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泰國警方談緬泰電信詐騙案時說,經泰國國家反人口販運行動中心(ATIP)調查確認,僅有1%的受害者是被騙的,其余均是自愿工作。
圖片
這條消息在國內的媒體上沒有掀起什么波瀾......沒有多少人愿意看到這樣的解釋。
什么?
只有1%?
這么缺乏戲劇性嗎?
前期對緬甸和泰國的“戰狼”情緒已經拉滿,恨不得馬上搞一個“某某行動”出動六代機去轟平電詐園。現在發現那所謂的受害者中有99%是加害者,這事一下子泄了氣。
那99%的人,他們干一行愛一行,抱著“行行出狀元”的創業者心態投身于電詐事業,專門獵殺缺乏防備心理的國內民眾。
這群殺千刀的,他們不僅騙我們的錢,還騙了我們的感情。
我們以為他們都是王星,又帥又無辜,沒想到他們是一群又狠又壞的災星。
其實,我很早就懷疑電詐園的運作模式。電詐是一種對智力要求很高的技術性工作,如果都被人用槍頂著腦袋干活,他們很難完成一樁樁不可思議的mission impossible——他們能讓受害者心甘情愿打款,為了打款甚至要想方設法繞過家人、繞過銀行柜姐、甚至繞過派出所苦口婆心的警員......這種業務能力不是逼出來的,是刻苦鉆研出來的。
除了技術,那99%的自愿者還一定對詐騙這門事業充滿了無盡的熱愛。
沒有愛,很難想象他們能日復一日地撥打不斷被掛斷或者被罵回的電話,很難想象他們說著鬼都不信的鬼話時自己不發笑,尤其難以想象能讓退休的上海老阿姨一股腦把畢生積蓄打到他們指定的銀行卡上。
一般說來,詐騙者的銀行卡轉款具有無比的便利性......不分國界,無遠弗屆。
這點真神奇。
我沒猜錯的話,電詐園里應該還有團建,他們的企業文化是“詐騙是財富再分配的公平機制”之類的勵志爽文,他們會為同事騙到一筆大單而歡呼雀躍。
說到底,電詐是詐騙這門傳統手藝在電信平臺上的重生。
泰國國家警察總署總督察塔差猜警少將說,“電信詐騙集團的受害者遍布全球,通常由本國人先欺騙同胞,再利用他們繼續誘騙同國籍人士”。
看清了本質嗎?
電詐的本質就是“殺熟”。
所以有錢人要記住兩點:第一,別貪心;第二,當心熟悉你的陌生人。
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關心和財運。
最后做一個猜想:緬泰電詐案最大的受害者是誰?
我猜是電影《蛟龍行動》。
如果沒有妙瓦底那茬事,票房過十億應該沒問題吧。
圖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