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時代,而我們總是學不會告別。
01
方大同離世,年僅41歲
又一位熟人離世了。
在這三月的第一天。
歌手方大同以積極的態度面對頑疾五年,最終平靜而安詳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年僅41歲。
又是一個80后、90后很熟悉的名字。
我還記得那些年,在夜晚的宿舍,戴著耳機聽MP3里《三人游》、《特別的人》的時光。
他的嗓音很獨特,帶著一絲慵懶,仿佛在耳邊輕輕呢喃,讓人不自覺地沉醉其中。
他的音樂也完全與眾不同,流淌著爵士的隨性、R&B的律動,還有一絲復古的韻味,仿佛是從另一個時空傳來。
在華語樂壇神仙打架的那些年,周杰倫、林俊杰、王力宏、陶喆等一眾天王爭奇斗艷。
而方大同卻總能悄然開辟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
他的音樂不追逐潮流,卻自成潮流;
不刻意張揚,卻深入人心。
雖然比不上“周王陶林”的知名度,但方大同的創作力卻絲毫不差。
2008年,是方大同巔峰的一年。
在香港叱咤樂壇流行榜,他一舉包攬了最佳男歌手、最佳創作人以及最佳作曲人三個大獎。
這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也是頭一回以非粵語歌的方式獲獎。
沒想到,那一剎的輝煌的浪漫,竟成了他短暫一生的注腳。
據悉,早在2010年,方大同就因為操勞過度,出現(氣胸)爆肺而數度住院。
因為生病,他還一度隱退。
就在去年回歸時,方大同還表示,自己正在康復的路上,身體狀況已有了長足的改善。
到了去年10月18日,方大同還發表了新專輯《夢想家TheDreamer》。
在宣發時,他還在社交平臺上說:
“這是一張‘病中專項’!
“對于我在當時的狀況來說,既是一個挑戰,也是一種從單調境況中解脫的方式?!?/strong>
而就在兩周前,他還剛剛發布了新歌《那沙漠里的水》。
在社交平臺上,他還以一貫的溫和語氣與粉絲互動,微笑著展示康復中的點滴。
大家都以為,雖然他還在生病,但至少在慢慢好轉了。
沒想到,歌詞中那句“干涸里尋找希望”,竟然成了他留給世界的最后獨白。
只能感嘆一聲——
時光無情,生命的篇章總有終結。
方大同的離去,像一首未完成的歌,戛然而止,留下無盡的遺憾與懷念。
或許,他只是提前去了另一個世界,繼續彈奏他的吉他,唱著他的靈魂樂章。
而我們,只能在這片他曾閃耀過的星空下,默默聆聽那些熟悉的旋律,感受他曾帶來的溫暖與感動。
02
友達以上,戀人未滿,
那些沒說出口的話
隨著方大同離世的消息登上熱搜,另一個名字也隨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薛凱琪。
友達以上,戀人未滿。
不知兩人其中有多少遺憾。
兩人相識于2003年,22歲的薛凱琪第一次去華納錄歌。
那時,她還是個充滿好奇心的小女孩,第一次見到方大同,就被他那條夏威夷風情的花褲子吸引。
錄完歌后,她不肯離開,指著他的褲子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雖然方大同還小2歲,但他還是覺得,世上怎么會有這么可愛的女孩子。
后來,方大同也加入了華納,成為了薛凱琪的師弟。
方大同性格靦腆內斂,作為師姐的薛凱琪就經常找他玩,帶他融入公司。
方大同第一次開演唱會,緊張得手心冒汗。
薛凱琪特意上臺與他合唱了一首《兄妹》,為他撐場面。
“有感情,別浪費,不能相愛的一對,親愛像兩兄妹?!?/strong>
沒想到,這句話卻成了他們難以言喻的默契。
方大同為她寫了很多歌,有一首《四人游》林夕聽了都拍案叫絕,很多一線女歌手聞訊來求歌,可方大同還是執意留給了薛凱琪。
還有薛凱琪的代表作《蘇州河》、《慕容雪》,都是方大同作曲編曲的。
三十歲那段時間,是薛凱琪人生最糟糕的時刻。
情傷分手、父母離婚、父親重病……
她把自己關在家里誰也不見,不吃藥也不出門,每晚只能依靠安眠藥勉強入睡。
原本將近一米七的高挑身材,暴瘦到了80斤。
整個人憔悴得仿佛一陣風就能吹倒。
在一個最崩潰的夜晚,薛凱琪被絕望吞噬,萌生了自殺的念頭。
幸好,她給最信任的方大同打了電話,聲音顫抖著說:“如果我想死,能不能告訴我,別死?!?/p>
方大同語氣溫柔卻堅定,他像哄孩子一樣輕聲安慰她:
“都怪你平時吃太多零食啦,里面化學添加劑太多才讓你胡思亂想……”
就這樣陪著她聊了一整夜,最終讓薛凱琪打消了輕生的念頭。
而在2月22日的音樂節上,薛凱琪哭了。
她還哽咽著說:
“只要我們還在……”
“我們得要相信,永遠有人在等我們,永遠有人在愛我們?!?/strong>
當時粉絲并不知道她為何而哭,現在看來,應該是知道多年老友時日無多了。
他們是音樂上的摯友,更是有著過命的交情。
可惜的是,全世界都在期待他們牽手,他們卻總是異口同聲地說:
“他(她)是我最好的朋友?!?/strong>
或許,正是這種“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關系,才讓他們的故事如此動人。
他們的感情,確實也不需要用愛情來定義。
因為那份深厚的默契與陪伴,早已超越了世俗的標簽。
只是不知道,他們內心是不是會有遺憾,遺憾那幾個字沒有說出口。
03
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時代,
而我們總是學不會告別
最近幾年,總覺得好多熟悉的人,突然就去世了。
我們甚至還沒來得及接受他們在變老,還覺得他們正年輕。
而他們,卻已經悄然離去。
2021年,68歲的達叔離世。
雖然在大多數作品中他只是配角,但他卻絕對是我們心中的主角。
印象中的他,仿佛還是幾十年前,一臉憨厚的長相,表情鬼馬的可愛大叔。
誰知,他早已變成了兩鬢斑白的老人,被癌癥折磨得不成樣子。
2023年,李玟在抑郁癥的陰霾中與世長辭。
一開始,大家根本不信,那個總是活力四射、風情萬種的李玟怎么可能就這樣離開呢。
所以熱搜的第一條是“李玟去世”,第二條就是“快告訴我是假的”。
可惜沒有辟謠,只有證實。
coco真的就這么走了。
帶著她標志性的笑容,帶著她舞臺上的光芒,帶著無數歌迷的思念與不舍。
去年,又是瓊瑤。
她筆下的人物為了愛情是那么的壯烈,她的離去也是那么的壯烈。
只留下一句:
“不要傷心,不要哭,不要為我難過,我已經‘翩然’的去了?!?/p>
今年更是,大家還在歡度春節時,就突然收到了大S離世的消息。
明明,她還是記憶中倔強昂著頭的杉菜;
明明,她昨天還在社交平臺曬出凍齡自拍,配文“永遠18歲的女王駕到”;
明明,她的減肥食譜還在被瘋狂收藏……
沒想到,轉眼間她就永遠退出了這場喧囂的盛宴。
這次,又是方大同。
還有飛機失事的科比,與病魔抗爭的周海媚,壽終正寢的鄭佩佩……
那些曾照亮我們青春的名字,就像被風吹散的星火,一個接一個消失在夜空。
不知是世界變得匆忙,還是我們終于走到了需要直面告別的年紀。
想起《千與千尋》中的那句臺詞: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
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然后揮手道別?!?/strong>
或許,告別的意義,并不在于悲傷,而在于讓我們更加懂得感恩和珍惜。
珍惜朋友與愛人,也珍惜自己與生活。
再見了,方大同。
再見了,所有曾經照亮我們青春的名字。
感恩你們的存在,感恩你們成為了我生命中最美的風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