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媒體浪潮洶涌的當下,信息如洪流般奔涌,我們的公共對話空間也在這股浪潮中被不斷重塑。許紀霖教授等著的《有為有守:近代中國的知識人社會》與劉擎、嚴飛教授合著的《世界作為參考答案》,或許可以幫助我們分別從歷史與社會學的角度對“流量密碼”,或者說智識本身,進行祛魅。
通過對近代中國知識人社會的描繪,《有為有守》一書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智識與擔當并存的精神圖譜。知識分子在動蕩中堅守、在變革中創新,用思想的力量塑造了一個時代的精神氣質,因為他們始終保持著與時代的對話能力。但今天,我們似乎陷入了一個悖論:技術讓表達更便捷,思想卻愈發貧瘠;平臺讓傳播更廣泛,對話卻愈發困難。
而借助《世界作為參考答案》中提出的觀察視角,為我們理解當下的困境提供了新的可能。真正的智識,并非對流量的簡單否定。流量不是原罪,關鍵在于我們如何駕馭它。那些被詬病的“流量密碼”,或許是大眾心理的某種投射,是時代情緒的部分鏡像。
今天,新媒體時代的公共對話,需要的不是居高臨下的說教,而是平等的對話與真誠的理解。以平視的姿態看待流量,以開放的心態擁抱對話。既要理解流量的邏輯,又要超越流量的局限;既要尊重大眾的訴求,又要引導價值的提升。
更重要的是,這場關于“流量密碼”的討論,最終指向了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在這個信息過載的時代,我們如何重建智識的尊嚴?答案或許就蘊藏在兩位學者的對話中——3月4日(周二)19:30,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教授許紀霖攜手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嚴飛,和大家一起聊聊“流量密碼”背后的那些事兒。
「特別福利」:直播期間還將抽取2位幸運觀眾,送出《世界作為參考答案》禮盒版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