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產業”帶來了一波風口。
作者 | 老高
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
“DeepSeek+產業”帶來了一波風口。
原本“百花齊放”的AI大模型,忐忑不安。
繼AI五大獨角獸之一的月之暗面(kimi)曝出“大收縮”后,一家AI大模型明星公司給自己的職業生涯畫上句號。近日,全球AI傳來勁爆消息,由清華姚班天才、斯坦福助理教授馬騰宇創立的 Voyage AI,被美國開源數據庫上市龍頭MongoDB以2.2億美元價格收購。
這也是2025年,AI大模型的首個賣身案例。Voyage AI突然賣身還是引發了全球AI嘩然,要知道,Voyage AI的成立時間才17個月,且擁有“天花板級”的豪華團隊。“AI教母”、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李飛飛,斯坦福大學AI實驗室主任等全球頂尖專家是該公司的顧問。
Voyage AI則被譽為“最有機會改變人類未來”的AI大模型。現在,一切化為泡影。
一
全球科技、AI行業,真的沒想到,Voyage AI賣了。
2024年,這家公司在全球風風火火,是資本垂青的AI“頂流”。剛成立不久就獲得了全球知名VC/PE、美國大廠的投資。外媒說,“Voyage AI匯聚全球天才,是有希望超越OpenAI的存在。”創立Voyage AI的馬騰宇也表示,“團隊打造的模型,比OpenAI的還要好。”
馬騰宇并非“夸下海口”。當時,Voyage AI確實被全球AI、學術界高度認可。它們開發大模型最重要的特點是,高檢索精度。“在HuggingFace提出MTEB數據集上的評分超過了OpenAI。”Voyage AI的大模型提高了聊天機器人的檢索和回復質量。美國一位科學家在推特直言,“Voyage會重塑大模型生態,因為它需要的算力、數據、行業經驗都少的多。”
Voyage AI打造的嵌入模型,更側重“語義理解”。但該模型開發難度較高,馬騰宇創業之前,帶著身邊人收集海量訓練數據和預/后處理方法,反復試錯,長達5年。這段時間,他幾乎廢寢忘食。在他看來,“浪費每一點時間,都是對求知、AI、人類命運的巨大浪費。”
靠著對AI的熱衷與執著,Voyage AI在2024年底推出了風靡海外的voyage-multimodal-3。介紹稱,“與現有多模態嵌入模型不同,voyage-multimodal-3能對交錯文本和圖像進行矢量化處理,并從PDF、幻燈片、表格、數字等截圖中捕捉關鍵視覺特征,無需復雜的文檔解析。”
馬騰宇火了。他十分感謝李飛飛等Voyage AI顧問的幫助。李飛飛,目前是全球AI最受尊重的女性創業者。2024年,她剛成立不久的“空間智能”公司World Labs,獲得大量融資,估值超10億美元。在全球AI從業者眼中,“李飛飛的空間智能模型,是AI的科幻方向。”
“一張圖,即可生成一個3D世界。”英偉達高級研究科學家曾高度評價World Labs。“GenAI正在創造越來越高維度的人類體驗快照。Stable Diffusion是2D快照;Sora是2D+時間維度的快照;而World Labs是3D、完全沉浸式的快照。”所以,全球AI行業有個說法,“科技的前沿是AI,AI的前沿是李飛飛。”Voyage AI能成“頂流”的一大原因是,李飛飛加持。
李飛飛與馬騰宇相識相知于斯坦福,后者斬獲了“諾貝爾獎風向標”之稱的斯隆獎。
二
按著時下超好用的中國AI大模型DeepSeek解讀,“斯隆獎是全球學術界、科研界最厲害、權威的獎項之一,但凡獲得斯隆獎的人,均有很大概率后續拿到諾貝爾獎、菲爾茲獎。”
2021年斯隆獎的獲獎名單中,馬騰宇是較為年輕的獲獎者。2008年,他從鼎鼎大名的清華姚班畢業,后被全球超一流學府爭相邀請,但他最終選擇在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讀博期間,他的輔導教授就預言,“如果他創業,未來一定會給全球科技帶來嶄新一頁”。
博士二年級時,馬騰宇就獲得了理論計算機方向的西蒙斯獎,輕松拿到了IBM博士獎學金、NIPS最佳學生論文獎、COLT最佳論文獎等多種獎項。輔導過馬騰宇的學術大牛,無不夸贊他“聰明絕頂”。博士畢業后,全球超一流學府繼續給馬騰宇遞橄欖枝,“渴望他來任教”。
把普林斯頓大學的知識吸收差不多了,馬騰宇去了斯坦福做起助理教授。在斯坦福,他崇拜起教授李飛飛,對AI領域產生了濃厚興趣。在“AI教母”的熏陶下,馬騰宇瘋狂研究AI。他的“半個導師”李飛飛憑借對AI領域的特殊貢獻于2020年獲評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2021年,馬騰宇拿下斯隆獎,李飛飛隔空點贊。“真正的天才不該埋沒在實驗室”。于是馬騰宇創業了,成立Voyage AI。他請李飛飛、斯坦福AI實驗室主任等頂尖專家擔任顧問。李飛飛沒猶豫,她很看好馬騰宇,也相信,“Voyage AI會在全球大模型占據一席之地”。
只是李飛飛、馬騰宇做夢也沒想到,全球AI在2025年徹底“變天了”。焦點圍繞在中國的DeepSeek身上,各路大廠由自建大模型逐漸向接入DeepSeek過度,加速了全球“風口裂變”。
資本關注的趨勢,不再集中于“軟件”而是考慮投資“軟件融合硬件”的賽道。2025年,創投圈最大的感觸是,“DeepSeek帶火了AI,AI帶火了智能終端,帶火了人形機器人。”
或者說,“DeepSeek賦能的產業,會火”。比如大熱的“AI+中醫”、“AI+成人娃娃”等,這些是AI賦能的最好體現。想要達到“平行”DeepSeek的水準,就要比肩OpenAI。雖然,過去很多大模型公司拿OpenAI“對標”,但普遍“對標”的是技術趨勢的演變達到“相似”量級,這不等于真追上OpenAI。DeepSeek雄起后,全球其它大模型的現狀是,忐忑不安。
也影響了VC/PE投大模型的心態,“技術上可能無法找到超越DeepSeek的公司了。”
三
“技術上可能無法找到超越DeepSeek的公司了。”意味著什么?
簡單解讀下,“再去投大模型,可能白扔錢。”誰愿意白扔錢?資本不傻。國外,據外媒報道,OpenAI尋求新一輪400億美元融資,估值有望達到3000億美元。國內,DeepSeek的估值,傳聞約1500億美元。OpenAI、DeepSeek是全球兩大AI初創公司、未上市公司。
很難有公司能趕在OpenAI、DeepSeek前面IPO。那么,資本投其它大模型的效益在哪?
技術上無法超越,就要轉型,轉型有變數,變數有風險,資本的第一堂課是,規避風險。由此投大模型的VC/PE很大程度會觀望,一看大模型的商業化,二看資本化,三看技術演變。
馬騰宇賣掉Voyage AI看著有點“矬”,其實“很明智”。在一級市場沒達成共識前,盡快把公司以合理的估值賣掉,套現一波、財富暴增,更實際。有了資金,風口來了接著創業。
一旦資本達成共識,溢價的主動權就流失了。此次花2.2億美元接盤Voyage AI的公司,是來自美國的開源數據庫上市龍頭MongoDB。MongoDB在美股的市值是195億美元。它們是干什么的呢?就是一個基于分布式文件存儲的數據庫。該公司長久以來在講述一個故事。“數據皆可儲存”。可以把任何復雜的數據無模式存儲,它們買入大模型,使故事變得豐滿。
談及為何把Voyage AI賣給MongoDB,馬騰宇在社交平臺表示,“強強聯合。”將大模型接入數據庫,在更統一的堆棧下帶來高效的開發體驗,提高AI應用程序的性能和準確性。
MongDB管理層興奮的表示,“通過收購,MongoDB重新定義了AI時代的數據庫。”賣掉Voyage AI,馬騰宇挺開心。畢竟,公司成立僅17個月,不到一年半就賺來2.2億美元,約16億元人民幣,參投Voyage AI的VC/PE更是笑得合不攏嘴,這比苦等IPO強太多了。
Voyage AI賣身,在2025年估計不是個例。硬幣皆有兩面,DeepSeek賦予了各行各業無窮的想象空間,同樣也給其它大模型公司增添壓力。但技術迭代就是這樣,“無壓力無動力無創新”。跟不上時代列車風口的勢必會被淘汰。擺在大模型公司面前的挑戰,馬騰宇想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