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美食源遠流長,各地均誕生了區域菜系,招牌菜流傳四方,知名菜館隨處可見。像在武漢東西湖區四明路悶家湖小區里,就開了一家知名的佳成川菜館,它的位置稍微僻靜,周邊以密集的生活小區為主,且本身規模不大。雖如此,佳成川菜館主打好吃的川菜,以麻辣鮮香為主,一到周末,便有更多周邊顧客前來打卡排隊,十分熱鬧。
到佳成川菜館,走城市的三環線,在額頭灣下到東西湖大道,從黃河園小區處向北轉到四明路,過悶家湖游園到悶家湖小區即是目的地。悶家湖小區周邊是很老舊的生活區,樓棟以6-7層的步梯房為主,近臨街位置的一樓住戶于是紛紛將之改造為商鋪,掛上門頭,打通隔斷,裝飾好空調桌椅,就有了商鋪的氛圍。經營的時間長了,突出的菜館、早餐店慢慢有了名頭,自駕的顧客多起來,不但店里排著隊伍,店外馬路上的車子也跟著排在一起,分外熱鬧。
從道路輔路走過去,穿過人行通道,到小區的范圍里,中間并無圍墻阻隔。也就是說,悶家湖是全開放的環境,幾棟老建筑樓,成色斑駁,是上世紀90年代是樣式,水泥墩陽臺,通透的單元,一樓門窗全部開在過道一側。像這類老房子,一樓住戶都會額外加固房間的窗戶和大門,做好防盜設施,但佳成川菜館開在這里,干脆全部打通,預留了大門,做了店鋪門頭,看著非常寬闊。顧客來此,遠遠看到有菜館的門頭招牌,極為順眼。
好在節后未到消費高峰期,到佳成川菜館吃飯,很好訂到位置。進到店鋪,并不覺得很像飯店,或者說叫飯館更合適,畢竟內部面積和裝飾,根本不像常規的飯店。收銀臺處有臺面,旁邊過道放了一堆啤酒,還有汽水的瓶子,算是小飯館的標配;再到里面就餐區,桌椅板凳齊全,桌面擺放筷子和餐巾紙,連桌號都不必設置。收銀員也是服務員,進門時來了幾個人、去哪幾桌、點了幾個菜一目了然,于是上菜和收銀都簡單,一招呼就完事。
聽服務員介紹,小編點了幾個招牌菜,小菜和葷菜,以川味菜肴為主。比如麻婆豆腐和宮保雞丁,分量很足,主要是碗大裝得多,看著很扎實。麻婆豆腐的話,勾芡加的適中,表面放了蔥花與胡椒,味道更加濃厚。拿勺子舀一口,豆腐表層有香味,里面白的很純粹,非常柔軟,像果凍的口感,帶著輕微的花椒味,辣度適中。
與此對比的是宮保雞丁,也是很知名的菜肴,同樣主打麻辣。看到菜肴里有黃瓜段、花生、雞丁,成色金黃,主要是油放的精準,不至于特別油膩。宮保雞丁里同時會有一點甜味,黃瓜的清甜,花生夠酥脆,是下酒的菜肴。而另一道下酒的菜肴是回鍋肉,刀切的厚度均勻,配合花椒、大蒜葉、紅辣椒點綴,油而不膩。當然,回鍋肉的口感更加香糯,肉片有鹵汁的味道,一片就是口悶。
以肉類為主的菜肴多,比如這道夫妻肺片,是招牌菜,可不是市面上魯菜館里的那種,而是他們自己做出來的風味。主要是將涼菜改為熱菜,以鹵汁調制改為爆炒,加入了大蒜、干辣椒、花椒,讓毛肚完全被辣味沉浸,且更加干松勁道。這道菜得會吃辣,能夠吃辣,吃著其中辛辣,越吃越過癮。再者,這道菜的分量足,滿滿一大盤。
坐在佳成川菜館,會覺得時間流逝的很慢,主要是店鋪并非在商圈中心,周圍居民區,哪怕最熱鬧的時候,也不會像商圈里那種人流如梭的狀態。在小編看來,佳成川菜館很精致,它不需要高大上的裝修,每一道菜做的如此精致,口感和味道更加真實。(喵星人日志原創隨筆文字,部分插圖未及時標注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絡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