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太極拳時,下肢的穩定性起著關鍵作用,它是太極拳打得沉穩、輕靈以及做到節節貫串、圓活連貫的基礎。
要實現下肢穩定、上肢輕靈,需注意以下三個方面:套路練習與樁功相結合、做好動作與意氣相結合、做好雙腿支撐平衡和單腿支撐平衡相結合。
一、套路與樁功相結合
樁功是太極拳重要的基本功,若無樁功基礎,練習太極拳除遵循身法要求外,還需著重練腿上功夫,比如可借助支撐物練習單腿支撐能力,從依靠支撐物過渡到脫離支撐物,還能在單腿獨立時做單腿畫圈、前后踢腿、悠腿等動作。
太極拳要求 “邁步如貓行”,關鍵在于控制好身體重心的虛實轉換。例如向前邁左腿時,需先將重心移到右腿,再邁出左腿,出腿要提膝開胯,用腳跟輕鏟出去,左腿落實后,重心再慢慢移過去形成弓步。這要求具備扎實的腰腿基本功,同時,腳步穩定的關鍵是做好重心轉換,轉換時尾閭要穩定直豎、向下松沉,并注意與涌泉穴配合,以保持立身中正。另外,要分清虛實,實腿一般占體重的十之六七,虛腿占十之三四,步幅以重心轉換靈活為宜,避免因步幅過大導致身體晃動、重心不穩。
樁功分定樁和活樁,定樁是靜力性練習,能增強肢體力量,像自然樁、渾圓樁、升降樁等多種類型,還有開合樁、弓步樁等。不主張練死樁,應站活樁,站樁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不超三分鐘,要循序漸進,定步、活步相結合,且站樁前要做好胯、膝、踝三個關節的準備活動,防止受傷。
二、做好動作與意氣相結合
初學太極拳主要掌握動作外形,到一定階段要和意氣相結合。在意念上要做到周身放松、排除雜念、意守丹田,如此能實現氣沉丹田,采用腹式深呼吸,這不僅利于下盤穩固,還有益健康長壽。
邁步要遵循 “由點到面,最后落實,即點——面——實” 的順序,且在兩腳力量傳遞、重心過渡時,中間要有半馬步過渡,像做掤、捋、擠、按動作在步型轉換時,有半馬步過渡才能讓動作勁力飽滿圓撐、沉穩扎實,體現出太極拳下肢的穩定性,整個過程都要意氣下沉,讓下肢有落地生根之感。
三、做好雙腿支撐平衡和單腿支撐平衡相結合
太極拳的平衡包括雙腿支撐平衡(如馬步、弓步、虛步等)和單腿支撐平衡(如蹬腳、分腳、擺蓮等獨立支撐動作)。要提高單腿支撐穩定性,需提高下肢的協調性和柔韌性,可通過壓腿、耗腿、搬腿、擺腿、踢腿、控腿等方法練習。
單腿支撐動作不僅涉及支撐腿和擺動腿關系,還需兩臂配合撐圓以固定胸廓,保障呼吸穩定,進而讓身體穩定。此外,單腿支撐時要托氣,即吸氣后在腿提起同時微微屏住呼吸,利于支撐腿的穩定平衡。
總之,練太極拳要做到下盤穩固、上肢輕靈,就得練好樁功,加強動作與意氣配合,掌握好動作平衡。
來源網絡,轉載旨在分享,侵權聯系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