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字不易,歡迎點贊、分享、收藏、評論”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未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的浪潮中的領軍者,比亞迪的每一次出擊都如同一場技術革命的序章。2023年,比亞迪率先推出“油電同價”策略,以極具競爭力的價格推動新能源汽車普及。2024年,比亞迪進一步升級,實現“油比電貴”,徹底顛覆了傳統燃油車的市場格局。
到了2025年,比亞迪就憑借在2月10日舉行的智駕大會上將高階智駕技術下放至10萬元級別的車型,再一次引發了市場的狂歡。
結果沒過幾天,在2月15日,在第二屆中國全固態電池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上,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的首席技術官孫華軍正式宣布,比亞迪計劃于2027年左右啟動全固態電池的批量示范裝車應用,并預計在2030年后實現大規模商業化。
這一消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再一次震撼了整個行業;更讓市場,對未來的新能源汽車格局,充滿了期待。
一直以來固態電池都被認為是未來新能源汽車最具顛覆性的核心技術之一。它的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更強、充電速度更快,甚至有希望能夠把純電續航里程提升到1000公里。
不過盡管很多車企以及電池廠商都在積極地展開布局,但是固態電池的量產時間表卻一直顯得比較模糊且不明確。
盡管眾多車企和電池廠商都在積極布局,固態電池的量產時間表卻一直模糊不清。一些車企曾多次發布計劃,卻又屢屢推遲,導致消費者和投資者對固態電池的期待逐漸轉為懷疑。
作為行業的領軍者,比亞迪對固態電池的上車時間的清晰表述,可以說分量十足。這既給行業樹立了榜樣,又讓市場看到了固態電池可以大規模應用的希望。
實際上,早在2016年前后,比亞迪就已經投入了很多資源,用于開展固態電池的相關技術的研究與開發。經過多年的積累與探索,比亞迪在2024年就成功下線了容量為60Ah的全固態電池中試產品。
從技術角度來看,比亞迪的固態電池采用了高鎳三元(單晶)+硅基負極(低膨脹)+硫化物電解質(復合鹵化物)的技術路線。
這種技術組合,不但提升了電池的能量密度,而且在循環充放電次數方面,達到了令人驚訝的10000次。
這就意味著,未來的比亞迪電動汽車使用固態電池后不僅續航更長,充電速度更快,使用壽命也將更長。
另外固態電池在安全性方面有著十分顯著的提升。它采用了固體電解質,這樣就避免了傳統液態電解質容易著火以及容易爆炸的那種危險。
盡管在技術層面取得了突破,不過在成本控制這一方面,還有在生產工藝的成熟程度方面,以及在供應鏈的穩定性方面,比亞迪依然需要去面對許許多多的挑戰。
孫華軍曾經表示,固態電池在進行規模化生產之后,其成本有希望能夠跟液態三元電池相差不多。但在這之前,比亞迪需在技術研發以及生產制造方面持續進行投入,以此來確保固態電池的量產能夠切實達到“固液同價”。
因此,固態電池的初期應用基本都將優先集中在高端車型中。等相關技術成熟,成本降下來后才能逐步向主流和入門車型推廣。這一過程不僅需要時間,更需要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
比亞迪的首席科學家廉玉波還表明,雖說固態電池的發展歷程遭遇著很多難題,不過在之后的15到20年這段時間內,磷酸鐵鋰電池不會徹底被取代,固態電池將會主要運用在高端車型上,二者會形成相互賦能的這種關聯。
從行業角度來看,比亞迪的固態電池裝車時間線的確定,無疑為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帶來了新的希望。固態電池的商業化應用,將極大地提升電動汽車的競爭力,使它在續航方面、安全性方面以及使用壽命上全面超越傳統燃油汽車。因此固態電池將成為壓垮傳統燃油車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同時也有不同的觀點認為,固態電池的商業化之路,依然充滿不確定性。畢竟技術的突破并不意味著市場的成功。
固態電池想實現真正的商業化價值,必須在技術方面、成本方面以及市場方面之間找到平衡。
但不管怎么說,作為行業巨頭,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比亞迪的固態電池戰略不僅是企業自身的發展需求,更是對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趨勢的一種回應。
隨著全球對于環境保護以及可持續發展的關注程度一直提升,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需求會持續地增長。
而固態電池的出現,無疑是這一趨勢的有力推動者。
參考消息:
1、《比亞迪孫華軍:2027年啟動全固態電池批量示范裝車應用》-財聯社 2025-02-15
2、《全固態電池的研究進展與挑戰》-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