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家好,我是公子。
今天是俄烏戰爭三周年,就在24小時前,澤連斯基突然宣布:
如果烏克蘭民眾真的需要他下臺,他愿意立即辭職,但前提是烏克蘭必須加入北約或者實現和平。
澤連斯基還說:特朗普不會永遠當美國總統,但烏克蘭需要持久的和平。
顯然是不滿特朗普的做法。
首先,特朗普為了加速俄烏停火,全然不顧烏克蘭、歐洲的想法。
這從2月18日的美俄談判就可見一斑。
當時出席的5人中,全是美俄的政客,烏克蘭和歐洲都沒資格在“餐桌”上。
這使得歐洲如坐針氈,北約秘書長呂特更是專門找上了中方,承諾北約不會向亞太擴張,希望中方能繼續致力于俄烏停火。
澤連斯基同樣示好中方。2月23日,澤連斯基喊話中國,希望在恢復和平、未來重建等方面得到中國的幫忙,并愿意和中方開展對話。
看得出來,歐洲和烏克蘭被美國踢出局后,都將希望放在中國身上,希望中國能夠站出來幫他們“伸張正義。
其次,特朗普正在和澤連斯基進行一場“稀土爭奪戰”。
早在2月3日,特朗普曾提出,烏克蘭可以用稀土換取美國對烏援助。
畢竟,美國所謂的援助,說得好聽,其實還是明碼標價的貸款,需要烏克蘭償還。
起初,澤連斯基有所心動,網傳特朗普得到50%的礦產資源后,會派軍守衛這些稀土礦。
但后來澤連斯基發現,美國根本不會給烏克蘭安全保障。
更重要的是,債務根本對不上。澤連斯基說他只收到了不到760億美元,而美國此前批準了1770億美元援助烏克蘭。
那么問題來了,剩下的錢去哪了?
特朗普倒打一耙,表示美國給了烏克蘭3500億美元,借此暗示是澤連斯基中飽私囊,還美名其曰,烏克蘭可以拿稀土等資源來償還。
很難說特朗普不是故意為之。
因為當澤連斯基償還不上時,那只能屈服美國的提議,將稀土、石油等資源拱手相讓。
而且,就算澤連斯基站定立場,不拿烏克蘭的資源交換,但事實是,烏克蘭很多資源豐富的地方,要么已被俄羅斯占領,要么位于目前俄烏交火的地方。
關于烏克蘭的資源怎么分配的事情,還是更取決于美俄之間怎么談。
換句話說,烏克蘭的礦產,已經成為美俄關系正常化的敲門磚。
烏克蘭打了三年戰爭,一直唯美國是瞻,結果美國政府一更換,之前的支持和承諾都沒有了,換來的只有人口死傷慘重,經濟一塌糊涂,土地將被美國瓜分、利用……
這再次驗證了一句話:“做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做美國的朋友卻是致命的”。
02
搞笑的是,當全世界都在感嘆美國的毫不留情時,臺當局還沉浸在“倚美”的幻想之中。
就在這段時間,臺當局為了迎合俄烏三周年,特意將一場年會的主題選為“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地區)”,鼓吹所謂的“對抗中俄”論調。
但任誰看,那句“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地區)”,早已不能被臺當局拿來證明自己能夠獲得美國的軍事支持。
但架不住賴清德反向領悟,覺得澤連斯基被拋棄,是給美國的支持不夠多。
他還堅信自己不是棋子,而是棋手。
為啥這樣說?
大概是2月中旬,美國務院官網悄悄刪去了“不支持臺獨”這幾個字,還表示美國有必要提供物資,保障臺島的自衛能力,給了賴清德自信的底氣。
但事實上,2月21日,島內媒體指出,美國曾經也有類似的做法,但沒過多久,美國又重新放上“不支持臺獨”的字樣。
不過,這不在賴清德的考慮范圍之中,甚至還加大向美國遞出投名狀的力度,包括但不限于支持臺積電對美“投資”、繼續增加對美軍火采購、承諾將臺防務費用提升。
據了解,臺島今年的防務預算將多達6470億元新臺幣,約為人民幣1400多億。
還有消息傳出,臺當局正考慮花70億到100億美元,購入美國武器,且還是過時、即將退休的武器。
這也引發島內民眾的抗議。
賴清德2月的民調顯示,其不信任度為40.5%,不滿意度41.7%,雙雙創下新紀錄。
再這么繼續下去,賴清德還能在這個位置多久?
而且,烏克蘭作為一個獨立國家,美國都不敢為了烏克蘭和俄羅斯開戰,臺島作為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更不會為了臺島,和大陸動刀動槍。
若臺當局繼續“倚美”,恐怕和澤連斯基一樣,得到被拋棄的后果。
如今澤連斯基焦頭爛額,往前一步,和特朗普叫板,是自己性命不保,流亡都可能是好的結局,往后一步,向美國低頭,那他就是烏克蘭的千古罪人,要被釘上恥辱柱。
而這樣的結局,從他聽信美國的話術,成為西方的代理人,似乎就早已注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