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藥學門診是指具有藥學專業技術優勢的藥師,以臨床實踐指南、規范以及共識等為循證依據,為患者提供用藥評估、用藥調整、用藥計劃、用藥教育、隨訪指導等一系列專業化服務。我國藥學門診建設已取得了良好的實施效果,但仍面臨著諸多挑戰。近年來,我國兒科藥學門診建設蓬勃發展,然而尚存在就診量少、收費率低、缺少醫療文書管理和風險控制規范等問題,服務模式亟需進一步探索和改進。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下稱“我院”)在前期醫藥聯合門診探索基礎上,自 2023 年 3月正式開設兒科藥學門診(藥師獨立出診),采用醫藥轉診協作模式構建了我院兒科藥學門診的精細化服務流程,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近日,我院藥學部周鵬翔主管藥師為第一作者、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藥學部趙榮生教授和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兒科的韓彤妍教授作為共同通訊作者,在《中國醫院藥學雜志》發表了一項研究,對相關經驗進行總結與分析,為醫療機構兒科藥學門診的建設提供了借鑒與參考。
研究方法
構建醫藥轉診協作模式,完善兒科藥學門診軟硬件條件和精細化藥學服務模塊。收集就診患者數據、藥學門診服務數據,評估吸入裝置患教效果和服務滿意度。流程詳見圖1。
圖1. 我院兒科藥學門診就診流程圖
研究結果
就診信息
2023年 3 月 7 日至 2024 年 3 月 6日,我院兒科藥學門診累計為 700 例次患兒及家屬提供藥學服務。每月平均接診約58例次(單月最大接診量為 92 例次,最小接診量為 20 例次),主要就診時段為下午(538例次,76. 86%)。轉診醫師共計19 名 ,主要為兒科呼吸亞專業組(640 例次,91. 43%),以會診形式開具藥師服務收費單共296例次(42. 29%)。藥學門診就診時間為11 min,含特殊裝置患教的就診時間為 13 min,不含特殊裝置患教的就診時間為8 min,且隨著藥學門診的開設,服務時間逐漸縮短,見圖2。
圖2. 藥學門診就診時間變化趨勢
就診于兒科藥學門診的患兒,男性 394 例次(56. 29%)、女性 306 例次(43.71%);中位年齡 8 歲(最小年齡 20 d,最大年齡16歲);477 例 次(68.14%)為首次用藥;621 例次(88.17%)為首診,79例次(11.83%)為復診。給藥人員方面,420例次(60.00%)患兒自主給藥,280 例次(40.00%)患兒需要家屬輔助給藥。
疾病與藥物分類
就診患兒共被診斷 1 487例次,最常被診斷的前10位疾病依次為過敏性鼻炎(531 例次)、哮喘(357 例次)、上呼吸道感染(132 例次)、咳嗽(117 例次)、鼻竇炎(33 例次)、肺炎(23 例次)、喘息(22 例次)、特應性皮炎(21 例次)、結膜炎(19例次)和發熱(14例次)。
兒科藥學門診共開展 2 321 例次用藥指導,最常指導的給藥途徑依次為口服(949例次)、吸入(粉吸入:468 例次;霧化吸入:229 例次)、鼻部(601 例次)、外用(45 例次)和眼部(22 例次)。最常指導的藥物類別包括:激素結合腎上腺素能藥物的吸入制劑(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434 例次;沙美特羅替卡松吸入粉霧劑:16例次)、口服H1抗組胺藥(如西替利嗪滴劑或片劑:363 例次)、激素鼻噴劑(如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201 例次;布地奈德鼻噴霧劑:82 例次)、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孟魯司特鈉咀嚼片:79 例次)、霧化吸入溶液(如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107 例次;吸入用異丙托溴銨溶液:105 例次;硫酸特布他林霧化吸入用溶液:59例次)以及抗菌藥物(如阿奇霉素干混懸劑或片劑:43例次)等。
藥學服務效果
共435 例次患兒進行吸入裝置患教,其中初診組232例次、檢驗組203組(非藥師宣教組 131 例次、藥師宣教 72 例次)。評估結果顯示,兒科藥學門診進行吸入裝置患教時,呼氣、吸氣和屏氣步驟的錯誤率較高,忘記或錯誤方式漱口的發生率較高。在就診藥學門診后,患兒對于裝置使用的錯誤率下降,呼氣、吸氣與屏氣的宣教次數減少,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藥學服務滿意度
共計151名患兒家屬和醫護人員完成藥學服務滿意度問卷,服務內容、服務形式和服務效果的評價整體較好,服務時長有待進一步優化,評分結果見表2。
表2.兒科藥學門診服務滿意度評價結果(分)
總結與展望
我院兒科藥學門診的建設初見成效,形成較為完善的轉診與就診流程,構建了精細化的藥學服務內容,部分實現藥學服務收費,復診率穩步提升,就診時間適當并不斷優化,藥學服務效果提升較為顯著,患者與醫護的滿意度評價良好,為同類型藥學門診提供了借鑒與參考。相關經驗與問題總結如下:
找準兒科藥學門診的切入點
我院屬于綜合醫院,兒科門診以呼吸系統疾病、感染性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為主,疾病種類較多、病情復雜。與婦幼專科醫院不同的是,綜合醫院配備的兒科臨床藥師數量非常有限,且大部分不分亞專科方向,因此出診藥師需要覆蓋的藥學服務面更廣,具有“小全科”的特點。
結合病種分布特點,在我院兒科藥學門診建設初期,以最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用藥教育為切入點,參考相關臨床實踐指南、專家共識等權威文獻制作紙質患教材料和線上患教素材,以面授和演示等方式重點開展霧化吸入、鼻腔沖洗方法,吸入裝置、鼻噴劑和滴眼液使用等的患教工作,較大程度提升了患兒及家屬的用藥獲得感和就醫滿意度,一定程度上縮短醫師和護士的服務時間,獲得醫護人員和患者的普遍認可。因此,兒科藥學門診可參考專病門診的建制和特點,或作為多學科協作診療門診的一部分,突出專業特色、找準藥學定位,與醫師出診的優勢互補,促使藥學門診工作穩步推進。
醫藥轉診協作模式成效顯著
醫療機構和臨床科室支持力度不夠可能是藥學門診面臨的困難,就診量不足也是藥學門診面臨的重要問題。就診患兒及家屬對藥學門診的認知度和認可度普遍較低,即使開設了藥學門診且尚不收取藥事服務費,患兒及家屬仍不知道或不愿意前往藥學門診就診。
考慮到現狀,我院基于臨床藥師與兒科醫師的良好協作基礎,采用轉診模式而非自由來診,即由出診醫師推薦患者前往兒科藥學門診就診。據觀察,患者出于對醫師的信任,大概率會選擇前往藥學門診,當患者在藥學門診獲得滿意的藥學服務后,就醫體驗感有所提升。醫藥轉診屬于一種協作模式,是以患者為中心、以合理用藥為核心的轉診,體現了醫師對藥師的職業尊重和充分信任。該模式可減輕醫護人員用藥教育的工作負擔,提升患者合理用藥的保障水平和滿意度,提高藥師出診的獲得感與成就感,三者相互形成正反饋,共同決策,成效顯著。
兒科藥學門診發展面臨的問題
兒科藥學門診面臨著區別于成人藥學門診的諸多問題,亟待進一步探討和解決。
(1)兒科藥師配備不足且工作內容繁多
兒科藥學門診無法像醫師門診一樣每日出診,但藥學服務日需求量較大,因此需要進一步探索如何在非藥學門診日使患者接受到同質化的藥學服務,如通過護理門診、藥物咨詢門診、線上互聯網門診等途徑實現。
(2)藥學門診建設的信息化水平亟須提高
兒科疾病呈現季節性特點,就診時間相對集中,在就診高峰時段,出診藥師在保障服務效果的同時,需要完備的藥學門診信息系統內嵌用藥教育模板,以提高就診效率、管理長期用藥患者并開展隨訪研究。
(3)應體現人文關懷
患兒常有多名家屬陪診,藥學門診服務需要向患兒及家屬同時進行,有時還涉及陪診家屬不是日常監護用藥者,常需要轉述,因此出診藥師需要在有限時間內權衡不同陪診角色的藥學服務需求,體現藥學服務的人文關懷。
(4)兒科藥學門診崗位培訓機制和繼續教育體系亟須完善
出診兒科藥師需要掌握的疾病和藥學知識相較于成人專科藥學門診更廣泛,因此亟須完善兒科藥學門診的崗位培訓機制和繼續教育體系,促進可持續發展。
[基金項目]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院藥學高質量發展研究項目(編號NIHAYS2412);北京市科委“首都臨床特色診療技術研究與轉化應用”專項重點課題(編號:Z211100002921065)
第一作者:周鵬翔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通訊作者:趙榮生 韓彤妍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參考文獻:周鵬翔,周薇,楊毅恒,等. 基于醫藥轉診協作模式的兒科藥學門診精細化建設與實踐 [J]. 中國醫院藥學雜志, 2025, 45 (04): 462-466+471.
點擊左下角“閱讀全文”查看全文內容
添加藥學瞭望管理員
進入學術交流群
《藥學瞭望》征稿邀請
01.投稿內容
征稿內容不限于:研究進展、團隊科研成果、臨床用藥經驗分享、典型病例解讀、疾病診治經驗、人文故事等
02.聯系人
投稿 | 學術報道 | 合作
投稿聯系人:劉老師 15201320201(微信同號)
投稿郵箱:contact@siri.ntesmail.com
(來源:藥學瞭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