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茶水間里,老張捧著保溫杯突然說:“咱們這個年紀,就像辦公桌上的綠蘿,看著枝繁葉茂,換個花盆照樣活。”
這話讓端著枸杞茶的我手抖了抖,杯底沉淀的歲月突然泛起漣漪。
二十年前初入職場,總覺得會議室的吊頂燈是為我亮的。熬夜寫的報告被領導夸兩句,能在工位上哼著小曲兒改到凌晨三點。
如今望著體檢報告單上的甲狀腺結節,才驚覺那些熬過的夜都成了病歷本上的鉛字。
隔壁科室的王姐上周退休了。收拾東西那天,她摩挲著三十年沒換過的搪瓷缸子喃喃:“年輕時總怕錯過升職機會,現在倒把閨女的畢業典禮錯過了。 ”
滿墻的先進個人獎狀在夕陽下泛黃,像極了我們被績效考核切割得支離破碎的年華。
工作的意義不在于格子間里的兵荒馬亂,而在于它給了我們生活的錨點。
每天清晨七點半的班車,食堂里總多給半勺菜的打飯阿姨,收發室老李頭遞報紙時捎帶的家長里短——這些細碎的溫暖,才是支撐我們穿越風雨的傘骨。
見過太多人把職場當戰場。前年市場部的小陳競聘主管失敗,在安全通道哭花了妝。去年她調去工會后,反而帶著大家把太極拳打成了單位的文化品牌。
有時候退后兩步,才能看清人生這幅十字繡的全貌,針腳太緊反而容易扯破繡布。
中年人的通透,是懂得把情緒留在打卡機里。領導的批評就像自動回復的郵件,讀完就該點關閉;同事的閑話如同復印機吐出來的廢紙,揉成團扔進廢紙簍就好。
工作本來就是養家糊口的工具,哪有那么多冠冕堂皇的虛幻意義,到頭來,別反倒讓它成了射向自己的箭。
最近常想起父親退休時說的一句話:“年輕時以為站在辦公樓頂能摸到云,老了才發現,能穩穩接住孫子放學才是真本事。 ”
這話初聽俗氣,細品卻藏著大智慧。公司離了誰都能轉,但孩子的家長會永遠為你留座。
三年學做事,十年學做人,半輩子才懂生活。
與其在述職報告里堆砌漂亮數據,不如在妻子生日時認真寫封情書;與其在應酬酒局上強顏歡笑,不如陪老母親曬著太陽擇一籃子薺菜。
這些不錄入績效考核的時光,才是生命真正的績優股。
茶水涼了可以續,人生走了過半卻難回頭。
從今天起,把加班換成年假,把焦慮泡成菊花茶,把職場爭斗看作公交車上偶然的顛簸。到站下車時,別忘了窗外的玉蘭已開過二十個春天。
這世上沒有不可替代的崗位,只有無法重來的人生。
愿你我在歲月的便簽紙上,既能寫下盡職盡責的工作日志,更要記滿熱氣騰騰的生活札記。
畢竟,退休歡送會上最動人的掌聲,永遠留給那些活出生命寬度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