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每天學個熱搜藥
血管活性藥物的作用機制復雜,劑量與療效關系明顯,且不良反應較多,用藥劑量不準確可能導致靜脈和動脈收縮,增加器官缺血風險,在輸注時應該要注意什么呢?
血管活性藥物的藥理特點及用藥基本原則[1]
血管活性藥物作用于腎上腺素能受體,在調節血壓、維持組織灌注和改善器官功能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臨床護理實踐中,由于輸注速度、劑量和藥物濃度的改變,可能導致患者生命體征出現較大幅度的波動,甚至危及生命。
為降低用藥不良事件的發生風險,2021年12月31日正式發布的《血管活性藥物靜脈輸注護理》團體標準(T/CNAS22-2021)(以下簡稱《標準》)指出,護士應了解血管活性藥物的藥理作用及輸注要求,明確藥物主要不良反應,并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
根據相關研究,《標準》介紹了國內外臨床實踐中使用頻率較高的8種血管活性藥物的藥理特點、輸注要求及主要不良反應,包括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農、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硝普鈉、硝酸甘油和硝酸異山梨酯。
常用血管活性藥物的藥理特點、輸注要求及主要不良反應
圖源:《血管活性藥物靜脈輸注護理》團體標準(T/CNAS22-2021)
外周靜脈輸注過程中的護理安全問題及分析[2]
問題1. 外周靜脈輸注血管活性藥物過程中滴速不準確。
分析:目前,臨床常用的外周靜脈輸注血管活性藥物主要包含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腎上腺素、多巴胺、硝普鈉、尼莫地平、烏拉地爾等,將血管活性藥物經外周靜脈輸注至患者血管中時必須全程把控藥物的輸注劑量和速度。
工作中出現外周靜脈輸注血管活性藥物過程中滴速不準確的現象可能原因在于部分護理人員對滴速調節不準確,且輸注期間沒有做到全程把控,導致患者體位變動或自行調節等行為引起的滴速改變無法被及時發現,進而導致外周靜脈輸注血管活性藥物的安全性下降。
同時,在血管活性藥物輸注期間,患者出現靜脈回血甚至阻塞或相應護理人員更換藥液時操作不當均會導致滴速的改變,進而在短時間內引發患者輸液過多或輸液停止的情況。
問題2. 血管活性藥物引發靜脈炎癥。
分析:血管活性藥物有一定的引發患者靜脈炎癥的風險,這也是外周靜脈輸注血管活性藥物護理期間常見的安全問題。
從血管活性藥物本身的種類及原理出發,其主要通過擴張和收縮血管狀態,使患者血管功能得以充分改善。在此期間,縮血管類型的活性藥物一直作用于患者血管,一旦藥液外滲便會導致局部周邊組織出現大量缺血、壞死的現象。
對于需要12h甚至24h以上持續輸注血管活性藥物的患者,血管會因為長時間的刺激誘發較為明顯的靜脈炎癥,其對患者靜脈以及局部周邊組織的損傷會隨著用藥時間的延長而加重,相應的靜脈炎癥也會全面加重。
若在損傷加重期間未能及時察覺并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損傷可能由可恢復性轉變為永久不可復原性,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問題3. 藥物配伍禁忌及藥液變色。
分析:外周靜脈輸注血管活性藥物因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配伍時尤其要關注藥物與聯用藥物的特性,隨后相應護理人員按照專業規范要求進行操作,確保血管活性藥物的藥效能夠最大限度發揮,同時確?;颊哂盟幤陂g安全、無異常反應。
藥液變色同樣是外周靜脈輸注血管活性藥物護理安全問題之一,部分血管活性藥物,類似硝普鈉等,在輸注器甚至輸液瓶避光不嚴時,便會與空氣接觸致使藥物顏色逐漸變深,影響整體的治療效果;且一旦藥液變色必須立即廢棄,重新配制,這不僅會延緩患者的治療時間,同時也會對科室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問題4. 部分血管活性藥物的使用時間受限。
分析:硝普鈉一般12h更換1次,不同指導文件中的硝普鈉間隔時間有所不同。如中國藥典臨床應用須知推薦不超過24h更換1次;新篇藥物學推薦12h更換1次;常用藥物手冊推薦8h更換1次;臨床護士手冊推薦6h更換1次;中華臨床藥物學推薦4h更換1次。
一般在硝普鈉應用4h后,每小時觀察1次,如果藥液由紅色變為紅棕色或藍色,應立即更換。若硝普鈉連續使用超過7d,應更換其他藥物。
干貨文章推薦
感染性休克,升壓藥為何首選去甲腎上腺是而不是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氨力農、米力農、奧普力農、左西孟旦的區別
休克綜合征、心功能不全……多巴胺到底怎么用?超全用法總結
參考文獻:
[1]于艷艷,李慶印,高學琴,等.《血管活性藥物靜脈輸注護理》團體標準解讀[J].中華護理雜志, 2024, 59(20):2444-2446.
[2]程洪涯,滕中華,黎丹潔,等.外周靜脈輸注血管活性藥物過程中的護理安全問題及對策[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21, 6(11):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