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百城新建住宅價格指數跌了5.5%。
如今,很多人都正面臨著房子縮水,但依舊出售難的情況。
如貝殼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二手房平均成交周期都延長到6.2個月了,比前一年多了1.5個月。
別以為今年的情況好轉,從一月數據來看。今年的情況恐不樂觀。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同比還在下跌,甚至跌幅比之前還要大一些。
這種情況,其實李嘉誠很早就發話了,他說未來5年房價就會面臨大洗牌,炒房客們需要謹慎了。買房用來自己住的,盡管買,買房是用來炒的,還是算了。很多內地開發商過去幾年負債擴張也該告一段落了。
只是那個時候大家都不當一回事,覺得房價只漲不跌。
如今市場遇冷,不僅曾經那些不聽勸的房企要面臨破產倒閉的風險,那些剎不住車一心炒房賺錢的兩套房以上家庭,也注定要面臨3個結果:
.01
財富縮水
一方面,這兩年,老年人不斷增加,據說今年60歲以上老年人已經超過3億,占比總人口21%。
要知道,他們不僅沒有買房需求,甚至很多老人手上有多套房,賣房養老的人越來越多。
另一方面,這兩年房企的債務壓力也是居高不下,據說2025年房企的債務比去年還多,光前100強房企就要還3萬億。
這么多房企要同時買房還債,價格不還得往下降。
然而市場買房需求卻越來越少,如年輕人不婚不育、寧愿租房,這些都預示著,房子還將出現持續貶值,持多套房家庭不得不面對財富縮水。
更令人擔憂的問題是,賣多買少,市場流動性就會變得更差,變現能力越來越弱,甚至掛牌一兩年都無人問津。
這種情況下,手上持有多套房的家庭就只能面臨財富被“凍結”
.02
持有房子的成本增加
財富縮水,房子變現越來越難。緊接著就是持房壓力居高不下的難題。
除了每月必不可少的物業費、維修費,房產稅也越來越近了。
去年高層會議已經明確“到2029年完成本決定提出的改革任務”。一旦落地實施,預計1.2%的稅率,將成為多套房家庭的一大負擔。
關于這一點,看看試點城市一些房東的壓力情況,就一目了然。
而且除了房產稅以外,房子拿在手上越久,老化問題越嚴重,以后房子不值錢,還要繳納各種維修、保養費用,而且這些費用還逐年增加,
估計到那個時候,很多房東會“哭暈在廁所”。
.03
房子出租越來越難
以前房子不好賣,手上房子其實也不用愁,大不了出租,同樣可以緩解壓力,說不定還賺的更多。
尤其是一二線,租房需求旺盛,房東幾乎不愁找不到租客。
但是現在及以后呢?
市場開始飽和,人口持續流動,再加上保障房越來越多,以后房東想要以租養貸,越來越難了。
尤其是一些三四線城市,人口外流嚴重,房子供過于求。別說指望租個好價錢,怕是看的人都沒有。
更何況現在的年輕人也不傻,即便是租房,也不會超預算,畢竟現在大環境不好,都是能省則省,租房也更傾向于租金便宜。
所以,房東房東想要快速租房,越來越難,尤其是隨著未來房東稅的落地,很多房東的房子可能真要淪為燙手的山芋,賣不掉也租不出去,妥妥的不動產。
文末結語:
過去房價飆漲,瘋狂炒房的后果是:
一邊:城鎮45%的家庭擁有兩套甚至更多房子
另一邊:2億人因為買不起房只能降低要求租房生活
因炒房而形成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這可不是什么好事。
你看看美國,最近十年,美國巨大的財富差距帶來了尖銳的社會矛盾,引發了嚴重的、持續不斷的社會沖突。
這不得不說是一場深刻的教訓,同時也足以表明高度的經濟不平等,不僅不利于社會公平,還會損害效率,阻礙社會經濟發展的進程。
一旦出現階層固化,社會更會陷入易發沖突的狀態。
所以,這兩年針對房地產市場,我們也出臺了各種調控,包括最近幾年的降房貸利率、降首付比等等,還有國家已經明確加快保障房建設…
這些都是為了讓房地產市場實現穩定健康發展,有助于我們普通老百姓家庭也能實現城市住房,避免財富差距越來越大。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