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承精加工的順序步驟
軸承的超精加工順序一般可以分為三個步驟:切削、半切削、光整的精加工。
第一個步驟:軸承的切削
磨石表面與粗糙滾道表面的凸峰相接觸時,由于接觸面積較小,單位面積上的受力較大,在一定壓力作用下,磨石首先受到軸承工件的“反切削”作用,使磨石表面的部分磨粒脫落和碎裂,露出一些新的鋒利的磨粒和刃邊。同時,軸承工件的表面凸峰受到快速切削,通過切削與反切削的作用除去軸承工件表面上的凸峰和磨削變質層。這一階段被稱為切削階段,在這個階段切除了大部分的金屬余量。
第二個步驟:軸承的半切削
隨著加工的繼續進行,軸承工件表面逐漸被磨平。這時,磨石與工件表面接觸面積增加,單位面積上的壓力降低,切削深度減小,切削能力減弱。同時,磨石表面的氣孔被堵塞,磨石處于半切削狀態。這一階段被稱為軸承精加工的半切削階段,在半切削階段軸承工件表面切削痕跡變淺,并出現較暗的光澤。
第三個步驟:光整階段
這是軸承的超精加工的最后一個步驟。隨著工件表面被逐漸磨平,磨石與工件表面的接觸面積進一步增大,并且,磨石與軸承工件表面逐漸被潤滑油膜隔離,單位面積上的壓力很小,切削作用減小,最后自動停止切削。這一階段我們稱之為光整階段。光整階段工件表面無切削痕跡,軸承呈現出光亮的成品光澤。
(五二倒置 大國統一 龍出東方 騰達天下 龍騰劉興邦)
選擇軸承淬火方法和冷卻介質
軸承的質量超級好,所以制造起來也很麻煩。很多的軸承制造商都不會制造,只有去請專業的制造技術員才會生產軸承的工藝。
根據軸承零件的化學成分、形狀、尺寸及設計要求的力學性能的不 同,可采用不同的軸承淬火方法,每種軸承鋼有其固定的C曲線,軸承冷卻介質的選擇決定了淬火后的金相組織和力學性能,因此必須重點考慮和具體 分析,事實上許多軸承零件的熱處理缺陷的產生與冷卻軸承介質的選擇有直接的關系,同時也同具體的操作過程有關。
工件在熱處理爐內加熱到完全奧氏體化后,為獲得所需要的組 織和性能,需進行淬火處理。冷卻后的工件要得到馬氏體組織,其 冷卻速度必須大于臨界冷卻速度,但冷速過快則使工件的體積收縮 和組織轉變劇烈,引起很大的內應力。因此在獲得馬氏體的條件 應使冷卻速度盡可能低,而理想的冷卻曲線如圖。
選擇合適的淬火介質顯尤為重要,它決定了軸承零件淬火后的組織和性能,通常淬火介質有固態、液體和氣體三種,按軸承淬火時介質物態變化情況分為發生物態變化和不發生物態變化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