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龍拔出手槍大吼道:“全體向天鳴槍,為犧牲的戰友致哀”槍聲響徹夜空。
此時,耳邊回想起C團參謀長董大海的最后一次訣別遺言:“師長,C團沒給您丟臉,我們陣地前敵人尸體都成山了,打陸地戰他們不是對手,C團夠本啦!師長,我和邢團長只有一個要求,這也是我們全團指戰員的要求,我們犧牲后請上級不要撤銷C團的番號,要重建C團……”
以上摘自都梁原著小說《亮劍》中金門島戰役的片段。解放戰爭時此戰役也是真實存在的,金門島戰役是解放軍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次全軍覆滅的戰役。下面由我來給大家講解一下這段歷史的來龍去脈。
1949年7月上旬,葉飛指揮第十兵團以摧古拉朽之勢攻入福建省境內。先后解放了福州,平潭島,漳州,廈門等地,可謂是戰無不勝的鐵騎之軍。
蔣介石為了守住金門島,做為日后反攻大陸的跳板,先是指揮空軍對山東,江蘇,浙江,福建沿海的船只進行轟炸,然后派胡璉的12兵團支援金門島,加上從廈門逃回來的湯恩伯殘部,和原本守島的李良榮22兵團,國軍兵力已達到4萬之眾。
解放金門島戰役,由人民解放軍第十兵團第28軍的244團、251團、253團,共9000余人參戰。為什么只有3個團參戰呢?從9月19日28軍副軍長肖鋒和軍政治部主任李曼村接到命令,到10月24日戰斗打響,由于國軍對沿海船只的轟炸,只搜集到一次可航渡約3個團的船只。
深夜3個團的戰士乘坐著船只,頂著國軍的炮火,開始了第一次渡海登陸作戰。在古寧頭海灘成功登陸后,除小部分戰士留守外,大部隊向縱深推進猛攻,一路上勢如破竹,殺敵無數。此時船只還沒來得及返回,潮汐退潮船只擱淺,被敵軍依靠飛機大炮的優勢全部摧毀,并搶回了古寧頭陣地,切斷其后路。
三個團缺少物資補給,而敵人在有生力量的加持下,對其造成的傷亡越來越大。即便26日有了解放軍246團團長孫云秀,四個連的增援也無力回天。最終在激戰三天兩夜后全軍覆沒。
這次解放金門島戰役的失利,也為解放海南島積累了寶貴經驗
戰役失敗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_渡海登陸作戰經驗不足。
2_情報收集工作不到位。
3_沒有統一的前沿作戰指揮官。
4_輕敵。
5_沒有海空的支援。
此觀點只代表個人看法,不喜勿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