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景區以險峻著稱的登山步道,如今被無人機編織成一張空中運輸網絡。2023年5月起,黃山風景區正式啟用無人機進行物資運輸,成為黃山旅游不斷拓展低空經濟應用的場景之一。
大疆FlyCart30運載無人機正式投入常態化運營,單機單日最大運輸量達2000斤,累計運輸物資超1345噸,徹底改寫傳統“索道+人力”的運輸模式。3.7公里航線單程僅需7分鐘,往返裝卸時間控制在十余分鐘內,較人力運輸效率提升超10倍。
無人機搭載六向避障雷達與高精度導航系統,可在海拔落差1100米、陣風八級的復雜環境中穩定飛行,甚至能精準繞開懸崖邊的突兀巖石。其應用場景覆蓋食品補給、建材運輸、醫療應急等多元化需求,同時承擔60%的景區下山清運任務,完成“物資上行、廢料下行”的閉環管理。
垃圾
傳統運輸模式下,挑山工平均年齡達57歲,旺季日均15-20噸物資運輸需求與人力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無人機專屬航線與游客步道完全分離,既緩解了挑山工與游客共用步道的安全隱患,也減少了對千年青石板路的磨損。
目前,黃山已構建“四縱一環”低空運輸體系,部分挑山工轉型為無人機調度員,手持平板實時監控飛行軌跡,與機器形成“大件空中運、小件人力補”的協同機制45。隨著釣橋、北海等新航線即將開通,這座世界遺產正以科技之力重塑山岳景區的生態保護與旅游服務標桿。
聲明:本文來自網絡收集和整理,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更正或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