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城市遼寧消息:(圖文/李揚 戰成仁)今年的3月5日,是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發出“向雷鋒同志學習”62周年紀念日。作為一名大連人,不知你是否知道雷鋒這位享譽國內外的英雄模范人物,最早的出名,還是與我們大連有關呢——60多年前在大連市莊河做了一場“憶苦思甜”的報告。
雷鋒在莊河做報告
雷鋒第一次來大連是1960年6月,當年入伍的解放軍某部名不見經傳的小戰士雷鋒,奉命駕車來到位于黃海北岸的莊河守備某師,執行運輸任務。當天,當雷鋒駕車到達莊河后,恰巧趕上守備某師在師部大禮堂召開“憶苦思甜”大會,戰士們一個個義憤填膺,競相登臺控訴萬惡的舊社會。這一情景,令好奇的雷鋒悄悄地進入了會場,并認真地聽起了報告。聽著聽著,一個個訴苦報告牽動了雷鋒的神經,讓他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苦難童年。此刻,他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情愫,一下子哭了起來。在場的一位副師長偶然中發現了這一情景,趕忙將雷鋒叫到辦公室問:“小戰士,你為啥哭得這樣傷心?”雷鋒邊擦眼淚邊說:“首長,我家的苦難比臺上訴苦的人講的還要深重啊……不過我不是為自己悲慘命運而哭,我是想到了黨對我這個苦難的放豬娃的培育恩情,感動得哭了!”聽罷雷鋒的話,這位副師長便對雷鋒說:“那你明天也給全師的戰士們做一場‘憶苦思甜’報告好不?”“好!”雷鋒爽快地答應了。第二天,在莊河執行任務的雷鋒奉首長之命,有生以來第一次走上了講臺。站在駐莊河守備某師的師部大講臺上,面對著上千名官兵,雷鋒沒有半點緊張,深情地為大家講述了自己一家在舊社會的那些悲慘經歷。聽著雷鋒的報告,臺下的官兵無不流淚。這場報告,不僅讓莊河守備某師的官兵們深刻認識了雷鋒,也成為了雷鋒事跡傳播的重要開端,他真摯的情感和對黨的感恩之情,如同一顆種子,在這片土地上播下了感動與敬仰的火種 。
1960年12月,雷鋒第二次來到大連,為在旅順的工程兵部隊做報告,講述了“一顆螺絲釘”“勤儉節約補襪子”等故事,傳播了雷鋒精神,倡導大家發揮螺絲釘精神。據當時聽過報告的老兵回憶,雷鋒個子不高,說話語速很快,講到自己苦難的童年時,不禁流下了眼淚,臺下的戰士們無不為之動容。在講述“一顆螺絲釘”的故事時,雷鋒生動地闡述了無論在什么崗位,都要像螺絲釘一樣,堅守自己的職責,為集體貢獻力量。他分享自己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勤儉節約,襪子破了就補,一件衣服穿了多年也不舍得換新,用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展現出艱苦奮斗的精神。1961年4月,雷鋒再一次來到旅順,在旅順海軍基地水兵俱樂部大禮堂,為近千名海軍部隊的先進代表做了事跡報告。雷鋒還登上“伏牛山”號軍艦,繼續為艦上官兵作報告。為歡迎雷鋒的到來,艦上全體官兵早早列隊等候,雷鋒精神抖擻地站在甲板中央,百余名官兵圍坐在雷鋒身旁,聚精會神地聆聽他的報告。軍艦上,他與官兵們近距離交流,結合部隊生活實際,鼓勵大家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在報告中,雷鋒將自己的成長經歷、對黨的忠誠以及為人民服務的決心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大家,他的每一句話都充滿力量,每一個故事都飽含深情。以后的日子,雷鋒的事跡迅速傳播,經常受命給部隊戰士們作報告,一場比一場感人,反響一場比一場強烈,全軍官兵幾乎沒有不知道雷鋒這個名字的。
雷鋒在軍艦上做報告
正因為有雷鋒與大連的這段難忘的緣分,大連市也就成為了當年最早開展學雷鋒活動的城市之一。1962年底,大連市委、團市委敏銳地捕捉到雷鋒精神所蘊含的巨大力量和價值,向全市團員青年發出向雷鋒學習的號召,使大連成為繼撫順之后遼寧省開展學雷鋒活動最早的城市。此后,雷鋒精神在大連市不斷傳承和發展,成果顯著。在大連的大街小巷,處處都能看到踐行雷鋒精神的身影。社區里,志愿者們定期幫扶殘疾人、看望孤寡老人;學校中,老師以雷鋒的事跡為生動教材,教育學生們要樂于助人、勤奮學習;在企業,職工們以雷鋒的“螺絲釘精神”為指引,立足本職崗位,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為企業發展貢獻力量 ……
綜上,雷鋒的出名與大連市的淵源深厚,大連不僅是雷鋒精神的重要傳播地,見證了雷鋒從一名普通戰士逐漸被大家熟知的過程,其獨特的城市環境和人文氛圍,也為雷鋒精神的傳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同時,大連也是新時代學雷鋒活動的典范城市,在傳承和發展雷鋒精神的道路上,始終走在前列,不斷書寫著新時代的雷鋒故事,讓雷鋒精神在這片土地上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責任編輯:曾靈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