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從云南內地通往邊疆滄源佤族自治縣的公路正在修建。成千的佤族青年男女參加了這項改變邊疆面貌的偉大建設工程,賀南部落的青年民兵李俄塊便是其中的一個。
俄塊在工地干了半年之后,班上來了個佤族姑娘。栗色的皮膚,苗條的身材,樣子很文靜,見了生人還有點害羞;可是干起活來,卻像一只小老虎,不管是挑土推車,打夯爆破,樣樣能干。俄快一打聽,姑娘叫李葉戛,從巖帥部落來的。
兩人在工地都是勞動能手,很自然地接近了。葉戛看見俄塊的衣裳破了,就幫他縫補好;看見他的衣服臟了,就悄悄地給他洗干凈。有一次,葉戛生病,俄快給她請醫生,侍候她喝水、服藥。
1960年秋天,公路修成了。在回家的路上,俄塊和葉戛慢慢地走著。翻過一座又一座高山,涉過一條又一條溪澗,終于走到了兩人分路的三岔口。還是那塊先開口:“我們兩個的心,就像一根藤上結的兩個瓜,再也分不開了?!?/p>
葉戛的臉上泛起兩朵紅云,用手撫弄著項下的銀圈:“要是你真心愛我,我一定在家等你!”
十天以后,俄塊按照佤族人的傳統習慣,背了三串芭蕉,一包茶葉,興沖沖地到巖帥部落求婚。一見到葉戛的父親李戛倒,俄塊放下芭蕉和茶葉,很有禮貌地說:
“大爹,請吃我們的芭蕉,請收下我們的茶葉?!?/p>
老人把臉一沉:“芭蕉我不想吃,茶我不想喝?!?/p>
“今天我來,并不是跟你吵架。我和葉戛的心已連在一起,我是上門來求婚的?!?/p>
“別的部落的人來求婚,我請他喝水酒。從賀南部落來的人,不能進我家的門!”
一盆冷水潑在俄塊熱烘烘的心上。他不能理解,為什么這個貧農對賀南人的仇恨這樣深!
自然,年輕的一代是不大清楚兩個部落之間的歷史糾葛的。
佤族有這樣的老規矩:建寨最早的部落,應該受到大家的擁護和尊敬。賀南在滄源阿佤山區建寨最早,原先是附近各佤族部落的盟主。后來,國民黨反動派的軍隊駐扎在巖帥,他們供給巖帥部落王子大量的軍火武器,企圖利用巖帥部落來鞏固他們在阿佤山區的反動統治。于是,巖帥王子憑借自己手中的現代化的武器,奪取了部落盟主的地位。后來,披著宗教外衣的美帝國主義分子來到賀南部落,挑撥信教的賀南部落與不信教的巖帥部落之間的關系。從此,這兩個相鄰的部落便變成了仇敵!
當葉戛的父親聽到女兒談起賀南這門親事時,挑起了他多少回憶?!坝谐鸩粓蟛凰銤h子,更不算阿佤!”老人還記著這句古老的遺訓。如今,雖說共產黨主張民族團結,不準再打冤家了,難道這世世代代的冤仇就一筆勾銷了嗎?不!我李戛倒不能給巖帥部落丟臉。
俄塊碰了個大釘子,怏怏地回到賀南。但是他并沒有灰心。十多天以后,他又按照佤族的禮節,煮了一壇水酒,第二次到巖帥寨去。
接受了前次失敗的教訓,他先把水酒抬到社長鮑戛太的家里。戛太把葉戛的父母請了來,勸他們:“他們兩個自愿相愛了,當父母的怎能去拆開?”說罷,倒了兩碗水酒端到二老面前。李戛倒把水酒推開,委婉地謝絕了:“我家姑娘的年紀還小。以后要嫁,也只好依我們佤族的老規矩,先嫁給她的表哥?!闭f完就走了。社長安慰俄塊說:“再好的天氣,也會出現一兩片烏云。老人的思想不通,我們再給他做做工作?!?/p>
李戛倒不許他女兒再到賀南去了;可是,年輕的情人是隔不斷的。一天,葉戛趁父親種地未回的時候,溜出寨子,直奔賀南部落。李戛倒回家不見女兒,急忙抄小路去追。在距賀南寨子不遠的一座小橋上,把葉戛追上了。父親揪著女兒的頭發大罵:“你曉不曉得?賀南欠我們巖帥的血債,比頭發還多!你為什么偏要嫁到賀南去?”姑娘理直氣壯地回答父親:“血債,那是舊社會欠的。現在解放了,不要去翻那些老賬?!崩铌┑灌У匾宦暢槌鰭煸谘g的長刀,架在女兒的脖子上,喝道:“你要活,就不要嫁賀南;你要去賀南,就要掉腦袋!”葉戛手指賀南寨子,毫不畏懼地說:“我愛這個地方,愛這個人。生是賀南的人,死也是賀南的鬼?!?/p>
葉戛被父親硬拖回去了。一急之下,她抓了一包毒老鼠的藥,吞了下去。母親發現后,趕快請醫生來急救,才救治過來。這件事,馬上傳到了兩個部落的鄉社干部的耳朵里,使他們意識到:要徹底掃清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民族隔閡的陰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解放以來,黨和人民政府花了多少力量調解民族糾紛,進行民族團結的教育。一九五三年初,為了給巖帥和賀南這兩個部落解疙瘩,縣委副書記曾從三百里路外趕來,召集兩個部落的頭人和群眾代表開會調解。經過苦口婆心的教育,最后,兩個部落的代表才在一起吃了團結飯,在大紅布上訂了團結公約。萬萬想不到,留在人們心靈上的創傷是這么深。兩個部落的鄉社干部們深感這件事不僅是一對青年的婚姻問題,而且是一場新舊意識的斗爭。因此,他們決定共同來干預這件兒女親事。
一個晴朗的冬日,俄塊背了一壇水酒、一只雞和一些大米,第三次去巖帥部落求婚。賀南鄉的黨支部派社長趙戛寶及四位社員同去。巖帥鄉的鄉長田賽塊、社長鮑戛太和老人李戛不惹等親熱地迎著他們,一起來到葉戛的家。大家先沒提兩個人的婚事,而是訴舊社會的苦。民族械斗留下來的災難,這些三十歲以上的人都還記得清楚。單說一九三八年那場械斗吧,巖帥部落在國民黨匪軍的直接參與下,攻進賀南部落的賀南大寨,把全寨的一百二十多家房屋燒得一家不剩,糧食被燒光,牛馬豬雞被拉走,連煮飯用的三角架也沒留下一個,還打死打傷了人。失去了家園的一百多戶佤族同胞只好逃到深山老林,有的住巖洞,靠挖野菜吃野獸過活;有的流浪他鄉,幫工度日!
今天的光景怎樣呢?自從兩個部落訂了團結公約以后,人們上山生產,再不用站崗放哨。夜里聽見狗吠,再不會膽顫心驚。特別是兩個部落建立了鄉政權,勞動人民當了家,辦了合作社以后,在生產上生活上更互相幫助,彼此支援,解決了很多困難。賀南部落在解放前就打算引蕊東河的水來開梯田,但水渠要經過巖帥部落地界,沒有實現。一九五六年,賀南鄉人民委員會又向巖帥鄉人民委員會提出了開渠的要求。巖帥鄉不但同意水渠經過他們的地界,還派了七十六個人來幫助修。水渠很快就修通了,使四百多畝荒地變成了梯田。巖帥部落在一九五八年修一條水渠,中途碰到一堵兩層樓房高的大石巖,全部落沒有人會爆破石頭,賀南鄉人民委員會知道后,主動派了兩個會爆破的青年前來支援?!?/p>
大家越談越激動,李戛倒卻羞愧得低下了頭。田賽塊鄉長誠懇而又嚴肅地說:“我們老一輩人流的血夠多了,難道還忍心把苦難再留給年輕的一代嗎?”說著把俄塊背來的水酒倒了一碗,端到李戛倒的面前。李戛倒端起水酒,一飲而盡,答應了這門親事。草屋里響起了一片歡笑聲。老人李戛不惹依佤族風俗端起一碗水酒,一面灑在地上,一面為兩個部落之間的第一對夫婦祝福。
不久前我訪問阿佤山區的時候,專門到這對佤族青年夫婦家里去做了一次客。他倆已生了一個娃娃。陪同我去訪問的賀南鄉黨支部書記李三木戛說,現在賀南人與巖帥人通婚的已很多了。舊時代留給兩個部落之間的最后一道隔閡,被徹底沖破了!
李戛倒端起水酒,一飲而盡,答應了這門親事。
世仇部落結姻親(1964年)黃昌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