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烏克蘭國際性武裝沖突:
中立對人道工作的價值
在武裝沖突中開展中立、獨立和公正的人道行動是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使命之根基。當我們作為中立調解機構開展行動時,這意味著我們與沖突各方合作,為武裝沖突期間可能發生的一些最為敏感且復雜的人道活動提供便利。
這可能涉及與沖突各方合作,將陣亡士兵遺體轉送回家,幫助家庭成員通過跨越邊境的安全通道與親人團聚,或為平民遣返行動提供便利。
跨越邊境的安全通道:
2024年,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作為中立調解機構,根據各方達成的協議,幫助超過270名弱勢成年人從沖突一方控制的領土安全前往另一方控制的領土。紅十字國際委員會還幫助數十名兒童與其在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家人重新團聚。
查明落入敵方人員的下落:
作為沖突各方之間的中立調解機構,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中央尋人局俄烏沖突尋人處負責收集、匯總、保護并從一方向另一方傳遞落入敵方的軍事人員和平民的信息。這有助于家屬了解失散、失蹤和/或落入敵方的親人的命運和下落。
截至2025年1月底,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共有46200多個與國際性武裝沖突有關的仍然失蹤的人員的案例。其中大部分案例與戰斗員有關。已有超過1.2萬個家庭被告知了失蹤親人的命運或下落。我們已經在戰俘及其家屬之間直接交換了11500條個人信息。
此外,尋人處還與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在俄羅斯和烏克蘭的代表處以及更廣泛的國家紅十字會和紅新月會網絡進行協調,幫助家屬尋找失蹤親人。
死者/法醫學: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法醫工作的最終目標是幫助防止人員失蹤,并為家屬提供答案,使其了解親人的下落。在這場沖突中,我們作為中立觀察員的作用是監督雙方移交和遣返死亡軍人的過程,并與有關當局分享我們的專業知識。
沖突各方必須確保死者得到有尊嚴的對待。死者必須得到尊重,其遺骸必須得到妥善管理。必須對身份不明者的遺骸進行辨認。國際人道法還要求搜尋、收集和轉運死者,以幫助確保沒有人下落不明。
最新行動動態
沖突造成了深重的人員傷亡,家庭支離破碎,生命不幸消逝。在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前線兩側,我們力求盡可能貼近社區開展工作。隨著武裝沖突升級進入第四個年頭,我們為社區的基本人道需求提供支持,旨在盡我們所能減輕苦難。
我們并非孤軍奮戰。全球60個紅十字會和紅新月會也一直在應對烏克蘭民眾和該地區各國民眾的人道需求。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烏克蘭代表處:
通過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給予公共事業服務提供商的支持,270多萬人獲得或改善了基本服務(供水、廢水處理、供暖和供電)。
21家醫院定期獲得了醫療設備和藥品捐贈,用于治療涌入的患者(包括來自前線附近地區的患者)。
88111人收到了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直接提供或通過烏克蘭紅十字會或社會機構提供的食品包。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莫斯科代表處:
2024年,通過與俄羅斯紅十字會合作開展了以下工作:
14500多名脆弱的俄羅斯民眾受益于現金援助。
4218名一至四年級的兒童獲得了學習用品包和服裝券。
為了應對最近庫爾斯克敵對行動的升級,2.5萬名弱勢民眾獲得了藥房代金券。此外,3.1萬名弱勢民眾還領到了預付銀行卡。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在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
2024年,通過與當地的行動合作伙伴共同開展了以下工作:
包括流離失所者和失蹤人員家屬在內的39500多名受沖突影響民眾收到了食品包,同時33500多人收到了衛生用品包。
超過50家機構(包括援助弱勢群體的地方機構、流離失所者臨時收容中心和醫院)獲得了提高其服務質量方面的援助。
約有12.2萬人受益于獲取供水狀況的改善。三個當地水處理機構獲得了100多噸建筑材料和運行維護支持。
01
●俄烏沖突:國際人道法基本規則概述
02
●俄烏沖突:全體戰俘家屬都需要知曉親人的下落
03
●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王可應紅十字國際委員會邀請率團訪問阿富汗
04
●聯合聲明:南北基伍省再次陷入人道危機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