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來,現偶市場的疲軟,讓戀綜成為了嗑糖的有效平替。
可戀綜內卷也隨之而來,不斷細分的年齡層和情感關系,市場一直在挖掘“愛情”母題的新表達,但可惜總是不同的CP,差不多的故事。
今年開年,一檔小體量的戀綜《有你的戀歌》卻意外地讓冷眼眼前一亮。
節目由一個很熟悉的綜藝制作公司,原子娛樂和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共同出品,并整合了TME產業鏈當中,包括音樂制作、版權、藝人經濟等產業資源。
在這樣的班底之下,各方群策群力,讓《有你的戀歌》的定位明確但又別具一格:一檔以音樂為主題的戀綜。
大家可以通過這檔戀綜在情人節制作的MV,先來感受一下節目的調性,冷眼也借此遲遲遲遲到地給大家送來情人節的祝福。
當然,在本篇文章的撰稿過程中,我們也有幸邀請到了《有你的戀歌》總導演馬劍來到冷眼,一起聊一聊這檔特別的戀綜。
當音樂碰撞戀愛
從初見、約會、互選、CP大亂燉再到固定搭子,戀綜故事越來越“預制”,怦然心動的荷爾蒙瞬間倒是越來越少。
所以,以音樂為主線的《有你的戀歌》雖然在模式上有些新意,但冷眼一開始也是抱著質疑的態度去看的,甚至有點害怕《有你的戀歌》是一檔披著戀綜外殼的“選秀”。
既是因為CP線下BE被“欺騙”了太多次感情,也是因為音樂和戀愛這兩個元素在綜藝里的存在感太強了,一旦融合得不好,輕則兩檔類型的優勢都沒有突出,重則會扭曲整個節目的調性。
但看完前幾期,冷眼放下了心來。“戀愛”還是故事最重要的內核,音樂作為關鍵元素推動戀愛敘事,反而打出了區別于普通戀綜的差異化特點。
首先,音樂屬性帶給了戀綜嘉賓新的標簽。
一開始,8位嘉賓入場都戴著舞會面具,隱藏自己的面容、姓名和職業身份,只用一種動物代替自己,簡單寒暄后輪番上臺進行音樂表演,用“初舞臺”打造“初印象”。
相比于戀綜開場一股腦地輸出個人信息,在《有你的戀歌》里,觀眾甚至不用記人臉,一段音樂,就瞬間為嘉賓創造出了性格特點的區分度。
“小螃蟹”張楚涵,出場一身朋克裝扮,背著一把造型特別的電吉他,帶來一首搖滾風的原創音樂,讓觀眾一下子就記住了這個外表酷酷但內心可愛的女孩;
“杜賓犬”張行健全身黑色,安靜坐著演唱一首R&B歌曲,張力十足;
“波斯貓”尤玥一襲綠色長裙,演奏一曲經典小提琴樂,高貴優雅的明艷美人,瞬間就深入人心。
其次,“玩音樂”也為節目營造了一種獨特的戀綜氛圍。
以往的戀綜往往聚焦于1v1之間的情感拉扯,而《有你的戀歌》卻難得的有了種青春的“群像感”。不管是開場的個人Solo,還是在小屋里寫歌、唱歌的日常,甚至是后面的共同創作環節,冷眼意外地發現,節目中更多高光的瞬間不僅僅是個人的,而是一群人被音樂點亮的同頻和熱烈。
一方面,共同的音樂特質互相吸引著嘉賓們,他們更容易有相同的話題和默契。
像是于洋和尤玥不管是職業還是品味上都有著古典音樂的偏好,交談上也更為投機;
王小草和白景屹則是在性格上極為相似,后期熟識之后更是將對方形容為“翻版的自己”。
另一方面,戀戀小屋在公共空間和獨立空間之外,又增加了更多的音樂空間,擺滿了樂器和錄音設備,讓嘉賓們可以在極為自由的音樂創作氛圍里增加情感的聯絡。
小K(張行健)剛彈起吉他,其他人就順著旋律一起合唱。音樂的貫穿,讓戀綜看起來尤其地輕松和愉悅。
最重要的是,音樂主線也帶來了全新的戀愛敘事。
像是開頭的蒙面歌會環節,就巧借音樂舞臺完成人物的出場,甚至嘉賓之間最初的互相了解,也是通過音樂品味的同頻,而進行約會盲選。
在他們住進戀戀小屋后,編劇們結合自己真實的戀愛經歷,又設計了特別的“戀戀電臺”環節,每天約會之后,嘉賓們都可以為“心儀的TA”點播任意一首歌。
隨著故事的推進,嘉賓們在后期還會自組CP共同創作歌曲,在今天播出的第八期中,彭乙航和小白創作的原創說唱,將愛而不得后的自我療愈用音樂表達出來,反而讓觀眾看到了和第一期完全不同的“小魚”彭彭。
音樂和戀愛如何融合?
“這檔節目最初的靈感來自于陸虎和噓噓(陳曌旭)。”
馬導告訴我們,看到《快樂再出發》中,陸虎創作情歌,而噓噓在旁邊拉著小提琴的段落,他瞬間被二人之間的愛意擊中了,這種“用音樂表達愛”的極致浪漫,讓人忍不住想記錄下來。
見證著再就業男團一路走來的冷眼也相當熟悉“虎噓”之間的愛情故事,還在迷茫期的陸虎第一次見到演奏小提琴的噓噓就一見鐘情,二人在一起后,各自為自己的音樂事業而努力,一起走過人生的低谷和高光,24年在0713的見證下完成婚禮。
正是這種因音樂結緣,又純粹、真摯而熱烈的感情,讓馬導相信,音樂一定能催化愛情的發生,甚至這樣的“琴瑟和鳴”,能帶來更多的同頻共振和相互理解,也基于此,原子娛樂聯合TME產業資源,一起落地了這樣一檔“音樂+戀愛”的節目。
因此,對于節目組而言,《有你的戀歌》就是一個追求共鳴的音樂愛情故事。
但音樂元素的加入,勢必給戀綜帶來了一個問題:音樂和戀愛如何融合?是雙元素并行還是要有所取舍?
馬導給出了明確的回答:戀綜一定是根本,音樂只是輔助。
導演告訴冷眼,戀綜的核心還是刺激戀愛的發酵,推進戀愛關系,那么音樂只能是一種介質,或者說是工具,所有的環節都必須服務情感。
“其實在創作《有你的戀歌》中,也有為了想要加入音樂元素而探討的一些環節,但最終pass掉的根本原因在于,當音樂它不服務于情感的發酵的時候,這個環節在節目里就是一個失敗的設計,無論它怎么精彩,都不能夠成為嘉賓們戀愛相處過程中的抓手。”
而在選角上,導演組也有著自己的準則:音樂是標簽,但嘉賓內心對待戀愛必須要真誠。
比如說唱歌手白景屹,馬導坦誠地告訴冷眼,一開始確實有看中小白的流量。
只是流量反而讓導演組更加警惕,馬劍為了確認小白參加戀綜意圖的真實性,和小白線上溝通、線下交流了很多次,同時也從圈內好友處側面打聽小白是否真的“想談戀愛”。
“他外面看上去是自由不羈的rapper,但其實真的是個戀愛腦,他也很坦誠地和我們說,今年開始他好像到了一個更想要情感陪伴的階段,他希望忙完回到家,有一個人能夠在那,他希望有生活,有細水長流的情感。”
而小白最終的表現,確實也給到了冷眼的驚喜。我們在節目中看到的小白令人意外地純情,一開始對女嘉賓楚涵心生好感但羞澀按捺,當有機會和楚涵約會時,雖緊張但處處周到體貼,給足情緒價值,而哪怕后期楚涵已心有所屬,也給予足夠的尊重和體面。
冷眼萬萬沒想到,自己對說唱歌手的刻板印象最終是被戀綜打破的。
除了選角之外,冷眼還很喜歡《有你的戀歌》將戀綜經典的“互選”環節和“電臺點歌”結合。
在此前戀綜中,“互選”就等于選擇而已。
而當《有你的戀歌》嘗試用匿名點歌的方式進行替代,愛情里“曖昧猜疑”的玄妙才真的被激發了出來。
音樂充斥著大量的信息,嘉賓們點歌的歌名、歌詞和音樂風格,都暗含自己的情緒和態度。
像是直球的楚涵,就會大膽直接地表達,用一首R&B《1 to 2》來表明心跡:從來不聽R&B,但因為你,我愿意嘗試;
而像于洋這樣慢熱的男生,則會用歌詞“我不想只是普通朋友”,來隱晦表達自己不敢輕易說出口的愛意。
冷眼借用馬劍的形容,“戀綜抓住的是戀愛的朦朧感,電臺點歌的方式既不會像說話或者文字那樣赤裸,會有更多猜的部分,會更強調去感受。”
而可以預想的是,這場大型的“猜心思”的點歌游戲,也在極大程度上增添了嘉賓之間故事推演的更多可能性,畢竟只要猜,就會容易誤解、猜錯。
所以哪怕節目沒有構建太多的沖突,音樂營造出的朦朧,也讓戀愛故事的情節不知不覺變得有趣起來。
戀愛烏托邦,那又如何?
音樂極具浪漫氣質,但也容易讓節目脫離現實。
冷眼也不禁擔心,在戀綜越來越多地去聊現實議題的當下,《有你的戀歌》反其道而行,試圖打造出一個戀愛烏托邦,似乎他們的世界只需要考慮音樂和愛情,那么這樣的戀綜會不會很難讓觀眾共情?
導演告訴冷眼,從選角上說,這些嘉賓雖然有著“音樂”標簽,但并非是純粹的音樂人,更多是“音樂愛好者”的角色,像是昆西(陳慶華)就是程序員,楚涵是天文物理系學生,郁蔥是演員,他們當然有著音樂之外的更多考量。
而關于對“現實問題”的討論,在馬劍看來,“戀愛本身就就有個過程。誰也不是一上來,就思考現實問題。節目前幾期的調性會更輕松一些,他們需要時間去互相了解,這是符合我們正常交友邏輯的。”
像是昆西(陳慶華)和郁蔥,導演就透露給冷眼,隨著關系的穩步推進,在后期他們已經在考慮比較現實的問題了,在美國讀書的楚涵,異地也將是她需要進行的情感抉擇。
但最令冷眼意外的是,“戀愛烏托邦”其實是導演早有預謀的特別之處。
“關于十個人的愛情和友情,是我們在節目創研過程中就定下的小目標。”
即使最終沒有走到一起,在《有你的戀歌》里能因音樂結緣,認識新的小伙伴,也很美好。
而這樣的美好,構成了節目獨特的“群像感”氣質。
所以哪怕像張楚涵在小K和小白之間搖擺,三個人依舊能憑借音樂聊到一起,玩到一起,看多了戀綜的抓馬,這樣的體面和豁達反而給了《有你的戀歌》獨特的輕盈感。
玩音樂的時候,有人笑,有人哭,有人分享自己的故事,將這些感動訴諸到旋律里,《有你的戀歌》找到了一套自己的戀綜敘事。
就像導演所說,“希望觀眾也能在節目中看到除了戀愛之外更多的美好。”
在3小時的對談中,冷眼最大的感受就是馬劍導演的熱忱和細膩,以及團隊制作這檔節目的用心,在戀綜如此內卷的當下,我們需要創作者還愿意不斷地跟自己去較勁,從而帶來新的思考與創意。
當然,冷眼也站在觀眾視角,提出了對節目第二季的期待。
畢竟當前第一季的播出效果已經證明了,“音樂+戀綜”的模式完全是成立的。甚至可以說,這一季少了一點音樂,冷眼還真沒看過癮。
所以第二季,不妨再大膽一點,畢竟這樣一檔小體量的戀綜,已經霸榜騰訊情感綜藝第一名,在這個春天,打出了一記漂亮的出場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