刻,你都會不自覺的推翻一切,認為對方就是一個不可理喻的壞男人。
也許他一輩子都在做好事,只有這一次做了一次壞事,那么從前的所有好事加起來,分量都不如這一次的壞事重了。
當下你會忘記所有你們之間的甜蜜,只盯著他對你的傷害,幻想著他下次出軌的場景,重復回放著他跟第三者相處的記憶,不斷的在痛苦里沉淪。
因為對很多人來說,痛苦的感覺雖然不好受,雖然你在理性的避免一切痛苦情況發生,但是你的潛意識卻無法控制的被痛苦的感覺吸引,這樣的人,通常都在經歷一種叫“強迫性重復”的過程。
某些東西強迫你重復的感受痛苦。
第三者雖然離開了,但是這場婚姻危機帶給你的傷害并沒有結束,那些痛苦歷歷在目,同樣會讓你痛苦的還有你們婚姻里潛在的隱患。
比如伴侶和第三者是否已經完全的切割,伴侶出軌的原因是不愛了、是厭倦了,還是解決不了婚內矛盾而選擇的逃避手段?
比如對方出軌是不是代表他以前也有出軌過,還有他是否以后也會像別人說的一樣“出軌只有零次和無數次”?
以及修復后的婚姻到底該如何相處?原本導致出軌的本質問題是否已經解決?
如果你們的婚姻在第三者出現之前早已千瘡百孔,那么第三者的離開并沒有解決問題,只是這個遮羞布被撤走之后你們的問題再次暴露在了眼前而已。
很多時候第三者只是婚姻破碎的結果,并不是原因。
第三者的出現,在給你敲響一個必須要去治理婚姻問題的警鐘,在告訴你婚姻不是那么容易經營的。
這一切的一切,可能都是導致你痛苦的原因。
這些痛苦就像滾雪球一般永無止境越滾越大,停下來很難。更重要的是,深陷痛苦之中時,你能從中體會到一種安定感。
每當你痛苦和不安時,只要不斷的去想象最壞的結果,提前預設一切最壞的可能,內心就能獲得安定感。
所以原配自己也不愿意一直抓著過去的東西不放,是潛意識里的恐懼驅使自己一直進行著“強迫性重復”。
2
為什么你要去“強迫性重復”呢?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這跟一個人的童年經歷有關。
童年時期有過一定痛苦的創傷經歷的人,在成年后更容易陷入“強迫性重復”。
所謂“痛苦的創傷經歷”不一定是某一次令你印象深刻的創傷事件,更可能是自己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給予的。
比如,父母如果總是打壓、批評、指責孩子,孩子內在的主體就更容易受傷,逐漸內化自卑和自我質疑的個性特征,長大后的每一次自我質疑,都是對童年時痛苦的隔空呼應。
我們會發現,那些小時候經歷過痛苦的人,對痛苦的感知力比對幸福的感知力強大很多。
所以這部分人在長大后的情感關系里更容易產生受害者思維,因為他們過于盯著那些痛苦的隱患,而忽略了幸福的細節。
最可怕的是,頻繁的打壓,造成的心理創傷,會塑造出一種莫名的熟悉感和安全感,人會不自覺的去追逐這種安全感,即便追逐的方式是不斷的刺痛自己。
比如你從小生活在一個沒有陽光的國度,只經歷過黑夜,那么黑暗的環境對你來講就是安全的,陽光反而是陌生的東西,你很難克服自己的習性順利的接受陽光的洗禮,你會不斷的去追逐黑暗的環境。
雖然長大后很多人會告訴你陽光下才是健康的,但是你的潛意識仍然會強迫你去重復追逐黑暗。
受過創傷的孩子,也會強迫性重復早年間的創傷。每當你感覺到受傷、害怕、自我質疑的時候,童年時那些熟悉的感覺回來了,你的“內在小孩”就好像回家了一樣安全。
那么這個“強迫性重復”的過程具體是怎樣的呢?
當伴侶選擇第三者而沒有選擇自己的時候,你會懷疑自己不夠年輕漂亮,不夠溫柔體貼;
當伴侶不回復自己消息的時候,你會懷疑對方寧愿和別人在一起,也不和自己在一起;
當伴侶承諾再也不會出軌,你會懷疑對方只是敷衍,而不是真心切斷了婚外情;
當伴侶因為瑣事跟你吵架的時候,你會想到他是不是故意挑剔你,厭倦你。
你的思維方式傾向于關注消極的、造成痛苦的部分,而不是積極的、再次創建快樂的部分。你對消極部分的關注,會造成你在實際行動中做出過多防御的姿態,從而推動事實往消極的方向走。
這也是很多原配在跟伴侶復合之后,又再次陷入被出軌危機的原因。
人在防御的時候,情緒是最好的武器。
你的情緒會被強行喚起,支配大腦做出很多身不由己的行為。
比如批判和指責對方的錯處,翻舊賬猛踩對方的痛點,或是把對方往外推的更狠,測試他會不會離開。
對方接收到你的攻擊以后,也會不自覺的轉入到防御的姿態,雙方就錯過了好的溝通機會。
同時你也在尋找自己熟悉的痛苦的感覺,當你痛的時候你也在拉著他感受痛苦,那么對方感受到這一部分之后,他再出軌或是再次想分手的概率一定會上升。
3
如何走出婚外情的“強迫性重復”怪圈?
有的人一輩子都在重復痛苦,那些痛苦的熟悉感讓人著魔,所以即使有走出痛苦的機會,他也會選擇繼續痛苦。
但也有的人可以在婚外情危機之后,跟伴侶變得更加親密,讓婚姻關系更上一層樓。
區別就在于后者不會一直重復痛苦的感覺。
相比前者,后者能更加清醒的意識到,即便在如此親密的夫妻關系里,彼此仍然要做好課題分離。
犯錯是你的課題,而接納童年的空洞是我的課題,我們只要各自能夠理清自己要面對的課題,婚外情這一關就不會那么難過。
比如你的課題是童年創傷,每次遇到情感問題的時候就會創傷閃回,那么如果不修復自身的問題,后面每一次遇到情感危機都會重蹈覆轍,所以解決婚姻危機的終極秘密武器其實握在自己手里。
你要先解決自身的內在創傷問題,完善自我的人格,才有能力去拉動對方的能量,改善婚姻關系。
否則你所謂的跟對方的溝通,其實都是在對過去的自己喊話。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首先要觀察和認識自己的思維習慣,復盤自己童年時候跟父母的相處模式,判斷自己內部有沒有空洞。
很多人在咨詢過程中都認為自己沒有過任何創傷,但是仔細復盤過去的時候,也會突然發現,父母親其中有一方是不夠健全的人格,不知不覺間給自己很多精神壓力,經年累月的內化在自己的思維方式里,導致自己看問題總是傾向于負向思維。
作為咨詢師給你一點建議,你可以問自己這樣三個問題。
1.我的內心是否一直以來都有空洞?
2.我的情緒到底應該由誰來負責?
3.我是不是過往經驗的產物,現在的我是不是過多的被框在過往的經驗當中?
明確這三個問題的答案之后,你會更清晰的認識自我。
要接納自身的情緒反復,任何人面對婚外情都不可能輕易的過去,不要逼自己在某段時間內非得翻篇,不然會適得其反。
情緒就像一條河流,堵不如疏,這條河如果被堵住了,就會一直蓄水,最終堤壩被沉重的水壓給擊毀,就會形成一場水災爆發出來。
所以要接受自己情緒反復時候的想法。
比如你覺得心里過不去的時候,嘗試跳出當下的時間節點,宏觀的看待整件事,那么會有這么幾個問題浮現出來:
1.對方是否也覺得過不去?他有某些行為或者語言曾經透露出這一點嗎?
2.這種感受是不是持續出現的,有沒有那么一些時刻你相信你們的婚姻危機已經過去了?那么當時你的心態和現在你的心態都是恒定的嗎,是不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了?
3.如果放任這種“過不去”的感覺一段時間,它是否會消失?
4.難受的感覺會永遠存在嗎?
捋清楚這幾個問題之后,你會發現自己是能夠接受情緒反復時候的那些時刻的,當你能夠接納自我情緒,你自然有能量去改善婚外情之后的余波問題。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當你陷入強迫性重復的時候,“指責-內耗-指責”的循環就會開啟,你一定想要身邊的某個人為你的情緒負責,但這是沒有必要的,你必須要學會主動打破這個循環,不管發生什么事,先停止指責任何人,包括你自己。
我們能用到的最好方法仍然是跳出當下,比如說你可以創造一個“分身”出來,當你自己身處在“指責-內耗-指責”的循環里的時候,你的“分身”負責提醒你“現在是時候停下了”。
你的“分身”會打破你的循環,引導你走上一條正確的道路。
當你無法停止的時候,就會揪著當下的表面細節,一直跟對方內耗。
可你一旦停下了,你會發現修復后的婚姻沒有那么難以經營,因為對方也是想好好過日子才回歸的,你們的目的相同,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而已。
在婚姻的航程中,要做掌舵者,而非隨波逐流者。
有勇氣自己掌舵、且有能力自己把方向控制好的女性,永遠也不會在一段婚姻關系中吃虧的。
誠然不是所有出軌的人都會好好的回歸家庭,有的人本身的人格就有問題,所以出軌后一定會再犯。
但如果你本身的思維方式就傾向于弱者思維,負向思維,那么不管對方是怎樣的人,都有更大概率被你推向老路。
心理學上有一句話,叫做“改變別人很難,改變自己更容易”。我們要想做掌舵人,就必須要學會靈活的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這樣才會擁有更多的選擇權。
本文首發知乎平臺:陳曼、王筱、張妍
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