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名為小陶的大學生,在2024年11月使用手機刷短視頻時,由于流量超出套餐限額,導致欠費超過一萬元。她的手機流量超過了34G,而她本人并未收到任何欠費提醒或停機通知!
小陶手機欠費上萬元(新聞報道中用戶提供)
事情的經過:2024年11月,在山東省濰坊市,一名剛上大二的學生小陶,在使用雙卡雙待新手機時,可能由于設置錯誤,導致原本沒有流量的手機卡產生了高達34G的流量使用,資費達8700多元,加上違約金,截至目前欠費已經逾萬元!
小陶的質疑:小陶表示,在欠費期間并未收到聯通的欠費短信或停機提醒,并質疑聯通為何不提醒也不停機,導致欠費金額如此之大。
聯通的回應:濰坊當地一家聯通營業廳工作人員表示,一般用戶流量超出套餐配額都會有短信提醒,但不清楚為何小陶沒有收到短信。
聯通回復確認新聞為真(圖片來自經視直播)
后來,聯通工作人員聯系小陶,表示可以減免一部分欠費,但小陶仍需承擔約1800多元的費用。
小陶對此表示不滿,并將此事反映給了工信部門。一名自稱聯通工作人員的人通過微信聯系小陶,要求提供銀行卡號,稱會將欠費匯至小陶賬戶用于繳費。但小陶認為這不是簡單的轉賬問題,拒絕了這一方案。
超高的流量資費是誰的責任?
- 流量封頂和資費問題:小陶使用的流量資費高達每1G 258元,這一價格遠高于普通流量套餐的價格。雖然這可能是由于該手機卡原本沒有流量套餐,導致產生了高額的流量費用,但為什么沒有資費上限呢?運營商提供的流量雙封頂服務體現在哪里呢?
流量雙封頂規則
眾所周知,移動和聯通運營商都有流量“雙封頂”服務。所謂的雙封頂是指一種流量計費規則,旨在保護用戶利益,避免因流量使用過量而產生高額費用。具體來說,當用戶的套餐外流量費用達到一定金額或使用的總流量達到一定量時,系統會自動暫停用戶的流量上網功能。
中國移動流量“雙封頂”
以中國移動流量“雙封頂”計費規則為例,該計費規則限制了用戶每月為流量支付的費用上限和使用的流量總量上限。具體來說,當用戶的套餐外流量費用達到一定金額(如500元)或使用的總流量達到一定量(如30GB)時,系統會自動暫停用戶的流量上網功能,以防止用戶因流量使用過量而產生高額費用。
高額欠費卻一直沒有提醒欠費或停機
運營商應該有用戶欠費提醒的義務
- 欠費提醒與停機機制:通常情況下,運營商在用戶欠費后會發送欠費提醒短信,并在一定時間內對用戶號碼進行停機處理。但在此事件中,小陶并未收到欠費提醒短信,也未被停機。那么這一點上,運營商的提醒義務顯然也沒有做到。
- 用戶責任與運營商責任:小陶作為用戶,在使用雙卡雙待新手機時可能因設置錯誤導致產生了高額流量費用。但聯通作為運營商,在用戶欠費后未能及時提醒和停機,也存在一定的責任。
聯通的服務需要創新和改變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網友懷疑,會不會是聯通計費有問題?
2024年5月9日就曾有博主爆料稱自己收到了聯通發送的話費欠費短信,聯通提示他話費欠費562090元。
欠費56萬的聯通短信(圖片來自博主手機截圖)
這樣的欠費數額讓博主和一眾網友,都感到吃驚。然而沒過多久,聯通又發送了一條致歉短信,稱突發短信系統短時異常,導致您誤收到大額欠費短信,請忽略之前收到的大額欠費告知短信。
所以到底欠多少錢,是否有系統計費問題還是真的就是欠了一萬多元的流量費,還需要聯通的進一步核實。
結論與建議
- 聯通應加強對用戶流量使用監控和提醒機制,確保用戶在產生高額流量費用時能及時收到提醒。
- 用戶在使用雙卡雙待手機時,應仔細檢查手機設置,避免因設置錯誤導致產生不必要的費用。
- 對于此次事件,聯通應與小陶進行進一步溝通,協商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同時,也應加強內部管理,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運營商流量資費需要透明化
綜上所述,此事件引發了公眾對運營商流量資費、欠費提醒與停機機制以及用戶責任與運營商責任的廣泛討論。希望聯通能夠積極回應公眾關切,加強內部管理,提升服務質量。
此事件引發了公眾對于運營商服務流程和費用透明度的關注。小陶的訴求是希望運營商能夠直接消除這筆欠費,并繼續使用這張卡。
關注李李,每日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