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連斯基的狠話,是放個不停。
特朗普上臺之后,二人的個人關系一下子緊張了起來,也讓美、烏關系進入了冬天。
而澤連斯基充分地展示了他的演技,感動了很多人。
不過,我們應該時刻記住一個道理,那就是看待一個人,不要只聽他說了什么,還要看他具體的行動如何。
就像澤連斯基吧,他的話聽起來很入耳,讓我們感覺他非常強硬,是保護烏克蘭利益的好總統。
但實際上如何呢?
我們具體來看看。
當地時間2月26日,澤連斯基再次對美國放下狠話稱,在協議中,我們不會承諾任何“債”務,即使是10美分也不行。
只聽這句話,我們是不是感覺他十分霸氣,敢硬剛美國了?
但實際上,他的這句話很多網友都表示:聽不下去了,因為實在太幽默。
有的網友說:“烏克蘭將會給美國的何止10美分,恐怕連1000億美元都不止?!?/p>
目前,美、烏礦產協議的全文已經公布,相信看過全文內容的朋友們都知道,澤連斯基對烏克蘭做了什么。
他只要一簽字,就等于把烏克蘭今后的經濟交給了美國。
在上一篇文章中,筆者曾具體的、形象地分析了該協議促使美國獲利的過程,這里再簡單論述一下。
協議規定,烏克蘭需要把所有礦產開發獲得的收入的50%投入一個由美烏共管的“基”金。
雖然表面上是“共管”,但協議中說了,美國才是決策者和最大利益的擁有者。
緊接著,美國也不會把這筆收益拿回本土,而是留在烏克蘭。
這聽起來還不錯,但又是一個“坑”。
美國將會把這筆收益投入到烏克蘭的重建當中。
換句話說,美國拿著烏克蘭給的錢,投入到烏方的重建項目中,最后獲得的重建項目的收益,才會流入美國。
也就是俗話說的:空手套白狼。
所以,美國賺的并不是開發礦產的收益,而是重建項目的回報。
但大家想一想,經過了3年的戰斗,烏克蘭重建的項目得有多少?
這是5000億可以比的嗎?
所有的工作下來,美國至少可以獲得上萬億,而且是美元。
現在再來聽聽澤連斯基的那句話。
“連10美分都不會給他們”。
是不是很幽默?
難怪網友們聽不下去。
所以有網友表示,“是的,他不是給10美分,而是給一萬億”。
而澤連斯基之所以此時還在嘴硬,也是有企圖的。
要知道,無論是對于他本人,還是他背后的團隊來說,和談成功之后還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大選。
如果澤連斯基不把輿論搞好,簽下了這一協議,烏克蘭的民眾還會選擇他嗎?
還會選擇他背后的團隊嗎?
當然不會。
所以,他這是在為大選鋪路了。
同時,也是不想給他自己留下那么壞的名聲,他還需要狡辯一下。
但是明白人都知道,這份協議簽不得,否則烏克蘭將很難翻身。
但澤連斯基已經無計可施。
為今之計,除了依靠美國之外,還能依靠誰呢?
靠他自己當然是不夠的。
所以澤連斯基的這句話,幽默卻也不幽默,這其中透露了他的無奈。
雖然我們都說這份協議不應該簽,但烏克蘭已經別無選擇。
不過,回想起來又會發現,這一切難道不是澤連斯基3年前的失誤造成的嗎?
所以,烏克蘭很可憐,但澤連斯基并不值得我們尊敬。
他是“狠話放不停,實力約為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