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廣東一男子靠養殖脆肉鯇發家致富,他養殖的脆肉鯇一斤就能賣到20元的高價,而他養魚的秘訣就在于自創的一套養魚方法,通過使用這種方法養殖脆肉煥,他的年銷售額高達2000多萬元,那么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脆肉鯇屬于草魚品種,在草魚長到8斤以上時,養殖戶便開始投喂蠶豆,一條草魚一天吃一兩左右的蠶豆,投喂四個月左右,就能使得草魚的肉質脆化,吃起來脆脆的,再加上廣東人喜歡把草魚叫作鯇魚,所以脆肉鯇由此而來。
黃嘉華和父親在老家養殖脆肉鯇已經有些年頭,但由于當地養殖脆肉鯇的人很多,以至于他家的脆肉鯇經常賣不出一個好價錢,黃嘉華心里很是著急,一直在琢磨出路。
直到2016年2月的一天,黃嘉華在當地的一家飯店吃飯,意外發現有一種瘦過身的脆肉鯇賣價比較高,受此啟發黃嘉華決定改變養殖方法,也養這種瘦身脆肉鯇,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給脆肉鯇瘦身卻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回到養殖場后,黃嘉華立馬做出了改變,不在自己養殖脆肉鯇,而是收購養殖戶的脆肉鯇,再給脆肉鯇瘦身。
其實,給脆肉鯇瘦身就是把魚體內的雜質排泄干凈,去除泥腥味,讓魚肉變得更好吃。
第一次,黃嘉華收了5萬多斤脆肉鯇,規格大致為8到12斤,他把脆肉鯇放在土塘里養殖一個多月,期間沒有投喂任何飼料。
經過一個月的瘦身后,每條脆弱鯇的體重減少了半斤到1斤,肚子變得扁平,魚的顏色也偏黑。
在瘦身脆肉鯇要出塘的時候,黃嘉華帶著三條瘦身脆肉鯇,找到了當地的一家飯店,請對方試用并保證脆肉鯇的質量,做到包退包換。
通過這樣的合作模式,黃嘉華跟當地五家大型飯店達成合作,可讓他沒想到的是,在他給這些飯店送第二批瘦身脆肉鯇時,自己的脆肉鯇卻出現了脆度低、泥腥味重的問題,黃嘉華反復思考后找到了原因。
原來,有些漁民在草魚長到8斤以上時,并沒有足量的投喂蠶豆,所以導致他收來的脆肉鯇有的質量不達標。
為了保證脆肉鯇的品質,黃嘉華決定收購大規格的普通草魚,自己用蠶豆養成脆肉鯇再進行瘦身,但如何解決魚肉有泥腥味的問題卻把他難住了,為了找到去除泥腥味的方法,他決定向當地做瘦身脆弱鯇的其他養殖戶取經。
在當地,給脆弱鯇瘦身的環境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用土糖,另外一種是用水泥池,但兩種方法各有利弊。
在土塘里給脆肉鯇瘦身,死亡率低,但魚肉會帶有泥腥味,在水泥池里給脆肉鯇瘦身,魚肉幾乎沒有泥腥味,但死亡率卻很高,于是黃嘉華決定把這兩種方法結合在一起給脆肉鯇瘦身。
2016年7月份,黃嘉華投資40多萬元,建造了11個水泥池,他先是把脆肉鯇在土塘里瘦身,瘦身20天后,再運到水泥池進行二次瘦身,在水泥池里的時間不宜過長,5到7天為最佳。
通過使用這種方法給魚瘦身,黃嘉華成功解決了魚肉有土腥味的問題,與此同時為了加快自己的資金流轉速度,黃嘉華還會收重量8斤左右的草魚,把它們運到土塘后繼續投喂蠶豆,直到魚肉達到一定脆度后再進行瘦身,之后再賣到當地合作的飯店。
2017年,黃嘉華的漁場出塘了120多萬斤的瘦身脆肉鯇,年銷售額達到了2000多萬元,隨著瘦身脆肉鯇在市場上的暢銷,越來越多的漁民也開始給脆肉鯇瘦身。
2019年,為了能讓脆肉鯇的口感更脆爽,黃嘉華拿一個10畝的土塘做試驗,從8斤重的草魚開始投喂蠶豆,每隔10天就捕撈幾條,嘗嘗魚肉的脆度。
黃嘉華發現給脆肉鯇投喂蠶豆的量越多,肉質口感越脆,但是死亡率也在升高。
經過反復試驗后,黃嘉華發現投喂180天蠶豆,投喂量達到18斤,死亡率可以控制在20%左右,這時養出來的脆肉鯇口感最佳。
通過使用這種方法,黃嘉華的瘦身脆肉鯇可以賣到20元一斤,憑借著自己的高品質脆肉鯇,黃嘉華和本地以及深圳、東莞、惠州等地的多家飯店達成合作,2020年他的年銷售額高達2000多萬元。
黃嘉華的成功并非偶然,他的故事不僅僅是一個靠養魚致富的故事,更是一個養殖戶如何大膽創新,如何從困境中找到出路的真實寫照。
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在創業的路上總是會遇到各種困難,只有勇于創新嘗試,才能在困境中尋找一線生機。
那么,對此大家有何看法?歡迎在評論區里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