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
歐盟也打起了主意。
如今的烏克蘭,像什么呢?
打了3年,它失去了很多東西,卻什么也沒有得到。
這也就罷了。
此時此刻,美國還要求他們簽訂礦產協議,歐盟也想來分一杯羹。
當地時間2月24日,歐盟的一位高層人員對外表示,“我們向烏克蘭提出了一個建議,希望雙方就關鍵原材料達成一項協議,并且這定然會實現雙贏”。
沒錯,他就是斯特凡納塞茹爾內。
他說:“如果烏克蘭愿意與我們合作的話,那么歐盟所需要的30種關鍵原材料,將有21種可以在烏方的土地上獲得。”
“雙贏”?
真是不知道歐盟又在打什么小算盤。
他甚至還自吹自擂的說:“我們從來都不會要求達成一項不互利的協議。”
誰會信?
你們信嗎?
反正我不信。
如果說真的是想互惠互利的合作,那為什么早的時候不提?
無非是看到澤連斯基準備與美國簽署礦產協議了,他們也想分一杯羹。
但是,歐盟應該清楚,烏克蘭與美國的關系其實并不大,哪怕俄軍真的拿下烏方,對它的影響也還好。
不算太壞,還能接受。
可對于歐盟來說就不一樣了。
他們對俄的態度向來比較強硬,所以如今快要和談的時候,他們才會那么緊張,因為美國退圈,讓他們感受到了俄方帶來的壓力。
那么顯然,一旦烏克蘭倒向俄方,或者說他們無法“御俄”,將是歐盟無法接受的結果。
可是如今他們竟也想學習美國,這不是斷了自己今后的路嗎?
沒有這些礦產,烏方拿什么重建,拿什么發展,又拿什么與俄方抗衡?
美國退圈了,歐盟有能力保護好烏方嗎?
恐怕沒有吧!
他們把烏方當做緩沖區,但凡有一點風吹草動,就反應很大。
可是他們忘了,緩沖區也得具備一些實力才能發揮作用。
如今,美、烏之間的礦產協議,眼看著就要簽訂了,重要的細節都已經談攏,只差澤連斯基捧著協議親自前往華盛頓道歉了。
而且,這一安排或許已經被澤連斯基提上了日程,有可能就是下周。
一旦該協議簽訂,歐盟再來簽一個,俄方也簽一個。
那么烏克蘭還剩下什么呢?
他們的礦產再多,能經得起美、歐的開采嗎?
既然如此,澤連斯基該怎么辦?
他能挽救這一切嗎?
別做夢了。
近期,澤連斯基表面上看起來很強硬,特別是對美國的態度。
但他也很清楚一個道理:小溪流只能融入江海。
現在與俄修好是不太可能的了,那就只有一條路,就是求得美國的保護。
歐盟靠不住。
在關鍵的時刻沒幫上什么忙,現在卻來“要這要拿”的,誰能接受?
這真是太過分了!
但應該認清的現實是,這就是現在的烏克蘭,這就是他們的處境。
曾經的朋友不再是朋友,但又只能選擇繼續依靠他們,這真是無奈啊!
那么,已經向美國低頭的澤連斯基,會答應歐盟的要求嗎?
應該會。
因為美國現在“不好說話”,往后的援助還得依靠歐盟,特別是在經濟上。
所以,澤連斯基也有這一個選擇。
那么,大家認為美國會同意歐盟分這杯羹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