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商周時期,王作為一個世系的首領,其權力既是來自其祖先的世代相傳,也是在祭祀的幫助下通過與祖先通靈的巫術來達成。
從現有的資料可以斷定,王本人實際上就是為首的祭司。自從最早的甲骨文記載王在禮儀上與其祖先通靈以來,文字從一開始就是權力的一種標志,用以加強統治者對權力的道義上的要求。
擁有占卜知識的人因此可能是已知的知識階級的最早成員。這樣,宗教信仰、識字和政治權力從一開始就緊密地連在一起。它們創造了一種長期持續下來的把政治看得至高無上的文化傾向,文字書寫制度開始作為國家和文化的一個支柱并被維持下來。
書寫技能所體現的不僅是壟斷知識,而且是古代政治結構的一部分,掌握書寫技術實際上就是統治階級的一個標志,在整個古代,平民既沒有條件掌握文字,也被各種規則化地不被允許掌握。古代統治階級利用掌握文字的解釋權構筑起對平民的統治權威。
而在當今時代,文字的普及率早已早已超過百分之九十,文字所造成的階層鴻溝已經不復存在,但新的技術鴻溝已經開始出現,那就是AI技術。
AI技術的日益成熟,其影響力和重要性也與古代文字的壟斷性地位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一、堆砌成本鴻溝
在古代識字讀書是少數上層人的特權,這不僅是規則安排,也是人為制造出高昂學習成本,讓平民家庭自覺放棄了識字讀書的權力。
當前少數科技巨頭的做法和古代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他們憑借其在數據、算力和算法方面的優勢,逐漸掌握了AI技術的核心資源,形成了強大的市場壁壘。例如,微軟、谷歌、英偉達等公司通過大規模投資和戰略布局,在AI領域占據了主導地位。這種資源集中化趨勢使得新興企業和創新者難以進入市場,像古代一樣,逐步構筑起高昂的AI領域成本。
二、構筑話語集中權
AI技術的壟斷不僅體現在經濟領域,還可能對社會和政治結構產生深遠影響。正如古代文字被統治階級壟斷以鞏固權力一樣,AI技術的集中化可能導致權力的過度集中,甚至取代傳統國家治理的部分功能。例如,通過算法治理和數據控制,大型科技公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社會輿論、經濟資源分配甚至政治決策。
三、壟斷社會利益
AI技術的壟斷還可能加劇社會不平等。當少數群體掌握先進的技術資源時,技術紅利將主要流向這些群體,而其他群體則可能被進一步邊緣化。這種技術鴻溝不僅會阻礙社會的公平發展,還可能引發新的社會矛盾。
因此在當前AI技術的發展態勢下,如不能有效避免以上三點,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一個新的社會階層---AI權貴階層將在世界各地粉墨登場,他們會像古代的王一樣,利用壟斷的AI技術壟斷對未來社會事物的解釋權,并逐步樹立起自己的階層權威。
因此,警惕AI技術壟斷應該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焦點,而要打破這種壟斷,就需要推動AI技術的普惠化,例如DeepSeek等低成本、開源的AI技術,這些開源技術會進一步降低技術和應用門檻,讓更多企業、開發者和普通民眾能夠參與到AI應用中。
作為普通民眾,也要舍得在AI的學習應用上投入時間和資金成本,否則自己就可能像古代的被統治對象一樣,被動接受對方的權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