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未褪,熱潮已涌。2月22日,上海博物館東館迎來異地金東“兩會兩站”代表、上海商會及行業精英近三百人,以“新質生產力”為核心議題召開戰略推進會。會議聚焦數字供應鏈革新、AI技術迭代、產業鏈全球化布局等前沿領域,通過主題演講、戰略簽約、深度對話等形式,為金東產業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
作為金東獨創的資源配置平臺,“兩會兩站”(金東籍海內外人士聯誼會、商會、引才聯絡站、招商聯絡站)通過鄉情紐帶實現資源聚合向價值創造的跨越式升級。這一創新模式,不僅是資源的整合,更是推動產業升級的關鍵力量。
“去年,我們招引‘輕舟智航’‘驪勒科技’項目落戶金東。”上海金東“兩會兩站”會長汪妹玲介紹,金東產業定位清晰,有最一流的營商環境。作為在滬金東人共同的平臺,“兩會兩站”不僅要致力于深化金滬企業服務,反哺家鄉,還要持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凝聚全國金東人力量,形成產業鏈供應鏈聯盟,以“新質生產力”為指引,深耕產供鏈創新沃土、加速AI數字化升級、引領產業鏈出海、招引新質人才,開辟新合作機遇。
匯智先要“抱團”。推進會現場亮點紛呈,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供應鏈管理學教授趙先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教授朱天,瑞泊技術控股董事長乙壤月,以及上海金東“兩會兩站”會長、芯聚科技集團董事長汪妹玲分別做《數字化供應鏈》《中國經濟如何破局》《AGI 時代的瑞象》《出海3.0時代:產業鏈出海》演講。在“千博入企”計劃推動下,2名博士與本地企業達成技術攻關協議,全國金東“兩會兩站”代表簽署供應鏈戰略合作框架,標志著區域協同發展進入實質階段。
“新質生產力不僅是技術迭代的產物,更是系統性創新工程。通過這次交流,我們更加明確了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以產供鏈協同為路徑的發展方向。”東北金東“兩會兩站”秘書長陳云田感慨,通過產供鏈協同,借助上海高端設備、長三角芯片產業資源,東北地區可以突破資源瓶頸,推動本地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同時通過技術轉移、聯合研發、整合各地市場渠道等方式,推動金東特色產品(如綠色農產品、冰雪經濟相關裝備)進入高附加值市場。
金東區委相關領導介紹,成立產供鏈協同聯盟,體現了“兩會兩站”服務在外金東人、服務家鄉的理念,切實增強了“兩會兩站”的凝聚力。金義新區(金東區)致力于打造以效率為核心、以開放包容為根本的最一流營商環境,會繼續強化“兩會兩站”服務效能,構建“政策包+人才池+資金鏈”支撐體系,幫助金東籍在外人士搶抓政策機遇,搶占產業風口,加快轉型升級步伐,以事業做大做強唱響經濟光明論。
向“新”而行,以“質”致遠。隨著“標準共定、數據互通、利益共享”的供應鏈協同機制建立,在外的金東企業將直面傳統產業鏈中的痛點,通過整合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等多方資源,實現從單點突破到集群崛起,從“物理聚合”到“化學融合”。供應鏈協同也將成為金東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血脈網絡”,助力構建更具韌性和競爭力的金東經濟體系。(作者丨楚千會 來源丨金東區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