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紅書上搜索“深圳國際學校”,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幾乎每一所國際學校都難逃被“點名勸退”的命運。
無論是升學成績亮眼的深國交、貝賽思,還是老牌名校如城市綠洲、深外國際部,甚至是新興的國際化學校如深圳培僑,都成了學生或家長們口中的“雷區”。
隨便一刷,滿屏都是這樣的聲音:
-"深國交在讀,勸退!"
-"貝賽思,快逃!"
-"深外國際部,避雷!"
-"深圳培僑,別來!"
-"城市綠洲,千萬別來!"
-"哈羅,快跑!"
點進去一看,每一所學校都有“致命硬傷”,每一篇帖子都寫得有理有據。家長們選來選去都是要“避雷”,最后簡直沒得可選。
面對鋪天蓋地的避雷貼,家長們不禁要問:這些內容到底有多少是真實可信的?它們又是否真的能成為我們擇校的可靠依據呢?接下來,我們一起深入探討一下,了解更多,可以私聊阿Mo,一對一咨詢。(可加V:amoshuojiaoyu)
在小紅書上,
幾乎每所學校都被“勸退”!
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家長們獲取信息的渠道變得前所未有地豐富。而小紅書,作為一款集社交、分享、種草于一體的平臺,已經成為家長們了解國際學校的重要窗口之一。
無論是學校的課程設置、師資力量,還是校園環境、升學成績,家長們只需動動手指,就能在小紅書上找到海量的分享和評價。
然而,當家長們滿懷期待地打開小紅書,搜索自己感興趣的國際學校時,映入眼簾的除了各類學校介紹、招生信息,還有大量的“避雷貼”。
這些帖子的內容五花八門,有的吐槽學校管理層混亂、師資不穩定,有的抱怨課程設置不合理,孩子學不到實用知識;有的曝光學校硬件設施差,食堂衛生不安全,還有的批評學費貴但性價比低……甚至像深國交、貝賽思這樣的頂尖學校,也難逃被“點名”的命運。
例如深國交,作為深圳國際學校的“天花板”,一直以來都以優異的升學成績著稱。然而,在小紅書上,相關吐槽也不少:負責任的老師少,有亂打分、壓分現象,主要靠學生自學……
貝賽思以其美式教育體系和優異的升學成績吸引了眾多家長,但在小紅書上爭議也頗多:校方態度高高在上,在校不允許說中文,學生學業壓力過大,課程難度高……
深圳培僑,深圳最火的DSE學校,也被吐槽管得嚴、學生動不動就違紀,以及強制學生住宿:
還有其它學校,也各有各的槽點:
- 深外國際部:被吐槽管理松散,外教流動性大。
- 城市綠洲:學費高但硬件設施和師資被指不匹配。
- 愛文:創新教育模式被質疑“華而不實”。
- 哈羅:英式教育被認為過于傳統,缺乏靈活性。
對于那些正深陷擇校焦慮的家長而言,這些所謂的“避雷貼”非但沒有提供幫助,反而讓他們變得“愁上加愁”,不知道該相信誰,更不知道該如何為孩子選擇一所真正合適的學校。
為什么每所學校,
都免不了負面評價?
“避雷帖”里提到的一些問題,確實反映了部分國際學校存在的實際情況。
比如,有些學校為了省錢,會請一些沒什么經驗的老師,或者頻繁更換教師;有些學校的課程安排不合理,過于注重形式而忽視了教學內容;還有些學校為了迎合家長和學生追求名校的心理,過分看重升學率,甚至搞起了應試教育那一套……
但是,我們也需要承認,小紅書上的“避雷帖”大多是個人主觀感受,不一定全面。
每個孩子的性格、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都不同,同一所學校對不同的學生來說,體驗可能天差地別。比如,學術能力強的孩子可能在貝賽思如魚得水,而抗壓能力較弱的孩子則會感到痛苦。
家長對學校的期望不同,評價也會有很大差異。像深圳培僑學校的討論帖下面,有人覺得培僑不好,也有人非常認同它的教育理念。
再比如貝賽思學校,它以學術要求嚴格和管理嚴格著稱。但如果有些家長本身比較佛系,選校前沒有充分了解,孩子進了貝賽思后,可能會覺得學校的管理方式難以接受。
所以說,有的家長希望學校狠抓學習成績,有的則更看重孩子的全面發展。如果學校的教育理念和家長的期望不一致,家長就很容易對學校產生不滿。
另外,這些“避雷帖”里的內容有時候也不一定完全靠譜。有的家長可能因為自家孩子在學校遇到了一點小問題,就把問題放大,覺得整個學校都不行。
還有一些“避雷帖”可能是競爭對手或者有心人故意發的,目的就是為了抹黑學校,誤導家長和學生。這種情況也是有可能的。所以,看這些帖子的時候,還是要多留個心眼,別全信。
不看避雷帖,
家長應該如何理智選校?
面對小紅書上紛繁復雜的避雷貼,家長又該如何保持冷靜,做出理智的選擇呢?以下是幾點建議:
1.明確需求,找準定位
如果孩子學術能力強,且未來目標是沖刺世界頂尖大學,可以選擇深國交、貝賽思等學術氛圍濃厚的學校;如果希望孩子接受更全面的教育,注重綜合素質培養,可以考慮愛文、薈同等創新學校;如果希望孩子從小接觸多元文化,可以選擇哈羅國際、南山國際等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同時,也要考慮家庭的經濟實力,國際學校的學費普遍較高,除了學費,還可能有教材費、活動費、住宿費等其他費用,家長要確保自己能夠承擔孩子在國際學校的學習和生活費用。
2.實地考察,親身感受
國際學校都會有開放日,家長可以親自到學校參觀,了解校園環境、硬件設施和教學氛圍,也可以讓孩子參與試聽課,感受學校的教學風格是否適合自己。如果有感興趣的學校,可私聊阿Mo預約開放日哦~
萬科梅沙活動
3.重點關注核心指標
沒有完美的學校,只有適合的選擇。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不足,家長在選擇學校時,可以重點關注自己認為最重要的。
舉個例子,科愛賽每年都有很多學生考入世界名校,學術實力有保障,同時注重學生全面發展,不會給孩子太大壓力,但不足的是,學校面積相對較小,硬件設施可能不如一些新建學校。
如果是更看重學術成績和學習氛圍,并且對校園環境要求不高,那么科愛賽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如果希望孩子在一個環境優美、設施齊全的校園里學習,那么可能就需要考慮其他學校了。
4.理性看待負面評價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看帖時,盡量不要只看一家之言,多參考不同渠道的信息,形成自己的判斷,有些“槽點”可能只是誤解或片面之詞,需要理性分析。
像之前有人發帖吐槽某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歧視中國籍學生”,原因是它只招收外籍學生,但其實外籍學校的辦學宗旨就是為外籍人員子女提供教育服務,只招收外籍學生是其辦學性質決定的,與“歧視”無關!
在擇校過程中,小紅書等平臺上的避雷帖雖然能提供一些參考,但大多只是個人感受,不一定全面客觀,所以只能當作參考之一,不能完全依賴它們來做決定。
家長在選校時,應保持理性,不要因為看到一篇“避雷帖”就對某所學校全盤否定,也不要盲目跟風所謂的“熱門學校”或“網紅學校”。與其被各種信息搞得暈頭轉向,不如靜下心來,認真思考什么才是對孩子最重要的。
如果您有意向讓孩子選擇國際賽道升學,或是需要規劃身份,但又無從下手,可私聊我一對一咨詢,給您一些專業的幫助,直通名校招生官,匹配灣區最優質的教育資源!
感謝你的閱讀!我是主筆阿Mo,分享最新擇校升學情報,深度解讀學校及教育,為大家輸出最實用、最及時的擇校升學干貨。
關于教育、擇校、升學等,如果你有任何話題想討論,可以小窗私聊,獲取更多一手擇校升學資訊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