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初傳出“骨灰永存豪宅”到因鄰居反對改為“樹葬”,再到如今樹葬計劃再度擱淺,這場持續數月的“安葬風波”不僅暴露了家族內部的分歧,更引發了外界對明星身后事隱私與倫理的激烈討論。
據臺媒報道,大S骨灰至今未能安葬的直接原因,是小S(徐熙娣)與姐夫具俊曄在樹葬細節上的意見沖突。
小S始終堅持姐姐生前“低調處理身后事”的遺愿,主張樹葬后不立碑、不設紀念標識,僅以自然方式回歸大地。而具俊曄則希望為愛妻保留一個可祭拜的固定地點,認為“連墓碑都沒有,未來孩子該如何紀念母親?”
這場拉鋸戰中,雙方各執一詞:
小S強調“尊重姐姐遺愿”高于一切,認為低調樹葬是對大S性格和生前選擇的最大致敬。
具俊曄作為丈夫,他更關注情感延續與現實需求,擔心無碑可尋會讓后人失去追思的依托。
矛盾之下,原定本周完成的樹葬計劃恐將延期。而小S丈夫許雅鈞的沉默表態,則被外界視為“以行動力挺妻子”——面對媒體追問,他僅禮貌回應“家屬希望不被打擾”,與小S的低調主張保持一致。
大S身后事的爭議,本質是兩種價值觀的碰撞:
個人遺愿、親屬情感與后代權益,究竟孰輕孰重?
遺愿優先派認為:若大S生前確曾表達“低調樹葬”的意愿,親屬理應無條件執行,過度干預反而是對逝者的不敬。
現實考量派則質疑:逝者已矣,但生者仍需寄托哀思。尤其大S育有兩名子女,未來他們若想祭奠母親,無碑無址的樹葬是否過于縹緲?
更微妙的是,這場爭議還暗含法律層面的隱憂——若大S未留下書面遺囑,其身后事的決定權在法律上應歸屬于配偶、子女還是姐妹?目前,S家族與具俊曄的協商結果,或將直接影響這一問題的答案。
自大S離世以來,其身后事進展始終被置于輿論放大鏡下。從“豪宅存骨灰”引發的鄰里爭議,到樹葬細節的反復推拉,公眾的好奇心與媒體的追逐讓這場家族私事被迫成為公共議題。
有網友直言:“明星也是人,家屬需要空間處理悲痛,過度關注實屬殘忍。”但也有人認為,作為公眾人物,大S的告別方式難免被賦予社會意義,其身后事的處理或將對類似案例產生示范效應。
無論最終選擇樹葬還是立碑,這場風波的核心訴求始終未變——讓大S早日入土為安。家族分歧需要理性協商,但逝者的安寧不應成為博弈的籌碼。
正如一位網友所言:
“若真有遺愿,請尊重;若無,請以最樸素的人性做選擇。”
畢竟,生死之事,從無完美方案,唯有盡早讓逝者安息,才能讓生者真正釋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