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一種趨勢:現在這個時代,似乎越來越“重理輕文”了。
先是多所高校宣布縮減文科招生規模,甚至撤裁文科專業;
隨后深圳2026年中考改革方案出爐,總分提高至630分,理科科目加20分。
這一系列操作,被不少網友解讀為“文科倒閉潮”的前兆,甚至有人感嘆:“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時代又回來了!
難道在當今社會,只有學理科才有前途?文科真的毫無用處了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了解更多,可以私聊阿Mo,一對一咨詢。(可加V:amoshuojiaoyu)
深圳中考變革:
理科多加20分!
根據最新公布,從2026年起,參加深圳市中考的考生將面臨全新的考試模式:中考總分從原來的610分調整為630分,而這多出來的20分,就來自物理、化學實驗操作考試。
除此之外,國內中考理科加分政策也十分吸睛。
在部分地區,物理、化學、生物成績優異的同學,中考能直接加5-10分;如果是大型競賽,像在全國性科技創新大賽中獲得一等獎,中考加分能有25-50分。
這在激烈的中考競爭里,可謂妥妥的大優勢,難怪現在的學生和家長都紛紛把精力往理科方向靠。
從高考志愿填報的大數據中,我們也能清晰地看到這一趨勢。
這幾年選理科專業的考生比例一直在增加,計算機類、人工智能、電子信息等專業更是香餑餑,報考熱度只增不減,大家都扎堆往里沖。
高校的招生政策和學科建設也在向理科專業傾斜。
如各大高校瘋狂砸錢,新建實驗室、引進高端人才,還一個接一個地增設熱門理科專業,就為了在理科領域站穩腳跟,提升競爭力。
一些頂尖高校的理科專業錄取分數線更是逐年攀升,競爭異常激烈。就業市場的需求更是為理科專業的火爆添了一把柴。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新能源等新興領域崛起,對理科專業人才的需求呈現出井噴式增長。許多企業為了招攬到優秀的理科人才,不惜開出高薪、提供優厚的福利待遇。
在一些一線城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應屆畢業生起薪就能達到月薪上萬,而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從業者,年薪更是輕松突破幾十萬元,甚至更高。
種種跡象表明,社會正瘋狂地給我們打信號: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理科的重要性只會越來越突出,理科實踐能力在未來人才培養中的占比也會越來越大頭!
文科要涼涼?
多所大學大刀闊斧砍專業!
與理科的 “加分” 賽道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文科倒閉潮。目前,在全球范圍內,文科專業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 “縮招”甚至“停招”。
先將目光投向海外。
2024年秋季學期,哈佛大學本科生學院取消了至少30門課程,涉及20多個系,其中多數都是文科專業。像是歷史與文學系的《從莎士比亞到杜阿?利帕的英國軟實力》《購物中心的馬克思:消費文化及其批評》等課程均被取消。
這并非哈佛大學的個例,在英國,肯特大學也在2024年3月宣布淘汰6個學科的課程,涵蓋藝術史、人類學、健康與社會關懷、新聞學、音樂與音頻技術、哲學和宗教研究等文科范疇。
在歐洲,荷蘭萊頓大學打算關閉多個本科人文專業課程,烏得勒支大學也宣布從2026年9月起,法語、德語等學位課程停止招生。
在亞洲,韓國知名私立高校德成女子大學宣布,因學生人數逐漸減少,且人工智能化時代讓教育環境有所改變,將從2025年起停止招收法語語言文學系和德語語言文學系學生。
在國內,文科專業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
從2019年開始,清華大學、山東大學、吉林大學、中南大學等多所大學在自主招生中,取消了部分文科類專業的招錄計劃。
202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撤銷了整個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部。
西北大學、中科大等也撤銷了部分文科類專業。
四川大學更是一口氣撤銷了音樂學、表演、動畫、廣播電視學等31個專業。
據統計,僅2024年一年,我國各大高校被撤銷的專業總數就已經高達1670個,是10年前的25倍。其中絕大多數是文科專業。
就業市場上,文科生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文科專業的就業崗位相對較少,大家都擠破頭去爭同一個坑,競爭更為激烈,許多文科專業的畢業生面臨著就業難、薪資低的問題。
以新聞傳播學為例,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傳統媒體崗位需求減少,本以為新媒體是新出路,結果發現這行對人才的技能要求更加多元化,工資卻直線下降,這使得許多文科畢業生在就業時面臨著兩難的境地。
據教育部統計,2024年新聞傳播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跌到了75%,專業對口率更是低至45%,遠低于理科專業的平均就業率。
更雪上加霜的是,一些文科專業的工作內容相對較為基礎,AI輕輕松松就能替代,這讓文科生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大打折扣。有研究指出,文科生失業率比理科生還能高出10%左右,這差距屬實讓人無奈。
“重理輕文”背后的推手有哪些?
在綜藝節目《少年說》里,有個男孩文科成績名列前茅,自我感覺學文科更得心應手,想選文科。但他媽媽堅持讓他選理科,理由是理科選擇面廣,好找工作,待遇好,甚至連對象都更好找。
可見,在當今社會,大家都普遍認為學理科者得天下。“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句誕生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口號,在當下這個社會又重新活了過來。
那造成這一切的背后推手究竟是什么呢?
阿Mo認為,最關鍵的因素,還得是科技的飛速發展。從人工智能、大數據到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新興領域的崛起,都離不開扎實的理科知識作為支撐,理科型人才非常稀缺。
相比之下,文科專業在就業市場上的需求相對較為穩定,增長速度較慢,部分傳統文科領域甚至出現了飽和的趨勢。
這一就業現象也直接影響著學生和家長對文理科的選擇。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在高中選科階段,超過70%的學生和家長表示會優先考慮理科。
以某重點高中為例,在高一分科時,理科班的報名人數遠超文科班,理科班的數量甚至達到了文科班的四倍。
所以很多學生和家長都會認為,理科專業在就業市場上具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多的就業機會,能夠為孩子的未來提供更堅實的保障。
然而,我們也不能因此就片面地認為文科毫無價值。
像法學,能保障社會的公平正義,維護社會秩序;哲學,幫助我們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引導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有電影、電視劇的創作,以及動漫、游戲的開發,背后都離不開文科人才的創意和靈感。
在當下,我們既要重視理科的發展,也要關注文科的價值。只有實現文理平衡,才能培養出真正的 “六邊形戰士”,為社會的進步添磚加瓦。
不可否認,在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社會對理科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深圳中考改革提高理科分值,某種程度上也是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希望培養更多科技創新型人才,給國家科技發展添把火。
但是,如果將“理科加分”簡單等同于“文科無用”,未免太過片面。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將人培養成冰冷的“賺錢機器”,而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完整的人”,只有百花齊放,才能創造真正的繁榮。
選擇文科還是理科,并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關鍵在于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道路。糾結的話,孩子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能力、職業規劃和社會需求,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無論選擇哪一條路,只要努力學習和不斷進步,都能在未來找到屬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如果您有意向讓孩子選擇國際賽道升學,或是需要規劃身份,但又無從下手,可私聊我一對一咨詢,給您一些專業的幫助,直通名校招生官,匹配灣區最優質的教育資源!
感謝你的閱讀!我是主筆阿Mo,分享最新擇校升學情報,深度解讀學校及教育,為大家輸出最實用、最及時的擇校升學干貨。
關于教育、擇校、升學等,如果你有任何話題想討論,可以小窗私聊,獲取更多一手擇校升學資訊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