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的小雨最近像變了個人。曾經班里的前三名,現在每天找借口不去學校。媽媽發現她總說頭疼,書包里藏著撕碎的試卷。最嚴重的一次,她把自己關在房間三天,哭著喊:"我就是個廢物,別管我了!"
事情要從半年前說起。小雨的爸爸升職后常說:"爸爸當年沒考上好大學,現在你要幫全家爭氣。"媽媽辭了工作,全天盯著女兒學習。書桌上的臺燈每天亮到凌晨1點,周末排滿了數學、英語、物理三科補習。
直到體檢報告顯示小雨胃潰瘍,心理老師發現她在日記里寫:"要是生病住院就能休息了。"經過全家懇談才知道,小雨害怕的不只是考試,更是爸爸那句"考不上重點高中,我們家就沒希望了"。
為什么孩子會厭學?
很多家長以為孩子是"懶"或"不懂事",其實厭學是心理的求救信號:身體先抗議:無緣無故肚子疼、頭暈、手抖,去醫院卻查不出問題。情緒像過山車:突然大哭、亂發脾氣、整天沒精神。逃避一切:刪光同學微信、不愿出房門、連最愛看的動畫都不看了。這時候強行逼孩子上學,就像逼腿有傷的人跑步,只會更糟糕。
家長可以這樣做
第一步:按下暫停鍵。發現孩子不對勁時,先做三件事:全家三天不談成績;取消本周所有補習班;帶孩子做喜歡的活動(比如放風箏、逛超市)。第二步:聽懂話外音。當孩子說"我就是笨",其實在說"我怕讓你們失望"。試試這樣說:"媽媽看到你很努力了"(代替"你要再努力點");"這次考不好也沒關系"(代替"下次必須考好")。第三步:重建安全感。在客廳布置"充電角":放上孩子喜歡的漫畫、毛絨玩具,約定這個角落永遠不聊學習。每周選半天作為"自由日",讓孩子決定全家做什么。
這些情況要及時找心理幫助:連續兩周睡不好吃不下;出現自殘行為(比如用圓規劃手);總說"活著沒意思"。每個不想上學的孩子,心里都壓著說不出的委屈。 或許當我們不再追問"你怎么又考砸了",而是輕輕說一句"你最近一定很累吧",緊閉的心門就會透進光來。學習是長跑,暫時的休息,是為了更好地出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