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家好,我是公子。
很難想象,短視頻竟然能夠“殺人”,使得一位89歲的老太太主動結束自己的生命。
起因是有網友給樹洞投稿自己奶奶的故事:
奶奶89歲,身體健康,性格開朗,胃口也好,連罵人都中氣十足。
平常最愛干的就是和家人嘮嗑,刷刷短視頻。
但去年年底,奶奶突然走了。
不是生病,更不是意外,而是她自己吃了整整兩瓶的降壓藥,最后連醫院都搶救不回來。
家人不解,平常都是有說有笑,好端端的,咋突然想不開呢?
但打開奶奶的手機,立刻發現了問題。
原來,這幾個月,奶奶一直刷到“老人長壽是吸家人里福氣”的毒視頻。
偏偏那個時候,家里還真出了點事情,網友的爸爸車禍住院,姑姑家也過得不好。
毒視頻看得多了,奶奶越來越懷疑,長壽真的會變成詛咒,主動吞藥自盡。
這無疑是悲劇。
02
糟糕的是,悲劇可能還在延續。
因為直到今天,公子隨便一搜,仍能搜到相關的毒視頻,字里行間盡是勸人去死。
他們有的是故作高深地講故事,將贍養老人說成“難以承受之重”。
雖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捫心自問,父母照顧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怎么等到父母老了、病了,孩子反過來照顧回父母就不行呢?
有的視頻搬出“巫術”“磁場說”等封建迷信說法,說年輕人精神不好,要怪老年人。
還有的用AI合成的臉,打著電視主持人的旗號,睜眼說瞎話,大談老人長壽不是好事。
更有甚者,還專門抓著老人家的痛點,造謠老人越長壽,孩子越“折壽”。
多少老人本就嫌棄自己老了,不中用了,心里過意不去。
一聽到會讓孩子短命,恐怕想死的心都有了,決定“犧牲自己”。
有報道表示,中國農村的獨居老人,很多會自殺,只因寂寞和不想拖累孩子。
而短視頻的環境,無疑是誘發,甚至加劇老人的“尋死”心理。
本來,短視頻平臺的算法就決定了,你看什么,它越給你推什么。
老人刷到這類毒視頻,接下來可能看到無數個毒視頻。
評論區還不乏跟風者,附和無良博主的觀點,吐槽罵老人簡直就是家里的 “掃把星”。
罵老人倚老賣老都是輕的。
有人恨不得賺不了錢的老人,全都被實行安樂死。
聽得多了,老人難免就當真了,覺得是自己拖累了孩子,活著就是浪費資源,活著就是害人害己。
當然,你可能會好奇,造謠視頻這么多,那有沒有打假的視頻?
有,但效果和造謠無異!
他們為了博取眼球,將歪理放在開頭,啰里啰唆一大堆,最后才開始反駁觀點。
但大家刷短視頻,無非是打發時間,刷幾秒就劃走了,大部分人沒耐心把每個視頻看到結尾。
打假不到位,謠言反而是傳播得倒更廣了。
03
不得不說,焦慮已經淪為斂財的工具。
線上,他們知道老人害怕什么,就專門講什么,獲得大量的點擊。
線下,也有不少商家專騙老人牟利,比如以送雞蛋為誘餌,哄騙老年人狂買他們的產品。
這種用焦慮制造生意的騙局,也不會只局限在老人這一群體。
就在今天,其中一個熱搜是“網民捏造傳播80后虛假死亡率”。
有網友謊稱每20個80后中就有1人去世,還號稱這是來自第七次人口普查的 “權威數據”。
剛好這段時間,大S、方大同逝去,兩位明星都是正值壯年,四五十歲的年紀。
不少中年人就特別焦慮。
然而,你越是焦慮,越是掉進他們的陷阱。
因為數據都是假的,真相是他們要賣保健品,而死亡率越夸張,才越吸引人下單。
而想要打破這一切,無疑是提高辨別能力。
但即便有效,又談何容易,躲得了這個,躲不了那個。
互聯網最不缺的就是反轉。
更不用說,老人家大多玩不轉網絡,而孩子們需要上班,不可能隨時隨地陪在老人身邊打假。
所以說到底,還是算法要學會向善,要及時下架謠言視頻,又或者推出個“黃昏模式”,別總推些奇奇怪怪的視頻給老人家。
畢竟,逼死老人換口糧的事情,是以前生產力低下,為了養活所有人,沒辦法的封建陋習。
但現在時代進步了,科技發展都到推出養老機器人的地步了,老人長壽不應該成為社會的負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